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231)+番外

作者: 千里溶溶 阅读记录

显然她也很在意近日来段家女接连被休的消息。

赵瑾点点头。

裴羡还算清醒。

她想了想,还是说了一句:“若不得良人,羡儿不嫁也无妨,我与你父亲也能养你余生,你哥哥们也必会照顾好你。”

她说罢,外头猛然响起一声叫好:“母亲说的是!不嫁就不哎呦——老三你眼神儿干嘛使,马鞭不抽马抽我!”

“抽的就是你!”

“嘿你还来劲儿——”

“再嚷嚷,回去抄二十四史。”

裴承州猛然止了声音,安静如鸡。

马车里,赵瑾没理会那俩,一直笑看着裴羡。

裴羡没听过这样的说法,愣了一瞬后,脸上笑容更深了些:“我知母亲是为我着想,可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道理?外头人还不知如何诟病,诚然咱们都不是拘泥于外人看法的人,却到底令人不快。”

说罢,她想了想,挽着赵瑾继续道:“且嫁人没什么不好,日后我嫁个家世低些的,父亲哥哥们压得住,我还有自己的郡主府,府宅还不是由我做主?日子不知多舒坦,母亲也不必心疼我什么,嫁人是我乐意的。”

纵然哥哥们对她真的照顾,可在嫂子手底下过日子又哪里及得上自己当家做主。

赵瑾叹了口气,没再说话,也没再试图劝裴羡。

若说刚穿来之际,她还当裴欢颜是闺女的时候,是有想过叫她不嫁,便是养一辈子也未尝不可。

可越是融入这个时代,越是感受更深,她就越是不敢再劝什么。

她以为的对孩子好,却可能并不是真的对她们好。

在古板严苛的封建社会,终身未嫁的姑娘不是没有,可境遇与生活却实在算不得有多好。

倒如裴羡之言,还不如嫁个人,若实在不喜男人,权当不存在就是了,也没什么要紧。

“不过我还没同母亲亲近够,母亲必要多留我几年才好!”裴羡头抵在她肩上。

赵瑾也笑了:“自是要多留你几年的,不到十八咱们不嫁!”

只要定了亲,疼爱女儿的人家拖几年也无妨,十八更不算什么,先帝的公主还有拖到二十二岁的呢。

“啊——”裴羡这时才回过神来,“所以母亲方才是觉得我对甄大哥……”

后头的话她没好意思说完。

赵瑾点头:“原先以为是,不过如今看来,你自己是有主意的。”

“母亲怎得想到那里去了……”裴羡耳根有些红,不过还是坚持说完,“我与甄大哥做兄妹做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生了男女之情呢,不过本着对兄长的几分关心罢了。”

“我知道了。”赵瑾笑吟吟道。

这是最好了。

走了半日路程,终于到了京郊庄子外。

马车正要往里头二门处驶,却听裴承州满含怒意又咬牙切齿的声音响起:“赵永阳?!!”

第201章 精神状态好像也不太好呢

闻言,赵瑾顿了一瞬。

紧接着赵永阳兴奋中隐含三分心虚的声音也响起:“二、二表弟啊……三表弟也好,姑母在马车里头么,我今日——”

“你还敢来?!”

“不不、二表弟误会了……哎别打别打……有误会啊!!”

赵瑾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裴承州正挥着马鞭,追着赵永阳抽,裴承允高坐马上静静看着,也没出声制止。

赵瑾看着打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道:“行了州哥儿,有事先进去再说。”

她开口后,裴承州这才停手,用衣袖遮着脸的赵永阳还没松一口气,就被提着衣领提了起来,往庄子里拖去了。

“表、表弟……咳咳咳,松些……快喘不过气了……”

见裴承州手下有分寸,赵瑾放下帘子,马车往里头驶去。

这庄子是赵瑾的陪嫁庄子,正在新建成的庄子不远处。

她一下车,候在一旁的庄子管事便立即上前:“奴才见过夫人,见过郡主,给世子、三公子请安。”

“不必多礼。”赵瑾微一点头,便循着记忆,往正院走去了。

一早得了她要来的消息,庄子上下都被迅速打扫了一遍,正院尤其干净,摆件这些也都换上了时兴的。

赵瑾扫了一圈,对这里的环境满意了许多,这才坐在上首,看向被提进来蔫头耷脑的赵永阳。

方才没注意,眼下仔细一瞧,赵瑾都被他这模样吓了一跳。

——本就算瘦弱的身体又瘦了一圈,脸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肉,皮包骨一样,眼圈下也泛着乌青,活像好几日没睡,皮肤黯淡双眼无神,活像是从哪里遭了蹂躏摧残回来的。

与她对视的瞬间,赵永阳身体一抖,一个激灵竟“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膝盖与地板碰撞的沉闷声叫众人听着都替他疼的慌,赵永阳却全无反应,眼珠子都没动一下。

……精神状态好像也不太好呢。

赵瑾沉默了片刻。

若说先前还有好奇,那她现在一点也不想知道赵夫人的手段了。

“姑母……”赵永阳一开口,竟是十足哭腔,“侄儿给姑母请安……姑母近来可安?侄儿心中挂念得很呐……”

“猫哭耗子——”话到一半,裴承州顿住,转而冷笑,“挂念我母亲?挂念着再如何算计她么!”

“不是……”赵永阳忙解释,“我不是有意要害姑母的,那时——”

“有事说事!”赵瑾打断他。

她可没兴趣听这倒霉侄子的心路历程。

“是……”赵永阳委屈应下,“侄儿被祖母困在府中数日,受尽……受尽疼爱,今日方止,因着绫姐儿近来喜欢吃些山茶饼,侄儿先前在此处为姑母督建过庄子,听工匠们说起过这处的山茶花开的最好,故而起了个大早便来采花了,未想竟得知姑母也要来,便连忙来庄子处候着给姑母请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