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零诺(256)+番外

作者: 行烟烟 阅读记录

许宗元不知道黎桃有没有提前预料到,季夏对她“前程万里”的祝福,是为叛徒亲手铺就一条“万里前程”。

季夏要做的事情,工作量不小。黎桃的位子没有继任,许宗元问季夏pitch这些新客户由谁来lead,季夏说她来。

许宗元想提醒季夏她今年四十八岁了,不是二十八岁,公司现在的盘子铺得那么大,季夏哪来那么多精力和时间亲力亲为。

季夏看他两眼,“你有什么问题?”

许宗元问:“Cynthia的replacement什么时候能招到?”

季夏说:“不急。”

短时间内找到一个能让季夏对其经验、能力、资源和潜力都认可的“黎桃”,对人事和猎头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一能让季夏满意的“黎桃”,只有季夏本人。

许宗元从季夏的表情中读不出她对失去黎桃这样一员心腹大将有任何惋惜,也读不出她对自己有任何的怀疑。

季夏说:“你这边的人,我要动一个。”

许宗元问:“谁?”

季夏说:“司小敏。”

自从许宗元去年入职,司小敏就没再单独走进过季夏的办公室。季夏让她坐,又问她要不要喝点什么。

司小敏问:“Alicia,有什么事吗?”过去八个月,只有季夏需要了解许宗元的领导力表现时,才会让人事请司小敏到会议室做具体的反馈。

季夏说:“你和Cynthia的关系一直不错,她这次走,应该找过你。”

司小敏没必要隐瞒,“是。我是她最早接触的人之一。”

早在一月底,黎桃就来问过她的意愿。黎桃劝说司小敏,与其继续向许宗元这种老板汇报,不如带着和许宗元学了八个月的东西,去黎桃那里当数字化业务版块的负责人。黎桃的野心在司小敏眼中很清晰:黎桃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另一个“季夏”,黎桃是要成为一个更年轻、思维更开放、敏捷性更强、服务更精品的“季夏”。 和季夏相比,黎桃所属的代际在联结数字化与品牌营销方面有天然优势。

季夏问:“你为什么没有跟她走?”

黎桃为了挖许宗元的人,在薪水和title方面给出了十成的诚意,司小敏并非视金钱名利权力如无物,但她有更加在乎的东西。

司小敏说:“我们公司是这两年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家不裁员、不降薪的公司。我没见过别的情愿抵卖个人资产也不缩减公司用人成本的老板。”

季夏看着她。

司小敏继续说:“Alicia,有一件小事,可能你已经不记得了。一年前我刚加入公司的时候,公司要做品牌数字化转型战略咨询与实施的新业务,拿客户拿得很艰难,你带我去给P集团提案,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我讲完之后,客户会议室里的一整片沉默。那片沉默就像一记响亮的巴掌,我知道我搞砸了,但是你和我说,‘你已经尽力了’,那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季夏未对她的这个故事给予回应,只说:“今天早上,我和Eric以及HR都沟通过了,公司会给你升职加薪,并且调岗。”

司小敏没问升到什么level,加薪幅度是百分之多少,“什么岗位?”

季夏打开办公桌上的大屏,给她看公司最新的业务线架构,“Cynthia离职前,曾提出过将X-PR和X-Event合并为X-Comms,并且把数字传播、社媒种草和直播电商划入X-Comms的想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实施的好提议。”

司小敏问:“你要让我去做X-Comms?可是我没有品牌公关和线下活动的相关经验。”

季夏说:“我会手把手教你。我也会给你配一个足够弥补你相关经验短板的团队。”

能得到季夏的coaching和mentoring,司小敏很意外,“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季夏说:“你应该听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句话。在当前阶段,我要的不是精熟业务、经验深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我要的是‘劲’和‘诚’。”

“哦,”司小敏笑了笑,“那我是草,还是臣啊?”

季夏也笑了,“你不是草,也不是臣。你是X-Comms新业务版块的负责人。”

黎桃走前,季夏曾让她开始接触本土品牌客户,黎桃当时不肯做。现在季夏重提此事,和司小敏讨论相关策略。

公司要将现有业务推向全新的本土客户群,不能生搬硬套给外资品牌的服务模式,要针对本土品牌的特点、现状、痛点和需求重构方式方法。司小敏的想法是先从中小规模的客户着手,等积累到一定客户量,再用成型的本土客户组合去pitch大品牌。

季夏却说:“要做,就从最头部的客户开始做。”能赢下最头部的,自然就能赢下其余的。

老板做事一贯大开大阖,司小敏知道季夏永远挑战最高难度的习惯,“那我梳理一下备选客户。”

过了一个周末,司小敏带着候选客户的名字给季夏看。Y公司是一家上市集团公司,总部在浙江宁波,除了主品牌外还有针对不同客群的几条子品牌,去年全年营收刚破百亿人民币,同比营收较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还增长了百分之十九。

Y公司做时尚品牌,产品定位和定价不上不下,比快时尚贵,比精品便宜,这两年为了迎合年轻客群,找了海内外各类知名IP、独立设计师品牌和街头潮牌做了一系列联名产品,疫情前曾走出国门在纽约时装周做了两季秀,但在中国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上却屡屡陷入“又贵又土”、“抄袭惯犯”、“只有爆款没有品牌”等负面质疑。

司小敏说:“BCI事件有十几个一线明星和外资品牌解约,其中有四个都是Y公司之前就签下的‘全球代言人’,BCI事件只会加深这些头部艺人和本土品牌的合作,Y公司在品牌建设的预算应该很充足。另外,他们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募集了八亿人民币,用于搭建数字营销、消费者洞察、供应链运营和混合云等系统项目,可以看出他们肯深做数字化和品牌营销。”

上一篇: (红楼同人)借贾修真 下一篇: 麦子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