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娇百味(85)

作者: 容千丝 阅读记录

此言一出,旁人哗然。

荣王爱好美食,天下人常有耳闻。

历时数载的《珍馐录》上卷完成后,深得圣心,大受好评,被誉为当朝美食第一实录,掀起各地争相效仿的热潮。

而今,这位青丝如瀑、雪肌盈透的娇颜少女,竟自称负责下卷的编撰?

有人似记起了什么,“看来,传闻那场盛大美食宴的首名,确由一位妙龄女子率领府中人夺得!”

“这位小娘子才貌双全,不可多得啊!”人群中稳重之辈插话。

“也对,瞧她服饰精致而不张扬,一行一止气派清贵,显然身负才学、胸有抱负,并非她们所说的勾三搭四、朝秦暮楚、攀附权贵之人。”

一时间,风向逆转,小半人开始夸赞顾逸亭,倒显得那几个造谣生事者有眼无珠、不学无术,只会搬弄是非。

倒三角脸的贵女和曲家千金脸色愈发难看。

她们仗着父兄有官职,亦自恃有两分姿色,成为城中瞩目的贵女。

可女帝大力推行新政期间,单靠家中地位或容貌,到了京城,将不易得到旁人认可。

顾逸亭见她们哑口无言,遂浅浅一笑:“择辞而说,时然后言,不述浸润之谮,不出肤受之愬择辞,方可不厌于人。想必众位姐姐深明其义,无须小妹赘言。”

说罢,她略一摆手,转身入了船舱。

宋显维紧随其后,暗自琢磨那些人加于她的罪名——“已有年轻小伙大献殷勤,不单妄图招惹宁王爷,竟又搭上了荣王府的世子”。

他嘴边浮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

最后那句,大错特错!

前两条嘛……总结得还凑合。

作者有话要说:亭亭:她们诬蔑我!

宁宁:咱们把最后那句划掉就好。

亭亭:???

·

谢谢投雷的阿纹家的头头鸭、木昜、mo

谢谢“月下弦歌”,灌溉营养液+2

第47章

顾家三艘船率先从余杭出发,顺着蜿蜒运河,缓缓北行。

沿途山色明丽,两岸偶有渔歌互答,或画舫笙歌,商船穿梭,墨客如鲫,一派热闹繁荣。

出了杭州辖地,船速加快。

顾逸亭无心欣赏民情风俗,刚适应船上微晃,她投身厨房,与厨娘们一同做饭。

水沸后,她将提前以油盐腌制过的大米倒入锅中,丢入干贝、淡菜等熬粥底,再命人将船家饿养在泉水中的几尾大草鱼放血、杀好、分头尾、骨肉皮分离。

准备功夫完成后,她麻利地剔除鱼瘦肉,加入河虾仁,一并打成鱼胶状做鱼丸;又用鱼尾做豆腐汤;备面粉、胡椒炸骨腩;鱼背上最厚的部分则用于制作薄生鱼片。

肥美肉腩切段,以豆豉清蒸;将炒过的香葱香蒜垫在砂锅底部,放入处理鱼头闷烧;剩下的鱼肠鱼卵用来煎鸡蛋;鱼皮在水中快速焯烫后捞起做成凉拌。

一鱼八吃的菜式,由顾逸亭和驾轻就熟的厨娘同时进行。

当顾逸亭往豆腐鱼汤中加入野葱、火腿丝提味,以长勺轻轻翻搅,一股难以言表的鲜香味混合着火腿的咸香,肆虐于空气中。

跟在他们三四丈后的船似忽然提了速度。

待砂锅盖子一揭开,顾逸亭往里倒了一小杯料酒,鱼头和葱蒜融汇的浓香更是霸道地占据河道。

这一下,后方船只渐起躁动声。

“见鬼了!这么香!想馋死人哪!”

“早知道不落在她们家后面!我才刚吃饱,马上又饿了!”

“我还没吃上呢!这香……”

起初蠢蠢欲动的多数是船夫或下人,他们或嘀咕或叫嚷,间或夹杂着吞咽口水声。

既想追上前一探究竟,又怕看到了却吃不上,倍加揪心。

专注于手上事的顾逸亭自然听不到这些埋怨,她叹息挑剔食材未达最佳状态:“这鱼饿养的时日还不够,只怕生鱼片,不够肉实甘爽。”

她取出顾家专用切鱼片的刀子,细细拭净,手起刀落,把鱼背肉切片成无数片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薄片,于冷凉的盘中排成花状。

厨娘忙于切细姜丝、葱丝、蒜片、橘叶,捣碎炒熟的芝麻,炸芋丝,备蘸酱用的食油和酱油等。

随着香味浓郁到极致,顾家众人齐聚甲板,垂涎三尺地等待丫鬟端出一道道菜肴。

香菜拌爽脆鱼皮丝,鱼尾豆腐汤、鱼肠煎蛋、砂锅鱼头、豆豉蒸鱼腩条、鱼丸海贝粥、酥炸鱼骨腩,菊花生鱼片……每一道有不同做法,荤素搭配,奇香随和风吹拂,横扫一河两岸。

顾逸亭除下围裙,匆匆洗了把脸,才姗姗来迟,忽觉宽阔江面上,已有别家船只与他们齐头并进。

船上冒出不少打探脑袋,竟有围观他们吃饭的趋势。

二叔公、顾仲连已不客气地喝上了汤,赞不绝口。

“这豆腐汤中有河鲜、地鲜、山鲜,香味浓郁!”

“不对,汤底还有特殊的味儿!说不上来!”

顾逸亭笑道:“咱们顾家秘制调料含有烤禾花雀磨成的粉,算是融入空中鲜吧?”

她嗓音娇软悦耳,与香风一同送出。

邻船上几名男子伸长脖子盯着他们欢快进餐,忍不住吸鼻子、吞口水。

船舱内隐约传出女子恼羞成怒的呼喝:“把船开快点!受不了你们这些馋鬼模样!曲家的饭养不活你们?”

顾逸亭懒得理那些被虐了胃的闲杂人,起筷夹住一截肥嫩鱼腩,优雅送进口中,咀嚼片晌,露出满意笑容。

*****

船行了大半日,路过桐乡停歇一个时辰,下半夜抵达嘉兴。

顾逸亭与苏莞绫、陆望春同住,深觉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