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31)
林钰往后跳开一步,佯怒道:“你个登徒子!”随手便也扔了那画像。
想了想又气道:“别人做女儿家时的事,你怎么也打听的来?”
“当然是太闲了啊,你看我,”说着一摊手,“除了学长舌妇人传些家长里短,还有什么用处。”
虽然语调轻松,林钰却莫名听出了落寞。
曾叱咤商海纵横街市,如今却留得残躯困居内院的落寞。
“夫君莫气,”她扯住魏青崖的轮椅转了个圈,“我这就叫丫头们人人绑上五斤重和罗香料在身上。衣香鬓影,夫君就不无聊了。”
那时只是玩笑话,如今却变成供她牟利的赌注。
和罗。
姜云瑶提着裙摆上车,车帘掀开,露出车中有序堆叠的衣饰箱盒。只看衣服露出的领口,就远胜过姜芳瑶那件的做工。再看饰品箱盒,无不精致夺目。
她转身笑道:“若落选,我可就不还了。”
林钰正吩咐芳桐把打赏的银子递给姜家车夫,希望这一路能护得姜云瑶稍微舒适。听她这么说,一脸笃定道:“不会。”
这怎么看都不像十四岁小姑娘的表情。
姜云瑶撇撇嘴,转身进了车厢。
马车叮咚而去。
一旁侍立的芳桐问道:“小姐似乎跟姜小姐很投缘,以后还会见面吗?”
林钰越过她走回店铺,淡淡道:“不会了。”
若事成,便是云泥之别。
若事败,亦是云泥之别。
……
……
小苏捧着茶水,不知道该不该上前伺候。
少爷近几日似乎有些古怪。
有时候正看着账册,突然就抬起头来,对着空中的某处一笑。那神情似乎是回忆起什么好笑的事情。
有时候正在画画,突然换过纸写起字来。写的东西对仗工整,似乎是什么诗词。
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这些改变好像是从初雪那日,遇到林家小姐开始的。
他已经告诉少爷那位就是林家小姐,林氏如今的小东家,把大少爷气得摔桌子的小东家,把叶城搅得鸡飞狗跳的小东家。
不过现在也正赚着大钱的小东家。
少爷也已经跟他确认了三次,那真的是林家小姐吗?
然后少爷就开始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举动。
莫不是撞了邪了?
比如现在,已经到了就寝的时候,少爷坐在床头,不躺下睡,也不说要做什么。只是坐在床头,身上穿着单衣,也不怕冻坏了。
“小苏,”终于,魏青崖抬头问道:“你说现在,林氏的铺子打烊了没有?”
现在?现在已经是亥时了,恐怕负责关门的小伙计都已经睡下了。
“我出去转转。”魏青崖说着,从床上站起来。小苏忙放下茶盘,伺候他穿上棉衣,围上兜帽,披上披风。
“有那么冷吗?”魏青崖笑道,简单穿了外衣,就推门出去了。
“不要叫车。”
他说。
“不要跟着。”
又说。
小苏抱着披风站在门口,进退不是。
想了一会儿,还是跺上几脚,跟了上去。
夜色已深,因为临近年节的原因,街上解除了宵禁。不时有喝得东倒西歪的三两壮汉吆喝着跟他们擦肩而过。
像这样深夜出行,又没有带家仆护卫,还是第一次。
小苏不由得紧张几分。他探手进衣兜摸了摸出门时顺手拿的剪刀,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最好不要用上。
他们正走在顺驰街上。顺驰街是南北街,分散着一些住户和客栈、金店、脂粉店、成衣店等。
魏青崖阔步而行,步速略快,不多时停了下来。
远远地,他注视着一处略微黑暗之处。
那是一座两层高的门面小楼,夜色里飞檐高耸,挂着一盏灯笼。那灯笼在此时分外明亮,红彤彤的光芒勾勒出小楼的轮廓。
有什么好看的?小苏在魏青崖身后思索。
这个时候突然起了一阵微风,灯笼随着风来回摆动。突然微微旋转半圈。
哦!
虽然认的字不多,小苏也看出来了。那灯笼上写着大大的“林”字。
林,是林氏绸缎庄吗?
果然是中了林氏的邪祟了!小苏有些恼恨林家小姐了。
“真是个没心肝的,竟然就忘了我了。”魏青崖忽的道,语气温和里带着些俏皮。
又转过身来,走回两步,自嘲般笑道,“也许是我那时候太丑了?”
小苏跟在魏青崖身后,唯恐公子有什么闪失。
也唯恐这邪祟转移到自己身上。
第三十六章 山茶盛开
临近年节,日子过得似乎要比往日快一些。
腊月初十,司礼监下派到叶城的官员会同一名宦官,开始了第一轮遴选。第二日,择定四十九位女子,由河南道抽调官兵护送,配马车装载人员及行李,便启程前往京城。
几家欢喜几家愁。
林钰打听了一下,县令万大人的千金,就在甄选前腹痛如绞,难以保持形貌端庄,被司礼监官员毫不犹豫剔除。
不过这一批莺歌燕语刚刚离开,万小姐的腹疾就好了。气得万夫人把伺候万小姐饮食的丫头厨娘好一顿责骂。
林钰在廊下听到打听消息回来的芳桐这番言语后,神情一时间冷肃。
看来魏书尧果然出手,用的还是下三滥的伎俩。不过好在万小姐对他尚有大用,没有伤到人命。
本朝律令严格,药剂配比都有严查。却不知道魏书尧哪里弄来这些恰到好处的药剂,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知道如何不露蛛丝马迹毒害亲弟弟。
腊月二十二日林府几个掌柜跟东家一起核对年帐的时候,林钰装作不经意间问了陈管事一句,“魏氏商行的魏大少爷,是自小养在家里吗?
陈管事正提笔记下紧要的一处,闻言头也不抬道:“那是自然,富家少爷,哪个不是锦衣玉食娇惯大的。怎么会舍得送出去养。”
那么,他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一套套本事。
说是山贼教的,打死她也不信。
想起来,前世她真的对魏府了解不多。
新婚当日只敬过公婆茶水,在哄闹中见过一面。第二日早上,自己就在监牢之中了。还要多谢万老爷没有草菅人命,虽判她杀夫,仍把卷宗一层层报了上去。
她便也跟着一级一级换牢房,后来到了京城,最终也没有死成。
她已经不记得魏府有多大,在魏府中也没有见过魏书尧几次。他是个伪善的嘴脸,平时还好,喝了酒后就喜欢闯入弟弟的宅院,对魏青崖多有讽刺。
魏青崖的母亲倒是常来,是个佃户出身的小户人家女子。倒没有为难过林钰,只是日日垂泪,常常需要宽慰很久。
那么魏书尧设计毒杀亲弟,只是为了魏青崖手上魏府的大半产业吗?
据她所知,魏青崖因为是庶生,原本就只是代兄长打理生意,以后能分得的产业并不多。魏老爷专宠长子,更是不会亏待魏书尧。
林钰摩挲着手上的汝瓷杯盏,一时有些愣神。
“东家。”却看宽大几案另一侧的掌柜伙计纷纷收了算酬,起身离开桌椅,对着林钰躬身施礼。
林钰忙站起来,深深屈膝还礼。
陈管事从掌柜们手中取出账册,安放在林钰面前的几案上。
“东家执掌绸缎庄以来,第一年年账在此。填平各项先前亏损,今年盈利一万三千两银。贺喜东家。”陈管事脸上溢开笑意。
林钰微微一笑,神情沉静,“这是大家的功劳。传令各柜,自明日林氏休假。另外,拨出六百两打赏给大家作为年礼。另备八百两,买个小学堂,请个好先生,待来年开春,在林氏出力的伙计绣娘子弟,只要是适龄的,都可以去学堂上学。”
还是爱花钱的性子。
不过这钱花到大家心窝里去了。
几个管事掌柜自然有能力送后辈上学,林氏绸缎庄的其他伙计,就没有这个能耐了。又是涨薪水又是办学堂,恐怕明年就有人挤破了头要来林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