关灯
护眼
字体:

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137)+番外

作者: 寸寸金 阅读记录

“这才十月,成亲也要到明年的五月,这么早定下做什么?”谢俭的音质向来冷冷淡淡的。

“你是不着急,宣朗可着急呢。”

“谁着急了?我不过就是顺嘴一提家里人已经开始张罗了,哪像你,这把年纪了还没个许嫁之人。”

“我若要娶妻,愿嫁的女子多的是。”武晋语气非常自信。

这会,正张罗着菜的夏氏见天空下起了小雨,赶紧从灶房出来收衣,见弟妹已经在收衣物,笑道:“阿姮,你回来了也不支个声。”

“先紧着收衣呢。”沈姮见梅儿也从灶房出来,便将这些衣物交给了她。

听见外面的声音,武晋和孟宣朗,谢俭三人从书房出来。

“弟妹。”孟宣朗一如既往的爽朗。

“两位公子安。”沈姮招呼了声,太熟了,随意得很:“好长时间没见,两位公子越发丰神俊朗了。”还长高了,如今都在173左右了吧,不过武晋人胖,胖的人看起来就偏矮许多。

武晋和孟宣朗相视一笑。

谢俭看了得意的两人一眼,他一直丰神俊朗,阿姮怎么从来不说?

以往有客人来吃饭,都是夏氏张罗,如今有了梅儿在,大嫂将所有的菜炒完之后,也能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吃点果酒,余下的全给梅儿去收拾了。

看着愉快聊天的一桌人,梅儿冷着脸收拾着灶子,想到大嫂所说从不把她视为下人,那如今这算什么?嘴里说的一套,做的又的一套。

谢家和她一样都是庶人,不过就是出个人举人而已,三百文一个月?要不是她还有别的月银,谁愿意待在这样抠门的人家。

饭后,三人去了书房里说着来年三月的会试。

沈姮拿了大嫂买的几个早橘进书房,放下时,假装一脸好奇地问道:“孟小公子,你先前写信给阿俭,说未来的娘子是越州人,那你可有福了,我们来皇都时到过越州,那儿的姑娘一个个长的都颇为水灵。”

孟宣朗一脸不好意思。

沈姮又说了几个孟宣朗在信中写的趣事,绕了一圈后才进入正题:“你还在信中写,遇到一个和阿俭长的相像的人。”

“是啊。”孟宣朗很自然接下:“就是郡公府的那位姑爷,叫唐自行,眉眼之间和阿俭像极了。对了,咱们过几天不是要去庆王府蹴鞠吗?到时,他应该也会来。”

谢俭正奇怪阿姮为何一直拿着信中的事说,这下心里也明白了几分,只道:“天底下相像的人多了。”

“那倒是。不过说到这蹴鞠,”孟宣朗嘻嘻一笑,对着武晋说:“其实是给庆王府的嫡姑娘相看未来夫婿的,到时,名门闺秀和公子都会去。”

“你这笑得欠揍。我一商人之子,这样的贵族岂会看得上我,就算看上我了,我也不娶,我娶的娘子是能跟我一起吃苦的。”武晋道,像他母亲就是,父亲下田,母亲就在边上给父亲端茶擦汗,不惧日晒,父亲在村子里的桂花树下酿酒,母亲就一起搬去泥屋里住着,不惧辛苦。

一起吃苦?沈姮莞尔,听到这四个字,姑娘们估计就跑了。

正这样想,就听得孟宣朗道:“都城里的姑娘,才不愿跟你一起吃苦,人家要地都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说完又对着谢俭说:“阿俭,到时,我来接你和弟妹。”

第123章 一切会越来越好的

沈姮讶道:“我也能一块去吗?”

“当然能,跟着我就行,去长个见识。”孟宣朗道,像这样的蹴鞠,马球,只要哪家贵族开了,有头有脸人家的子女都会受邀去玩一玩,有的还会带上自个的幕僚下属子女,本就是玩乐的,门槛没那般拘。

沈姮眼睛都亮了,来了大丛一年了,她也就见了刘芷月一个假贵族,那种百年簪缨世家,泼天的富贵,当真是没见过呢。

电视里那些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想想就激动。

谢俭见阿姮颇为喜欢的样子,现在以他的能力还需要宣朗他们的帮助才能去这些世家,待他中了进土,当了官入了朝,不出几年,定会让那些世家给阿姮下帖子邀请去玩。

直到人定(亥时)时分,孟宣朗和武晋才回家。

夏氏以往早早就入睡,今晚为了丈夫的事一直等着,见两位公子走了,这才从居室出来,进了阿俭和阿姮的屋里说事。

“大嫂见到的人应该是虞郡公府的姑爷,宣朗也说了,他和我有些相像。”谢俭安慰着嫂子:“大嫂,你别多想,咱们已经来到了皇都,不管是阿爹的冤案,还是兄长的失踪,我一定都能查出来。”

一听是郡公府的姑爷,夏氏的心已经凉了半截,夫君不过就是个庶人,瞬间是一点想法也不再有。

不忍见嫂子如此失落,沈姮亦道:“嫂子,阿俭说得对,咱们已经在皇都了,总有一天,所有的事都会水落石出的。”

夏氏点点头,是啊,比起以前,现在的生活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她不能着急。

谢俭送着大嫂出了居室时又叫住了夏氏:“大嫂。”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和阿姮都长大了,往后,你可不能再随便进我们的居室了。”

夏氏愣了愣,随即失笑:“说的是呢,哎哟,大嫂一直把你视为孩子,好,知道了。”

“大嫂,我没别的意思,你别往心里去。长嫂如母,在我心里,你和母亲一样重要。”谢俭道,但该说的还是得说,他已不再是孩子,有些时候,大嫂也是极为不便的。

“大嫂知道,时辰不早,快去休息吧。”

看着小叔子回了屋,不知为何,夏氏突然有点想哭的冲动,阿俭长大了,旻儿也一点点在长大,看向下着细雨的夜空,时间过得真快,离公公冤死,丈夫失踪,转眼已过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