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借贾修真(659)

作者:木天道境 阅读记录

皇帝一点头:“好,需要什么只管同我说,需要什么人也只管调去用。这才是千秋社稷的大事。”

信王听了翻个白眼,对诚王道:“九哥,我看你在这两桩事中间最好再加一桩‘娶媳妇’,太妃急的都快骂人了。这嫂子也没了这些年了,你也该琢磨琢磨这事儿了。话说,前阵子不是甄家还想把她家嫡女给你做侧妃?你要再不拿主意,只让那群人到太妃跟前说去,什么时候她老人家不小心被说动心思,真给你定下了,你可就完蛋了。”

诚王看他一眼:“不要整日把脑子放在这些男男女女的事儿上,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

信王一噎,上头皇帝伏在龙书案上笑得肩膀一耸一耸,诚王一脸“实在看不过去才教你”,“教你是为你好”,信王一抹脸:“长大了……我还能往哪儿长啊?!”

不几日,早朝时户部官员奏事时牵扯到了本朝盐政事务,圣上因此想起了前巡盐御史林如海来,将其在任时种种措施功绩历数一遍,长叹一声“所谓栋梁当如是”。一时朝野上下猜测纷纷,皆不知圣上此举到底含了何种深意。

黛玉在书院里也颇受了两分搅扰,几个向无往来的官宦千金忽然常来寻她说话,三两句总不免要说到家事上去。好在黛玉在贾府里住了这许多年,虽不屑于用却不是真不懂,应付几个闺阁女子尚不在话下。到后来却是云阳先生烦了,让她自己的嬷嬷去门口守着,谁也不让进,又同黛玉道:“功名利禄照出多少古今龌蹉,为女子的一点好处就是可离这些腌臜玩意远一些儿,尔当惜此清贵。”黛玉自然无不应的。

转眼年底,贾政归来,先往朝中面圣陈事,又去衙门完结事务,皇帝赐假一月,让其好生歇息。后宫元春得知贾政任满回京,就着人留意前朝动静,却只闻皇帝赐假一说,再无他话。一时心里辗转,难以平静。

贾政回府,众人相见了,却见金钏儿同另一个女子都梳了妇人发髻带着小丫头站在贾政身后,边上一个穿着素净的妇人怀里还抱着个两岁光景的娃娃。长得粉雕玉琢,这会儿看着一屋子人,也不哭闹,紫葡萄样一对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十分机灵的模样。

贾政给贾母磕头请安,贾母自扶了他起来,眼中含泪道:“好,好,回来就好。”

贾政扶了贾母归坐,侧身立了,才对那娃儿道:“还不过来给老太太请安!”

奶娘把他放下,这小娃儿便迈着短腿走到贾母跟前,像模像样作揖道:“珹儿给老太太请安,问老太太好。”说了又跪下磕头。周围人都笑起来,贾母让鸳鸯扶了他起来,又领了跟前细看一回,笑道:“看着倒机灵。”

又对王夫人道:“这人如何安排,你看着办吧。”

王夫人道:“早先周姨娘陪着去的,却也没福,主仆三个去了俩,就剩这一个。如今她又替老爷生了孩儿,就升作姨娘吧。金钏儿跟了我这些年了,老爷既看重她,一同摆了酒也罢。”

贾母听了点点头道:“你安排就好。”

过了几日,便在家摆了几桌酒,蕊儿同金钏儿就都成了贾政的姨娘,上下改口,一应份例都比着赵姨娘的来。因蕊儿心里记着周姨娘的恩德,只说自己姓周,如此便又成了一个周姨娘。金钏儿原姓白,便称作白姨娘。

她两个本是伺候王夫人同原先周姨娘的丫头,回家后仍同从前一般整日在王夫人跟前侍奉,并无一点出格言行。倒让一心要瞧热闹的大失所望。王夫人见贾珹生得机灵,况他年纪又小,也不时让抱来跟前逗乐玩笑,看着十分妻妾相得。

第313章 级差

是非人总难免轧是非,这天赵姨娘手里拎了个小包袱进了周姨娘的屋子,把东西往桌上一放,便笑道:“我给你拿些我们环儿小时候穿过的衣裳来。”

伺候周姨娘的小丫头面上一凝,却见周姨娘接了那包袱道:“谢谢姐姐了。环三爷小时候穿过的衣裳,想必都是好的,一会儿我就让她们拿出来试试。”

赵姨娘砸吧砸吧嘴,没话好说了。周姨娘却一脸热忱拉着她说起家常来,又说从前周姨娘在的时候两下里来往的那些事儿,还有原先的周姨娘路上病逝的事情。完了又问些小孩儿穿衣吃饭的讲究,直把赵姨娘当个信得过的老人,问得事无巨细。赵姨娘吃她缠不过,几乎落荒而逃,她还立在门口挥小手:“姐姐得空再来说话啊。”

她还不是嘴上说说的,果然第二天就给贾珹换了件贾环小时候穿过的棉袍子,到了王夫人跟前。王夫人抱着贾珹说了会子话,忽然疑惑道:“珹儿这衣裳怎么像是哪里见过的,也不像新做的。”

周姨娘便笑道:“是环三爷小时候的。昨儿赵姐姐给我拿了些过去,我看都还挺好的料子,捡了两件现在得穿的试试,还整好。就给他换上了。”

王夫人道:“针线上没给珹儿做新衣裳?”

周姨娘笑笑道:“料子都给了,只是我看小孩子长得快,拿整匹的好料子裁了做衣裳实在太靡费了。有现成的,就先对付着穿吧,年下再给他做身新的。”

王夫人叹道:“咱们什么人家,哥儿穿身新衣裳还得等过年?”

周姨娘笑道:“正是府里,哥儿穿什么也不怕人笑话去,又不是外头新兴的人家儿,生怕身上料子不够时兴,活计不够出众,就丢了人似的。再一个珹儿到底是个男娃子,养糙着点儿好,皮实,忒精细了我还怕往后伺候不过来他!”

上一篇: 顾家小仵作 下一篇: 零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