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230)+番外

作者: 千里溶溶 阅读记录

惜夏在旁解释道:“咱们书肆分有东西两部分,楼上都是雅间,东侧列有书架,放置各种书籍,西侧则为一个个小隔间,里边置有笔墨纸砚,可供其抒发观点,或为书籍感悟,或为时局猜测,想说什么都可以,也能看见前头人的各种观点,也可在其下添上自己的观点,互相探讨,以此会友。”

裴羡头一回听说这样新奇的玩法,眼中满含兴味,不过少顷又问道:“可这样的方式,若还想瞧自己上回所书,岂不要被各种‘友人’的论点淹没,自己的还能找到么?”

“举凡进小隔间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笔名’,咱们的伙计们也会个个留心,只要在咱们书肆办了会员的,都不会丢失自己有过参与的话题与讨论。”

“原是如此。”裴羡也是知道会员的,锦绣坊可将这种经营方式给用火了,不少铺子都跟着效仿。

不过不知是他们没有学到精髓,还是经营方式有问题,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至今只有锦绣坊依旧最火,稳稳当当坐在行业第一的位子上。

赵瑾准备这家书肆时就有过大略的规划,后来在装修过程中详细写了一份策划书。

该说不说,现代互联网是真方便,她想在古代做个简易的人工交流论坛都费死了不少脑细胞。

更费了不少财力。

前期投入里,除去装修和买书的费用,只有培养伙计最费心费力,只找这些人卫封就用了不少心思。

书肆与锦绣坊那些到底不同,伙计都要识字不说,还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与知识储备量。

等书肆开起来后,只分门别类将那些人的观点论述一一辨别归类就足够费劲。

且她想要的也远远不止于此。

书肆往来大多为读书人,而历年科举不中但才学心性颇高的更不在少数,若能从中发现得用人才,这就是她的运气了。

她从来不小瞧读书人的笔杆子。

除此之外,书肆无论是传递消息还是发现消息,也都不失为一个极佳的地方,眼下宣传已经搞了起来,比之文来笔庄名头更响,后头也便能引来不少权贵。

二楼雅间便是专为权贵而设,无论是觉个趣味还是当真以文会友,仅这些人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点口风,就足够了。

还有些其他的心思……眼下尚不能达到,且先慢慢发展着。

所以基于这几点,哪怕书肆耗费重金,前期更是亏损状态,可在能肉眼看到或是期盼得到的利益下,这钱得亏。

反正她嫁妆铺子在改良后盈利缓缓上升,锦绣坊更是日进斗金,还有歌舞坊也要开起来了,承担一个书肆的亏损完全没问题。

第200章 你眼神儿干嘛使,马鞭不抽马抽我!

马车很快驶到了书肆这条街。

还未走到近前,赵瑾就听到了路边不少人的谈论声,其中不乏兴味。

感觉到马车行驶缓慢了些,惜春掀起帘子瞧了一眼,转头对赵瑾道:“夫人,前头还有好几辆马车,人也颇多,有些堵住了路,奴婢瞧着好像都是往书肆去的。”

赵瑾一笑:“看来宣传做的不错。”甄思文有心了。

惜春也笑了笑:“可不是?奴婢瞧着咱们前头那辆马车正是周太傅府的,能叫他们家的公子们慕名而来,可见咱们书肆的名声已然盛了起来。”

她们说话间,马车缓缓动了起来,半晌后终于移动到了书肆门前。

赵瑾挑起帘子看了一眼。

龙飞凤舞的“文来书肆”匾额挂在上头正中央,边上还顶着红绸布,喜庆极了,下头客似云来,络绎不绝,幸而伙计请的够多,招待的过来。

掌柜的更是亲自站在外头,无论面对何人,皆是一张笑脸,他一眼看去便是个读书人,气质儒雅温和有礼,很能博人好感。

“母亲?”裴承允在外询问。

她放下帘子:“不必进去了,直接去京郊吧。”

“是。”

“母亲不是叫甄大哥打理书肆吗?”马车出了城外后,裴羡还是忍不住道,“怎得掌柜的是另一人?”

赵瑾道:“掌柜在明,他在暗。”

书肆这样新奇而大的动静瞒不住人,她也没想过能瞒住谁,索性依旧挂了个“文来”的名字,蹭蹭文来笔庄的流量。

甄思文在暗处专为她办些见不得光的事,自然不能放在明面上。

所以她便叫卫封找了个秀才来打理明面上的事,私底下那些筛选消息和人,还有报上来给她的东西,都是甄思文带人来做。

裴羡点了点头:“原是如此。”

赵瑾转头看向她:“羡儿很关心他?”

裴羡没有否认:“他从来拿我当亲妹妹对待,也是我对甄家仅剩的情分,与他有关的事,我自是多留意几分的。”

赵瑾道:“他能力不错,我也不会亏待他,待到日后也必会为他择门好婚事,叫他贤妻孝子在侧。”

说罢,她不错眼的看着裴羡。

后者神色也未有波动,反而真心笑了笑:“母亲宽厚,是甄大哥的福气。”

赵瑾点点头,没急着说话,而是沉吟了片刻才道:“羡儿有想过日后么?”

“日后?”裴羡愣了一下,“自是努力读书提升自己,然后找个好人家,余生相夫教子,自得安乐。”

“小姑娘大多都憧憬期盼梦中良人,相知相许,琴瑟和鸣,羡儿只是想找个好人家么?”

“良人难得,良缘更难得,哪里是想要就能找得到的。”裴羡笑了笑,“两情相悦的情爱固然动人,却不是非要得到不可,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是找个人品端正的良人更实际些,纵然可能做不到琴瑟和鸣,至少他不会在我家族绝境之时吝于施以援手,还落井下石,叫我余生难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