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被迫觅王侯(649)+番外

另一位就是给畜生看病症的郑先生,没有郑先生治不好的牲口,不过若是以为郑先生只会治牲畜那就错了,这位给人看症一样厉害。村子里的人都传,郑先生的医术曾让人死而复生,但那人恩将仇报,郑先生寒了心,发现有些人还不如畜生,于是从此做了兽医。

那些生病的马啊,羊啊,也是有灵性,见到郑先生都会跪地流泪。

这次起了战事,郑先生为了大齐的兵卒,又弄出了一种药水,需与酒一同用,据说叫什么“痛水”,但凡有伤痛水一浇不容易溃烂。

反正从凤霞村里出来的事可真不少,从前以为这其中八成有人乱传,但这次她可是亲眼所见。

村外的动静越来越大,村子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向外张望。

箭矢是混在柴禾里运进来的,衙署的人从村外挖了个通道,人早早就埋伏在那里面,再加上村中的汉子,应对突然慌了神的“山匪”绰绰有余。

但村中人不知晓的是,今晚这村子只是牵制住王曾在外的兵马,防止他们回援王曾,洮州要对付的是王曾这条大鱼。

“女郎,”秦郜跑进来道,

“外面差不多了,我们也该走了。”

赵洛泱点点头。

妇人不禁道:“女郎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秦郜满脸兴奋,王曾在岷州,那是他爹的地方:“回家,在外面这么久,也得回家瞧瞧不是?”

顺便给他爹带个大麻烦过去。赵家四叔做的那些火器,总不能白白给他爹,他爹也得付出点啥。

赵洛泱随着秦郜等人出了村子,一路骑马向东而去。

秦郜歪过脸向赵洛泱道:“你说我这样算不算光宗耀祖?这么大的功劳送给我爹,我爹八成欢喜的都睡不着觉。”

赵洛泱不知道秦通判会不会欢喜,但肯定是彻夜难眠了。

赵洛泱道:“见到秦通判,你……”

秦郜心领神会:“知道,我得哄着我爹,到时候我就说,爹,这次不用捎银钱给儿子了,儿子自己回来拿了。”

赵洛泱差点呛了一口风,希望秦通判没有心疾,能撑得住。

……

岷州。

自从秦通判知晓王曾逃来岷州之后,眼皮就开始跳,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吧,怎奈有个坑货儿子在人家手上,那被卖了还得替人数银钱的家伙,专门坑爹。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秦通判就收到他儿的信函,上面写清王曾手里有多少兵马,而且直言不讳地说:爹,您若是不与昌乐长公主一同对付王曾,那就死定了。若是您下不了决心,就将娘送来洮州,娘一把年纪了,没必要给您陪葬。您也放心,从此之后每逢初一、十五,儿都给您烧纸。

秦通判牙咬的咯咯作响,以为这逆子就说说而已?秦郜还真的让人进府要接他娘去洮州看棉花。

秦通判忍无可忍,却也没办法发作,路早就堵死了,他只好带着岷州的兵马做前锋。

半夜里,他带着人埋伏在王曾藏身的铁城堡外,等时辰一到就会带着人攻城,据说会有人与他里应外合。什么人会配合他,他不知晓,心里隐隐担忧会被不孝子坑死。如果这次他死了,做了鬼也得去带不孝子一起上路。

第492章 该杀

秦通判拿定了主意,只要铁城堡内没有动静,他也不会出手。其实他多多少少有些不相信,洮州那些人能在王曾那里安插探子。

照逆子信里说的,眼下在洮州坐镇的是那位赵家女郎,他知晓那女郎很是聪明,当年跟着宋太爷混入他府中,骗得那逆子为她做事,去了凤霞村之后,连周围的村民都肯听她的话,在大家还不知道昌乐长公主尚在人世时,她就赢得了长公主的信任,可她毕竟是个女子,不曾入过军营,如何知晓军事?

除非是那位指点过她。

想到豫王,秦通判就油然生出几分恐惧,其实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豫王是不是真的活着,前阵子阶州动荡时,他收到了一份信函,上面写了一句话,命他死守岷州。

没有落款,只是命武卫军送到衙署。但他下意识地知晓,这是出自谁的手,后来连夜寻到一封公文,上面有豫王的批注,字迹一对比,他就像是被雷劈中了般,整个人僵立在那里。

一模一样的字迹,绝对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所以外面那些有关豫王活着与否的猜测,在这一刻,在他这里得到了证实。好半天他才缓过来,立即想到这桩事京中还不知晓,皇上和太师等人可能还在命人查问,昌乐长公主活着到底是真是假,可他们没想到,问题不在昌乐长公主身上,而是在豫王身上。

他本不该趟这趟浑水,至少不该封锁城门,与朝廷断绝往来,用全城百姓性命做赌与其他五州站在一起,但他早就与赵景云有来往,逆子住在凤霞村,又收到豫王的信函,得知这么一个可怕的秘密,从一开始他就无从选择。

这段日子,秦通判经常收到秦氏族中的信函,质问他为何背离朝廷,但有谁知道他的苦?

上了这艘船,他就得听昌乐长公主安排,赵家女郎让他做事,他也没推脱,但总不能带着人去送死。

秦通判正想着,听到铁城堡内传来喧哗声,紧接着看到了黑夜中亮起的火光,片刻功夫就照亮了眼前这片天空。

赵家女郎真的在王曾身边安插了人手。

望着那大火,秦通判本来皱起的眉毛渐渐抚平,看来今晚有很大可能打一个胜仗,拿住那叛将王曾。

“儿郎们,”秦通判大声呼喊,“他们都说,咱们六州之地认了长公主,其实我说,并没有。我们认的不是长公主,而是能守住大齐国门之人。我们是大齐的兵马,应该做的是护卫大齐百姓,守着咱们脚下的土地,不能丢下一人,退后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