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9)
唐锦翊消化了一会儿,也就是说他带的这个系统可以让他得到任何调料,不管那味调料在这个时代存在不存在,但前提是挣够积分,不同性质的积分兑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原来如此。
虽然不是什么能逆天改命的金手指,但在调味品欠缺的时代,对他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来说已经非常完美了!
唐锦翊找到孜然面那一项。
孜然面属于香料,只需要88积分,他目前的积分正好能兑。
确认,兑换。
当啷当啷一阵响后,唐锦翊头顶的积分变成了12,随即,从房梁上掉下来了两个黄纸包。
唐锦翊捡起来一闻,果然是孜然浓烈的香味。
......
春雨过后,到处透露着一股泥土的清香,一大清早,石板路上的潮湿还未褪去,城西桥头上早已排起了长队。
孩童们在队伍旁边嬉笑打闹,不时朝街里张望着,一见到唐锦翊的身影,便蹦跳着大喊起来,“卖干脆面的来啦!!卖干脆面的来啦。”
唐锦翊笑吟吟的把笸箩一放,蜂拥而至的人群就把他团团围住了。
“你就是昨日卖干脆面的小郎君吧,给我来两包。”
“先给我!先给我,我要三包。”
“我要五包!”
人们争先恐后往前挤,生怕干脆面卖完了轮不到自己。
昨日尝过干脆面之后,不光是孩子,就连大人都爱上了那种味道。酥脆的面饼搭配咸淡适口的椒香,越嚼越有味,越吃越想吃,闲暇时候拿出几粒嚼一嚼,满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大家别急啊,今日做的多,每人都有份。”
唐锦翊做了两大笸箩,足足包了五百包,他和灵儿两人光是裁纸包装,就差点累冒了烟。
“今日还是椒香味的,十文一包,买二赠一嘞!”
唐锦翊卖力吆喝。
他的目标人群可不光这些孩子,就连远处的挑夫、街头的艺人和河对面的卖油翁都被他吆喝了来。
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对这个没听过没吃过的干脆面感到好奇,起初还犹豫呢,后来见大家都抢着买,便也加入了抢面大军......
没多一会儿,两笸箩干脆面就卖了个精光,钱盒子里的铜币堆成了小山,唐锦翊都没来得及仔细数数。
“小郎君明日还来出摊吗?”
“出摊出摊,明日我会推出新口味,大家都来啊。”
唐锦翊自信说道,“新口味比今天这椒香的还要浓郁、还要独特,保证大家谁也没吃过,一口能香个大跟头。”
“椒香方便面已是城中独一无二了,竟还有更独特的味道?”
人群中一老翁惊讶道。
“嘿嘿,我做的干脆面,味道多着呐。”
唐锦翊准备收摊。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急匆匆跑来,找到他家娘子说:“快,快给我二十文,城东也有家卖干脆面的,说好今日定明日拿,才五文一包!一包足足有二十个呢,算下来比这小郎君卖的贱多了。”
“真有这事?”
人们围过去。
“我还骗你不成!”
有了更便宜的干脆面,大家手中刚抢到的东西瞬间不香了。
一位妇人埋怨道:“我们也就图个新鲜劲儿,小郎君卖的也忒贵了点。明天我去买城东的,再也不来了。”
虽然早就做好了被模仿的准备,但唐锦翊还是没想到同行竞争出现的这么快,他模仿也就算了,居然还打价格战!
心中不免郁闷。
灵儿见况拔着嗓子喊道:“好价才能买好货,你去尝尝城东那家的干脆面,味道肯定跟我家没法比!小心买一堆破烂儿回去,白花了钱!!”
“小娘子未免太狂妄了些,不就是炸线面放点调味料么?别说东街那家了,我在家自己都能做!不过碍于揉面麻烦才出来买着吃。若你们还卖这么贵,傻子才买哩!”
“大嫂今日说了这话,可把自己都算计进去了,等明日上了新口味,我看你买不买!”
灵儿还想说,唐锦翊忙制止了她。
“灵儿!怎能同大嫂这样说话?”
随后,唐锦栩向妇人行了一礼,陪笑道:“大嫂莫气,姐姐一时急了,口不择言,还请多担待。”
都是寻常百姓,免不了日常争吵,只要一方先低了头,剩下的一方任谁也不好再端着架子。
妇人抄着手,脸色缓和了很多。
“小郎君,你做的干脆面确实好吃,但卖的贵也是真的,大嫂不过给你提个醒儿,没别的意思,你别往心里去。”
“大嫂为我提点迷津,我感激不尽。明日我家推出孜然味道的干脆面,单为大嫂留出一包,还请大嫂前来品尝。”
听完这话,妇人再也不紧绷着了,忍住笑意夸张叫道:“孜然味?那是什么味道,我还真没听过呢!”
“有谁吃过这种味道?”
妇人转向人群,大声问了问。
人们连连摇头。
孜然是什么?当真不清楚。
“小郎君明日推出的新口味叫‘孜然味’,想必新奇无比,东街那贩子一时半会儿仿不来,大家伙想尝鲜的,明日一定来呀!”
“宋家娘子,你方才还说傻子才买,我们成了傻子,倒不在乎,若你明日还来,岂不是把自己也骂了?哈哈——”
有人认出她是宋家大朗的正室,不免起哄玩笑。
场面越发热闹。
宋家娘子挥了挥手笑道:“凭你们笑去,到你们抢不上的时候,看我不馋死你们哩。”
唐锦翊对新口味相当有信心,同时他也清楚,以后的日子,同行只会越来越多,价格说不定还会压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