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洞谋士(200)
诸城守军战力也非几年前可比。如今细分军爵,奖励军功,兵卒们平日操练都颇为刻苦,此时迎战更是奋勇——家里人以后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看自己了!
经过相邦田向的整治,齐军战力也比几年前好上许多,但可惜燕人有令翊率领的燕武骑燕武卒,且燕人先劫粮草,又连胜米雷、粟昌两场大战,士气正盛——硬遇上了更硬!
齐军颓势已现,田啸眉头越皱越紧。
很快,更令田啸绝望的事发生了,涞偃带着文安守军追来!
老将军涞偃一辈子以谨慎著称,这是头一回在战情未明的时候“冒进”。为将者的直觉告诉他,这一回若是不追,日后肯定会后悔。
果然,追对了!
老叟头一回做这种疯狂事,脸上都是兴奋之色:“哈哈哈哈!我就说他们一再分兵这是去干什么呢!田啸小儿!你带着十万大军咄咄逼人的劲儿呢!”
在几方围攻之下,五十余岁的田啸“小儿”此时不咄咄逼人,而是狼狈不堪。
齐军败局已定。
田啸在田光等几名军将及大将军卫队护持下突围。他们人不多,战力却不弱,眼看便要突围出去,迎面却遇上了那个大胡子燕将——或说被那大胡子燕将截住了。
看着那大胡子和他身后的武骑武卒,田啸知道,这次走不了了。
“敢问将军怎么称呼?”与粟昌一样,田啸也想知道自己败在谁手里。
令翊笑道:“大将军贵人爱忘事,六七年前咱们在先齐侯的岁末宴上见过……”
田啸过去很长时间都驻于齐五都之一的莒,于临淄的人与事不算熟悉,想不起见过令翊。田光却瞪大眼睛:“是你!”
令翊一笑:“是我,与将军在临淄街头比过射箭。”
燕南一战,齐军大败,大将军田啸及数位军将被俘,兵卒降者万余。十万大军,逃回齐境的只数千而已。
这是几代人以来,燕国对齐未曾有过的大捷,燕国独立取得的大捷。
凭此一战,令翊跻身当世名将之列。
消息传回武阳,燕国君臣上下一片欢欣鼓舞。
老相邦燕杵与俞嬴夸赞令翊:“老先君见此儿身大头圆、哭声洪亮,本拟赐名曰‘伟’,问他父亲此儿可有名了…… 非鹰非雁,长羽利爪,双翅展开有一丈长……果然是一员猛将……”
俞嬴笑,手不自觉地去摸挂在手腕上的狼牙坠子。
第133章 回到武阳去
齐国临淄
趁着魏国公子嵘、公子缓打得热闹,齐从魏手里夺回聊城、博望、博陵,并顺便攻下了两国几次相争的清氏,取得对魏之大捷。齐国君臣脸上的笑容没挂几天,北边传来消息——田啸十万大军惨败于燕!
十万大军,败给燕国……这是齐人万万想不到的。
知道了此战详情,齐国君臣沉默,燕国确实不是从前的燕国了。齐国的强敌又增加了一个。
齐侯午问相邦田向:“兄长以为该当如何?”
“我们中北诸都邑大营没有兵力再次伐燕了。依臣之见,与燕议和吧。北面兵力不足,还要防备赵人趁火打劫。”田向道。
“燕人会不会趁机攻伐我们?” 齐侯午接着问。
“燕侯友新丧,燕国的内政革新还未全稳,燕太傅不是急躁之人,况且她本来也主张止攻伐,燕国应该不会做什么。”
齐侯午点头。经此一战,他已经像对待魏赵那样慎重地对待燕国了。他思索燕国国内之事:“实在想不到令翊竟然还活着,还带了一支强兵出来……涞偃老迈,经此一战,燕侯或许会将燕南之军交给令翊。”
田向点头。
齐侯午叹气,邻国有一个既擅内政又懂邦交之道的太傅,又有年富力强、谋勇双全的将军掌兵……真是没有比这更让人糟心的事了。
他想起五年前的旧事,燕国太傅俞嬴出谋划策助自己杀剡夺位,令翊半路伏击剡的卫队,自己让人杀令翊,相邦去“追”俞嬴……可惜俞嬴和令翊这样的人不能为齐所用,当时又没能杀了他们。
齐侯午虽也多疑,但他比齐侯剡明智。他知道,像相邦与燕国太傅俞嬴这样的人,私情自私情,国事归国事,故而齐侯午并不多试探什么,只是就事论事道:“不知道燕国这支强兵与我们的技击之士比,会如何?”
相邦田向沉默片刻,道:“总有一日会遇上的。”
齐侯午再点头,突然生出豪气:“下一回就说不定是谁赢了!”
***
两国议和。
安顿好各城守军,上将军涞偃、将军令翊、将军卫池、将军安梁等带大军和俘虏回朝。燕侯启出郭相迎。众朝臣相随。
俞嬴一眼看见令翊。他黑了,瘦了,长相越发棱角分明。当年初见时,他还是个美少年的样子,如今却是个英俊硬朗的伟丈夫。
俞嬴想起令翊写的那封“攻讦”美少年的书信来,不自觉脸上带了笑意,他穿甲戴胄,倒看不出头发弄成什么样了。
令翊也看俞嬴,她比先前更加清瘦,甚至有些憔悴。令翊知道这里面有自己一份“功劳”,还有先君之丧,朝内朝外这一摊子事……令翊觉得有些心酸,很想好好地抱抱她,好好地疼她。
大军得胜归来,君主郊迎,祭祀、赞颂、献俘自有一套庄重繁复的礼仪。从城外回到朝上,说的也都是大面上的话。作为朝中重臣,俞嬴对得胜归来的将军们自然也各有嘉许勉励之词。令翊却在太傅抬手行礼的瞬间,看到她腕上系的狼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