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116)
“好饿。”
肚子不争气的叫了。
唐锦翊见状,赶忙招呼大家:“当然可以吃,这就是给你们做的晚饭。来来来,每人拿个碗,自己盛着吃吧。”
“这是给我们的饭?”
“对!给你们的。”
唐锦翊龇牙咧嘴站起身,他的腿都蹲麻了。
用力跺了两下脚,这才拄着灶台掀开蒸笼盖子。
豆沙包已经熟了。
顶部外皮上涂抹的巧克力酱早就变成了黑褐色,随着面团的膨胀,圆圆的涂抹部位裂开成一条条弯曲纹路,乍一看上去,就真像是一个个蘑菇顶一样。
“嘿!蘑菇豆沙包也好了!”
唐锦翊说着,先夹出来一个放在手下的小盘里,又把其余的豆沙包分成两份,分别夹进两个藤编浅盘中。
一盘递给白知秋,一盘跟之前做好的菜品放到一起。小盘里的给了唐九。
“就着豆沙包吃,要不吃不饱。”
“多谢师傅!”
学徒们亮着眼睛高声应着,一人一个,很快就抢了个光。
他们每人端着一只大碗,一锅米线早就分干净了,这时每人手中又多了个豆沙包,大口吃着,大口喝着,好不畅快!
唐九不是很饿,拿着豆沙包看了一会儿,又放回了盘中。
……
分完了豆沙包,唐锦翊却还在忙活。
白知秋暂时放下手中食物,讶异道:“师傅,难道还要做?!!”
“嗯。”
说话间,唐锦翊已经清理好了蒸屉,正把投洗好的蒸布铺在上面。
听了这话,学徒们都停下嘴部动作,呆愣愣看着他。
还要做?!!
“别误会,不教新菜品了,一下子学太多你们也消化不了。这道只是寻常食物。”
一边说着,一边把生蚝从木桶中拿出来。
有的生蚝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锅,还开着口吐泡泡,用手轻轻一碰,便会迅速闭合,还算新鲜。
将它们平面朝上,壳面朝下摆列在蒸屉里,以免汤汁流失,看上去像极了一颗颗大石头,热气一烹,石头便都微微张了嘴......
清蒸生蚝最省事,什么佐料都不用放,直接蒸熟就好。吃的就是个新鲜,所以连蘸料也都省了。
整个过程,满屋子的人谁都没说话。
大家一边嗦着米线,一边啃着豆包,闻着生蚝蒸出的新鲜海味,心里喜滋滋的。
美味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拉近了人们的心。
这种有感情,有美味的日子属实幸福,就是神仙来了也不换。
“这道菜给楼上送去,算是充个数,就不做别的了。”
唐锦翊甩甩袖子,“我都累了。”
“师傅,你歇着,我去送!”
白知秋和楚青同时放下筷子。
唐锦翊道:“不用不用,还是我亲自送上去吧,还得听听他们的反馈呢。”
示意唐九端着豆沙包和生蚝,自己则把其余几样全放在一个大型托盘中端了起来。
见师傅坚持要自己送,楚青连忙跑去把门开到最大。
“师傅,小心脚下。”
唐锦翊低头迈过门槛。
“大家也都累了一天,吃完也歇了吧,别忘了把厨房收拾干净啊。”
“是!师傅!”
……
两人走到上楼拐角处,唐锦翊突然转身,把托盘放在回廊栏台上。
瞅了瞅四周,见无人注意,连忙从袖口抖出一只大木碗来。
用袖子擦了一圈碗沿,抓起两个生蚝放了进去。
“主人这是做什么!”
有些……
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感觉…
唐九虽然什么都没干,但此时在主人身边,好像自己也跟着做了那样奇奇怪怪的事,不由冒了一身冷汗,偷偷望了望四周。
“我们不是要去送饭么?”
没来由的心虚之感袭来,唐九连话都不敢说得太大声,觉得自己好像个即将被发现并捉住的、偷了东西的贼,心跳也越来越快。
可主人却还在低着头弯着腰,鼓捣那一大托盘子的菜。
片刻之后。
“诶呦喂,我的老腰。”
唐锦翊一手扶腰一手端碗,直起身来。
唐九一边帮他抚着后腰,一边看进那只碗里。
只见里面堆着一只螃蟹,两只生蚝,几块菠萝和排骨,还有俩豆沙包……
疑问还没出口,唐锦翊就把碗推到他的怀里。
“我看你都没怎么吃米线,是不是不合口味呀?饿着肚子可不行,快把这些端回咱屋去。”
“啊,主主人,这样好么……”
“有什么不好,反正都是我买的。”
唐锦翊重新端起托盘,连唐九那两盘也摞了上去。
“你快去吃,我一会儿直接跟宋家人一块吃了,不用等我。”
--------------------
第七十七章
“这......”
“别这那的了,快去吧,趁热吃。”
“可是......”
唐九抿了抿嘴,没来得及说别的,唐锦翊早已走上了楼。
背影匆匆,那片飘逸的衣角迅速隐没在楼梯拐角处。
仰头望着,愣了会神,头顶便传来了“咚咚”的脚步声。
“哦,好。”
抬头对着楼上方向应了一声,乖乖带着饭菜下楼去了。
......
试过菜后,宋父对所食菜品十分满意,满意到一见人就夸,一见人就笑,胡子都快捋直了。
他告诉唐锦翊,几位大人或是深居京中或是常守边疆,日常饮食均以当地果蔬肉菜为主。海鲜不是没吃过,总归是见得少吃得少些,就算是有厨子伺候三餐,又不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创新美味来。总之,是做也做不好,吃也吃不好。所以他敢保证,大人们绝没吃过这样精致有味又有新意的菜品,到了家宴日,这几道菜定能让他们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