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被迫觅王侯(658)+番外

现在一切得到了证实。

张氏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生母。

他幼年最期盼的母亲,原来就在他身边,向他笑过,为他做过点心,陪着他说过话,还曾将他抱在怀里。

在性命攸关的那一刻又救下了他。

这就是赵洛泱书信上与他说的,张氏不知他的身份,却已然为他做了这么多。今时今日张氏若尚在人世,只会希望他平安康健。

萧煜闭上眼睛,记忆中张氏临死前的模样再次浮现在脑海中,没有愤恨,没有惧怕,只有对他的关切和担忧,就算在那一刻,张氏也是为他着想。

怀光紧张地看着自家公子,他也收到了女郎送来的消息,清楚老豫王和太妃做了什么的时候,他心中只有愤怒,可紧接着他又满心忧虑,生怕公子会一怒之下,做出什么事。

就算他觉得公子无论如何做都是对的,那些人万死难赎其罪,可他还是期望公子不要因此困住自己。

好在,片刻之后,萧煜只是将信函放好,吩咐怀光继续练兵,京中的事交给女郎和昌乐长公主。

怀光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萧煜知道怀光在担心什么,今夕不同往日,他有了小鬏鬏。

“洛泱请姑母写信函查明当年张皇后和皇子被杀一案,”萧煜道,“她是要让我知晓,害死她们的凶手是老豫王和豫王太妃,并不是我。”

“洛泱这般为我着想,我岂能辜负她一番心思。”

怀光立即点头。

萧煜道:“既然有人为我出头,那些事我便不用管了,只要一心一意练兵等着对付吐蕃大军。”

等打赢了这一仗,不管是萧煜也好,时玖也好,都能去与她团聚。

……

昌乐长公主的信函送到了朝堂上,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就在冯太后被“请”回慈宁宫时,太后与豫王太妃那些话,已经在京中掀起了些波澜,眼下再有这封信佐证,谁也不敢断言,这些是冯家故意拿出来搅乱局面的。

就连龙椅上的皇帝也忍不住开口询问:“太师,姑母说的都是真的?张太后和朕那几个哥哥是被人所害?”

太师向皇帝躬身道:“老臣不敢妄言。”

“姑母不是说有证物吗?”皇帝道,“将证物拿出来看一看,不是就能真相大白?”

幼童的想法总是那么简单,在宫中的日子太过寂寞,从心底里,他早就盼着姑母回宫,这样他身边就能多一个人,所以对于昌乐长公主的消息,小皇帝总是听得很仔细。

没听到太师回答,小皇帝道:“证物没有了吗?”

“有,”太傅道,“那证物如今就在宫中封存。”

小皇帝道:“那就快取来,当着众爱卿的面打开,让大家辨别一下真伪。”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双节快乐~阖家幸福,诸事顺利。

第500章 证据

宫中的龙图阁大门被敲响,管事的内侍应声开门,见到外面站着的人,他不禁露出惊诧的神情,很想伸手去揉揉眼睛,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看错了。

龙图阁外站着七个人,三位中书省的官员,四个内侍,三位官员中,为首的是龙图阁学士,这位老学士,今年已经七十四,去年得了一场大病后,甚少进宫,不知为何今天却让人抬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中书省的官员,那都是太傅身边的得力。

这是出了什么事?

管事的内侍不由地吞咽一口,今年年景可不好,慈宁宫,行宫,还有外面闹出了老大的动静,他还庆幸自己在龙图阁管事,只要干好分内的,寻常不会牵连到他。

没想到,转眼功夫就轮到了。

内侍慌忙上前行礼:“各位大人来阁中所谓何事?可有旨意?”

龙图阁中放着大齐皇帝的手谕以及重要的薄籍,不是一般人能出入的,当然几位大人能走到这里,禁军能够放行,也自然是有文书,再加上孙阁老……他本不用另行查看,但事出反常,他在龙图阁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阵仗,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定然是大事,既然如此,他就要谨守职责。

内侍搀扶起孙阁老,孙阁老慢慢向前挪动步子,管事的内侍见状自己躬身上前,孙阁老这才递出了旨意。

“皇上亲自下旨,太师代笔,要进龙图阁取一张圣旨查看。”

管事内侍仔细查看了印鉴,听到孙阁老这话,才松了口气,转身吩咐小宦者:“开门。”

孙阁老缓步其中,他走得格外缓慢,但没有人敢催促。

管事内侍,忍不住低声询问中书省的两位大人:“不知要取何物?”

其中一人望着内侍道:“记着今日,可能会成为龙图阁的大日子。”

不止是龙图阁的大日子,而是整个大齐的大日子。

如果证据在其中,又能辨别为真,那么好一桩巨案要浮出水面,涉及先张皇后、两位皇子……

可能是三位皇子。

整个龙图阁中,响起了孙阁老的脚步声,笨拙但是急促,活到这个岁数的人,没有什么事能让他们这般,这次的事却不寻常。

龙图阁的架子上摆满了书籍和册子,小宦者欲上前帮忙,孙阁老却挥了挥手:“我记得……我记得,那应该是我亲手放上去的,有……二十年了。”

“二十年了,没有人碰过。”

孙阁老眼睛掠过那一排排的书籍,那些供奉起来的箱笼,然后他的目光定在了最高处的那排阁子上。

那是与太祖有关的薄籍。

“在那里,”孙阁老颤抖地伸出了手,“快……搭梯子,我去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