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州富水(250)
林怀湘淡笑:“侄儿身边的琴师永远比不上姑母身边的人,之悦也只会羌笛而已。”
“太子对你好吗?”林嘉笙没理林怀湘这句话,直接笑着问姜艾。
姜艾神情怔了一瞬,垂眸答道:“太子殿下对奴婢很好。”
林嘉笙道:“你方才吹的是梦幽曲,你是靺鞨人?”
“是。”姜艾答道,“奴婢昔年与父母来长安后入教坊司。”
林嘉笙又道:“我府上也有从靺鞨来的琴师,你日后若有闲暇,不如来看看。”
林怀湘剑眉一拧:“姑母!”随后他挥手示意姜艾退下。
“怎么了?”林嘉笙一副不知其罪的模样,“我说太子殿下,你现如今该关心的是你的妻子,而不是那位乐人。”
林怀湘扶额无奈:“他不会去长公主府。”
林嘉笙端了碗桂花琥珀酒细饮:“你喜欢什么样的?我回去给你挑挑。”
两人对各自的喜好都甚为了解,但此话还是林嘉笙初次说。
桂花酒的味道涌进林怀湘鼻间,林嘉笙一向喜好儒雅郎君,不知为何,问及此处时他想的是树下的那名紫袍官员,似是玩笑:“刘十四那样的。”
林嘉笙以为林怀湘在说笑话,不免失笑:“我也喜欢他,只是此人站了队,不好拿捏。再者你莫不是喝醉了,他可是你姨父,三娘那边你就不能收着些?”
无非是在告诫林怀湘莫要乱说话,林嘉笙也不会对林怀湘的这些事情指手画脚,只当他是醉了。
“是。”林怀湘颔首,“侄儿陪姑母去前院逛逛?”
林嘉笙放下酒碗:“太子殿下都发话了,我又怎能拒绝呢?”
黄昏时分,桂花簌簌跌落,桂香飘进院中。曲声悠扬,铃声四涧透着奢靡与权贵的享乐。
长公主府内,林嘉笙倚贵妃榻上,兴致缺缺地看着正在吹羌笛的乐工,身边是两位温文俊美的男子为她斟酒捏肩。
苏赛生披着黄昏轻纱进来,瞧见屋内这一幕早已习惯,但在见到其中位男子衽下似有淡淡鞭痕时,眉心还是皱了下,但很快如常,上前道:“事情我探到了。”
林嘉笙眸色沉了几分,她挥退了所有人,问:“是谁?”
“皇后陛下在昭容死前见过她。”苏赛生答道,“且那年观中,曾有医者把脉说昭容怀有男相。”
林嘉笙冷笑:“结果生下来是个女儿,大家很失落吧。”
“彼时大家忙于继位,顾不上千化观。”苏赛生挑着细话回复,“皇后陛下担心卫王继位,那昭容也不是坐不上后位,且那时大家长子去世,昭容真生子便是长子。何况就算昭容是文宗妃子,可古朝也不是没有父死子继的例子。”
林嘉笙心口似有千斤压下,还是不住确认:“真是皇后做的?”
苏赛生颔首:“那年千化观大火,还有一人活下来。公主要见见吗?”
文宗去世后,苏昭容自请修行于千化观,不过一月便心郁难解在观中病逝。后千化观大火,一把烧了个干净。
屋内寂静了许久,林嘉笙收手想起身:“见见吧。”
苏赛生立马上前扶起她,柔声道:“公主,臣还从刘相那边查到一件事。”
林嘉笙撑着苏赛生的力起身,冷声笑道:“刘仲山这个人到底为他做了多少脏事?”
苏赛生收礼站好,温柔一笑:“刘相从蒲州请了人回来,宫婢似乎是当年服侍过白丽妃的人。”
“白丽妃不是刘仲山做的?”林嘉笙比林怀清还要长一岁,对于当年宫里的流言,她不是没听过。
苏赛生道:“刘相再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插手后宫。丽妃育有两子,不管谁死,皇后都是得利者。”
“得利者。”林嘉笙走到磬前,染了蔻丹的玉指轻刮过钟面,“皇后做的哪件事,她不是得利者?”
苏赛生沉吟道:“公主,皇后掌后宫多年,在圣上心里的位置非同一般。古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铜钟被指甲击打发出轻微声响,林嘉笙转身朝苏赛生道:“苏卿此言何解?”
苏赛生浅笑:“姜艾一直是皇后陛下与太子间的心结。”
远在长安的一切波谲云诡都没有料及到江南,中秋后,灾情有所缓解,可越州的叛民在越州都督的镇压下,依旧未能安稳。从润州借来的五万石粮也未必能填饱灾民的肚子,郑郁看着何才文的家产心生一计。
秋季江南多雨,细雨洒在杭州街上,郑郁打着伞巡视赈灾的棚子,转头朝杨立道:“我们手里的粮还能吃多久?”
“大水淹了田,毁了堤,庄稼是颗粒无收。”杨立一脚踩进泥水里,“百姓没粮,咱们手里也没有,最多还能吃五天。小半个江南都被淹的差不多,百姓都指着朝廷赈灾的粮活着呢。”
话里话外都在指着刘千甫骂,淹田这种事到底谁干的,整个江南官场谁不知道?可谁也不敢说,世家人修的水利,刘千甫指使人淹的田,这一切都是为了新法。
大家心里都明白,德元帝也明白也默许,世家手里也没有关键性的证据能够指认是刘千甫所为。那些官员被德元帝和郑郁杀了个干净,贬到偏僻地方的人不在少数。
这件事扯到的是三方的痛,世家和新贵谁都能在这件事上让对方来个大出血。可目前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水灾过后的新法。
此时新法已在徐徐进行,索性对于圣旨,谁都不敢抵抗,除了那些个世家。
郑郁盯着那些粥棚,雨水滴进粥里,如进江海,叹道:“这是粥吗?简直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