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英雄(326)
可能分开是她们最好的结果。
但反反复复的爱恨,无法互相理解的感情,到底该怎样继续呢?
可能都擅长口是心非,又希望对方有所察觉。即便从前交心,也因各种误会渐渐走向末路。所以此时才会堵在喉咙里说出不来?
慢慢将未尽之语变成了沉船、死水、残花,在腐烂中将自己埋葬……
“嘭!”头脑中的那根弦彻底烧断,程晚吟眼前高楼轰然崩塌。她眼中含泪,笑着颔首。
“好。”
泪水从程晚吟眼角滑落,滴在膝盖上,晕染成一团模糊的湿痕。过了许久,她才喃喃地说出了这句话。“我早点回来。”
两人未说的话在这里补全。可马蹄哒哒,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于人声鼎沸中。而她看向四周来来往往的人群,却再也找不到她的表妹了……
第177章 方思远番外
没有谁能否认书谨在医术上的造诣。
世人皆传她能医白骨药死人, 擅起死回生之术。
据闻,南诡水患,庆州曾有一妇人得了疫病, 已经没了气息。但右相路过扎了几针, 熬了副药,竟将那妇人从阎罗殿里拉了回来。
医术之高,无人能及。
然而,就是这么高的医术, 却一杯杯喝下了帝王递来的那杯阴毒鸩酒。
方思远紧紧按着眉心。
书言告诉她, 表妹书谨精通岐黄之术的事,深深震撼到了她。
原来对方不止一次知道酒里有毒,她甚至在帝王请她入宫的时候便知道了。
但却拒绝了自己的挽留,哪怕忍着能让人难以忍受的痛, 都没有走出大殿喊来太医,做过任何自救。
书谨什么都没说,请走了宫女太监,和帝王说说笑笑地走向了末路。
方思远靠在门框,嘴角的笑意变得苦涩,浑身力气都仿佛被抽走了一般。
帝王病逝,满京白帆,相府下葬也不敢大办。
看着不断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偷偷过来祭拜的官员,方思远看着她们剧烈抽泣着,又转眼看向那敞开的相府大门,快步几步想要进去。
但走到门外,听着里面的哭泣声, 她却又停了下来,手脚一片冰凉。
没有再跨进去的勇气。
方思远目光落在门前挂起的白帆和灯笼, 抬手扶住门框,不由得失神,低垂眼睑掩饰眼底的情绪,渐渐红了眼眶。
十几年前她便是左相,在这个位置上整整待了多少个春秋。对书谨的最初印象记忆早已模糊,但记得依旧是以整个王朝的盛景相连。
那日她刚下朝,恰逢新科状元、榜眼及探花三人跨马游街。
年轻得过分的状元和榜眼一前一后,在京城百姓的簇拥欢笑中,携手共行。尽管穿着一身鲜艳的华服,但仍难掩其浑身清雅出尘之气质。
可能那时候便记在了心上……
那时候,方思远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状元郎身后那位笑得一脸腼腆含蓄的榜眼身上,屏住呼吸,心中怦然心动。
可能对方刚刚在殿试上指点江山、谩骂百官、谴责女帝时的话语尤其锋利,句句说中了方思远的心肺,句句点在了这王朝的沉珂上,故而她对那张飘然若仙的面庞印象也特别深刻。
这时候,相府的马车被人群一挤,险些与正在前行的仪仗队撞上。书言和书谨座下的马匹纷纷受惊起立,街道上更是响起阵阵惊呼。
记忆里她现在的好友书言,也就是昔日的那位状元郎,这时候稳稳坐在马鞍上,一转身牵住了身后马匹缰绳,双腿紧紧夹住身下马腹,用内功控制住了两匹骏马的缰绳。
围观百姓的欢呼声,因为她的动作更加震耳欲聋。
书言笑着回头看向书谨。而引人注目的翩翩仙子则是察觉到了自己,转身看了过来,俊逸的凤眸浅浅微弯起,笑着向她拱手致歉。
望着那双剪若秋水的眸子,她手上力度不觉渐松,车帘也缓缓降下。就这样,就这样,那两位曾惊艳了她一段时光的双子星——随着姐姐被贬谪,妹妹深陷权谋之中,最终被封存到方思远的记忆深处。
再次私下见面时,便已是物是人非。
到了相府落败的时候。
她记得与书谨面对面而坐时,对方只剩下淡雅从容的微笑;她记得对方灿若琉璃的眸子;记得她共品粗茶淡饭时的洒脱……
那张面庞依然好似年少时令方思远心动的模样,明亮又锋利,含蓄又婉转。仿佛时光并没有磨去她的棱角,却给她脸上添上了几分沉稳老练的痕迹,不复当初青涩模样。
她听她说不见,看着她悠哉编着草绳,听着她清清淡淡说出遗言…那道清冷高傲的身影和记忆中交错重叠,叫她眼神迷离,时常分不清现在和曾经,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短短几天,书言便在新帝那里洗清对方的污点,将她背后所做的一切摊开。
在还未摊开前,方思远她或许始终隐秘地期待着,书谨能对自己有所不同。或者希望在最后一段时光与她度过的右相,对自己有几分特殊。
但平静服毒的书谨,顽劣丢姻缘牌的书谨,相邀同游的书谨,府中练字的书谨,背着整个王朝前行的书谨,都不是为了她。
——她甚至不想见到自己。
方思远难过得不能自已。
对方眸中的陌生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若不是最后几日每天不间断地拜访,同对方聊些家常,那个惊艳她时光的姑娘恐怕连看她一眼都嫌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