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通判说完,身边的兵卒纷纷道:“不能退,不能退!”
秦通判继续道:“王曾那些人,私通西蕃人,坑害同袍,你们说该不该杀?”
“该杀,该杀!”
秦通判深吸一口气,抽出腰间长剑:“自西北开战以来,不少人已经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如今总算该轮到咱们了,儿郎们,随本官一同擒拿叛贼,拿了战功回去给你们的父母、婆姨们,好叫他们知晓,咱们都做了些什么,咱们大齐的将士,都该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秦通判话音刚落,立即换来“唬,唬”的呼喝声。
做官这些年,要说秦通判做的最好的,那就是鼓舞人心。他没有豫王那般气势迫人,站在豫王身边自然而然就士气高昂,但好在他长了嘴。
“冲。”秦通判首先拉动缰绳,身边的将士立即跟上。
秦通判能调动的驻兵不多,无法在人数上力压王曾,要是没有内援,这一战必定会输,现在有了机会,也得全力以赴。
现在他们里应外合夜里偷袭,这样还不能赢过王曾,秦通判也不准备活着了。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抓住王曾,活下来,日后才有机会拿家法使劲抽那逆子的屁股。
……
铁城堡内。
王曾已经歇下了,却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嘈杂的响动,守在门口的护卫慌慌张张进来禀告:“将军,咱们的敖仓失火了。”
敖仓里都是他们四处搜刮的粮食,平日有两队人马轮流看管,怎么会突然失火?
王曾想到的不是火势,而是有人混入了营中。
王曾道
:“立即将所有人集结起来。”
护卫听得这话,立即回过神,意识到眼下到底是什么情形。
只有将所有人马都汇聚在一起,才能知晓混入军营的人在何处。而且如此一来,更方便后面的兵马调动。
真的有人偷袭,可不止是烧敖仓,他们肯定还会有下一步动作……
护卫想到这里,刚要转头向外走去,忽然桌案上灯影一晃,一簇箭矢从窗口射进来,护卫大惊失色,立即抽刀阻拦。
箭矢落地,却还有几支冲着王曾而去,紧急情形下,王曾只能狼狈地躲闪,堪堪躲避过去。
“抓刺客。”护卫一声疾呼,但那偷袭的刺客一击不成,已然逃之夭夭。
王曾惊魂未定,其实他与冯成海一同出征时,遭遇到了投靠昌乐长公主的武卫军,他冷不防被那些人丢了几颗火器,受了些伤。在萧祈面前,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是怕萧祈另有思量,躲入铁城堡也是为了养伤。
刚刚躲闪时牵扯到了伤口,现在能感觉到没有长好的疮疤再次开裂,温热的鲜血浸透了绑缚的布巾。
王曾深吸一口气,用手捂住了胸口。
王曾道:“将刺客抓到。”等他抓住了刺客,就将他抽筋剥皮。
“将军。”
还没等王曾穿上甲胄走出去,就又有将领来禀告:“豫王世子爷也遭遇了刺客,人现在……受了重伤。”
王曾皱起眉头,他差点忘记了萧祈,如果萧祈死了,他手里就少了颗棋子,日后的路可就更难走了。
王曾向萧祈住处赶去,将领跟在一旁禀告:“世子那边去了三个刺客,我们拦住了两个,却被一个近了身。”
王曾这边才有一个刺客,萧祈那边竟然有三个,这些人目的可能就是杀萧祈。
总算到了萧祈的军帐,王曾掀开帘子向里面看去,只见萧祈委顿地坐在椅子上,一条手臂垂着,鲜血顺着他的手不停地淌下来。
王曾的心一沉,豫王世子的半条命好像已经没了。
第493章 刺杀
萧祈攥住了王曾的手,艰难地道:“王将军,千万要小心,那些刺客……”
他说着向周围看去,仿佛黑暗中还藏匿着人。
“他们应该还有人藏匿着,没有全被找出来。”
萧祈头发散乱,神情仓皇,早就没有了之前那种超乎年龄的沉着,露出了本来的稚嫩。
就是个十四岁的孩子,突然被袭,早就乱了方寸,难怪现在还疑神疑鬼。
王曾抬起另一只手,轻轻地拍了拍萧祁的肩膀:“没事,有我在,他们跑不出去。”
萧祈似是没有听到,仍旧自顾自地念叨着:“他们突然从外面闯进来,提剑就要取我性命,多亏了,多亏了有人拦着,否则我现在已经死了。”
王曾身边的护卫上前,本欲看看萧祈的伤,哪里料到萧祈整个人一抖,身体往后闪躲,差点就摔在地上。
“别……别过来。”
护卫一怔,停下了脚步。
王曾立即道:“他不是刺客。”
萧祈开始拼命地摇头:“刺客就是穿这样的甲胄,我还以为是来护卫我的,原来不是,原来不是。”
王曾皱起眉头,他这些年培植的人手都是信得过的,尤其是带来铁城堡的人,没想到还是有人背叛他,真的像萧祈说的那样,可就麻烦了。
穿上甲胄混在他们身边,他们如何能分辨?
护卫也听了明白,忙道:“将军,我现在就回去清点人手,凡刚刚不在营中值守之人,暂时不得靠近将军。”
说完这话,护卫仍旧觉得不稳妥,万一还有刺客没有出手呢?
“属下建议,从我们那三百人中选人护卫将军。”
护卫说的三百人,就跟王曾的家将一样,都是王曾最信得过的人手。如今王曾受伤,就需要身边有人严密护卫,这几百人不能有任何问题。
王曾点点头。
护卫应声道:“属下会尽快找出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