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没回应查硕,在他的梦里,查硕一直觊觎小鬏鬏,他与小鬏鬏成亲之后,查硕还派人前来问候,甚至想要将小鬏鬏接走。
梦里有些细节可能醒来时已经模糊了,但这些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前世的怨怼和嫉
妒一直延续到现在,他却又不能无故向查硕撒气,想来想去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早点将查硕打发了。
将查硕埋在吐蕃,让他在这里生根发芽,再也没法回到大齐,如此一来他也就能心安了。
萧煜咬了一块巧克力,然后将布包仔细地放起来,这才看向怀光:“甲胄弄来了吗?”
他们要装扮成吐蕃的将士混入城中,几百甲胄凑起来不易,为了以防万一,萧煜也要亲自查看。
“好了,”怀光道,“是一个偏远部族的,吐蕃举兵之后,从那偏远部族调动了几百兵马,那部族很少与外面人来往,我们换成他们的甲胄,也不会被人注意到。”
他们的目的也只是靠近赞普的大帐,这些甲胄刚好合适。
“打赢这一仗,”萧煜道,“我们也好一起回家。”
……
京城。
太师看到兴元府送回的文书。
冯奉知死了,冯家没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太师却没那么高兴,冯家没了,却有昌乐长公主和愈发无法掌控的豫王。
这段日子太师一直让人打听六州的消息,桌案上堆满了相关的文书,从前他没有探究过的细节,眼下全都呈现出来。
一个人的名字,也愈发的清晰。
本来是个不起眼的人,很多事却都有她参与其中,比如寨子做出的奶酪,这次六州打仗,全都充作了军粮。
还有他们种下的棉花。
这东西大齐从未有过,却一下子在六州之地种植,洮州试种的最多,而且全都丰熟了,至于这棉花怎么用,谁也不知晓,因为收获的棉花都送入了各处的衙署,接下来都要听衙署的安排。
这些显然都是事先算计好的。
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农物,却这么快种出来,还有了后续的安排。六州之地早有谋算的东西,到现在为止他们对此还一无所知。
太师突然有个思量,很想见一见那赵洛泱,虽说六州之地有昌乐长公主、萧煜和武卫军,但不知为什么,他就是觉得很多事出在那赵家女郎身上。
第533章 挑唆
太师放下手中的折子,正准备让内侍传饭,就听到外面传来动静,紧接着宫人撩开帘子,小皇子提着龙袍跨进门。
虽然有意遮掩自己的情绪,但到底是个孩子,太师能看到小皇帝脸上露出的笑意。
太师上前行了礼,小皇帝立即又回礼道:“太师操劳政务,朕让人带了些饭菜过来。”
内侍将带来的饭菜摆好,就躬身退了出去,只留下皇帝身边的贴身内侍在旁边侍奉。
“皇上想要见臣,就让人传臣前去,如何亲自驾临?”太师开口询问。
皇帝过来自然有话说,只是碍于太师没问就一直憋着,听到这话立即开口:“朕听说三哥打了胜仗,于是来问问太师。”
奏折都是先送到值房,由太师和中书省官员看了再呈给皇帝,所以皇帝也只是从宫中内侍和宫人口中听到这一喜讯。
太师将手中奏折拿给皇帝,然后道:“是阶州打了胜仗。”
“这是第四个捷报了吧?”皇帝记得很清楚,“三哥真的厉害,怪不得人人都说……”
说到这里,皇帝声音戛然而止。
有些话皇帝是不能说的,他因为太过高兴,一时忘乎所以,顺嘴就溜了出来。
太师看了一眼贴身内侍,贴身内侍忙低下了头,他不该让流言蜚语传到皇帝耳朵里,但宫中一向是个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太师道:“人人都说什么?”
小皇帝本就依赖太师,也就实话实说:“宫中人人都说三哥是大齐的常胜将军,别人会打败仗,但他不会,这叫战无不克,有了三哥,我们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战乱了。”
冯家打了两次败仗,葬送数万大军,京中又闹出那些乱子,弄得人心惶惶,豫王还活着的消息传入京中,无疑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谢忱从大牢里放出来之后,有些消息更是压不住,在文武百官中传起来,原来孙集和冯家人在洮州被抓,也有豫王的功劳,当然谢忱也没有全都说实话,仗没有打完之前,还得有所保留。
比如赵家女郎的事,尽量不露出来,免得有人趁着豫王在外打仗,暗中对赵家不利。
就是露出来这些消息也足够多了,坊间男女老幼,聚在一起,谁不谈论几句?这可是大事啊,吐蕃都打进大齐了,就连国舅府都倒了
,再没有人来稳住局面,或许大齐都得乱起来。
百姓们最怕的就是动荡。
现在好了,豫王还活着,菩萨保佑,豫王带着武卫军一定会打胜仗。
于是茶馆里,说书先生每天说的就是豫王爷从前的那些事,如何平定西北,怎么带兵援助东南,如果不是冯家暗害豫王爷,吐蕃敢带兵来打大齐?
太师看着小皇帝:“是兴元府送来的消息,昌乐长公主的人围剿了冯家余孽,冯奉知也被斩杀了。”
小皇帝最近已经听过不少人被杀,从前朝会上总看到的面孔,也没了好几个,国舅爷他也很熟悉,经常会入宫给他带些东西,百宝阁上摆着那个宝石做的盆景还是国舅爷送上来的。
就这样,人死了。
小皇帝知晓国舅爷该死,冯家做了太多坏事,可这个年纪,他没法将真心假意,好的坏的彻底看透,也就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