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27)
宋渊收了扇子,接过食具,“这主人都上桌了,不如我们......就开动吧。”
面对美食,他先前对唐锦翊的偏见不翼而飞,现在就只想尝尝这道看起来轻薄如雾的豆腐羹。
勺中汤羹看着清淡,却有食欲,趁热喝上一口,软嫩的豆腐丝在口腔中融化成液,顺着食道滑下,暖暖的感觉直至心底。
“唐兄好手艺啊!这味道,比美食坊的肉羹还香!”
宋渊的夸奖毫不吝啬,随即又吃了一勺。
汤汁中的小小颗粒滑入口中,颗颗弹牙。
宋渊咀嚼过后看了看汤勺,纳闷道:“我在这羹汤中并未见到虾肉的踪影,为何吃起来有股海味鲜香,嚼起来还弹弹的?唐兄,你放了什么好东西?”
“原想虾肉提味儿,便买了些煮了。这道三鲜豆腐羹中,是把煮好的鲜虾先拍后剁,制成虾蓉调入,虽然剁得细腻,但虾肉紧实,偶尔嚼到,可以中和豆腐的软烂无趣之感。今日菜品油腻,喝点清淡的清清肠子。”
“怪不得风味如此独特,原来是放了虾蓉?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把虾做成调味品的。”
宋渊又喝了一口,回味许久,只觉一口口喝不解馋,于是端起碗来,将整碗羹汤喝了个精光。
“好喝啊!再来一碗。”
“好。”
唐锦翊见他喝的畅快,便又盛上一碗。
宋渊顾不得吃菜,又喝起来......
苏周还未见宋渊有过如此吃相,竟连仪态都不要了!不免吃惊,忍不住也执起汤匙,浅浅尝了一口。
直到羹汤入肚,才终于理解一个对食物处处挑剔的富家哥为何能露出如此吃相了。
鲜香味美实不足以形容豆腐羹的味道,细细回味,那恰到好处的酸爽中竟还夹着一丝辛辣,可口至极。
此时此刻,他虽置身后厨,却犹如站在山顶上,沐浴春风中,心旷神怡。
“唐兄这汤不光色香味俱全,还有让人身心舒畅的功效,我倒不舍得喝了。”
“不过一道开胃小汤,苏兄若是喜欢,我把配料方子写给你。”
唐锦翊还想着苏周前日多给的许多银子,区区一个汤谱不算什么,何况,他对苏周印象极好。
“能品尝到如此美味,已是三生有幸,岂敢要了唐兄的秘方去,我还是趁着今日多吃一点罢。”
客套了几句,随后用那双竹筷夹起一片莴笋放进小碗中,就着米饭吃了一口。
“鲜!”
苏周的味蕾彻底打开了。
桌上有五道热菜,一道羹汤,两道凉菜,除了红烧肉和豆腐羹以外,还有辣子鱼块、韭菜香干、红油青笋、素炒芥蓝、油爆大虾和糖醋丸子,这些菜摆得整整齐齐,被唐锦栩取名叫做“春色满园”。
询问是何典故,才注意到这并不是什么高端食材,都是些春日里的常见小菜。
就比如说这道红油青笋中所用到的莴笋,每到春日,农户家中的地里一抓一把,几乎要吃腻了,唐锦翊却想得出如此不同寻常的吃法,佩服之余,这一盘底的红色亮油让苏周好奇得紧。
“唐兄,这红色的用什么做的?为何吃起来比黄芥酱还辣?我倒没见过。”
宋渊用力扒了几口饭停下来,嘟囔说:“唐兄这桌菜,光看看不出门道来,非得亲口吃了,才能了解其中奥妙,这红油又辣又香,那丸子酸甜脆口,还有那韭菜,竟能跟香干儿一起做熟!咱没吃过的多了,你就别问了,吃了就知道!”
“这......”
苏周还没说什么,宋渊一下子被鱼块辣了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抢了他的碗紧填了几口饭。
“你一个卖货郎,学什么读书人的酸腔调呢?再不吃,我可就连你的也吃了。”
说话也挡不住宋渊的嘴,不光把苏周酸了一番,连他的米也一并吃光了......
唐锦翊见他吃得开心,就又为苏周新添了一碗饭。
“这红油和辣子确实是我的秘方,不能告知,二位若是喜欢,我让灵儿包一些,你们带着给家人尝尝。”
“连吃带拿多不好意思~”宋渊从饭中抬起头,恰巧灵儿已经包好了辣椒,他顺手接过来塞进了袖子。
“唐兄手艺这么好,为何不将这百花楼开起来?”刚一开口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可惜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继说下去。
“是缺钱吗?”
唐锦翊嘴角微微抽动了两下,心想,这人的嘴怎么每个把边儿的?专捅人心窝子啊这是!
看了他们几眼,发现三双眼睛全巴巴地望着他。
“并非银钱问题,只是我对经营酒楼毫无经验,如今只能从贩卖小食积累了。”
“哦。”宋渊舔舔嘴唇,上下打量他一番,看出来了,缺钱,但不承认......
“唐兄这几日还去东街卖干脆面吗?”
“去,只再卖几日就不卖了。”
“哦?”苏周歪头,“这是为何?”
“我做了新的小吃桌,打算去东街摆夜市,若是二位不嫌弃,到时候来吃啊。”
“做什么小吃?”宋渊问道。
“自选麻辣烫。”
自选麻辣烫?
苏周和宋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那是个什么玩意儿,却都不好意思再问了。
这唐锦翊是个懂吃的,若再问下去,只怕听到的新鲜名词越来越多,问到天明都问不完。
于是二人异口同声道:“好!”
青木立于苏周身后,也得了一碗饭,可他却并未品尝,他的两只眼睛一直直勾勾盯着厨房角落中的一个身影。
苏周让他前来帮忙认人,在没见到之前,他信心满满,现在,却又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