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戏社(181)+番外
他走到旁边的画前:“大家再看这一幅,摹的是大势至菩萨像,原画高近两米,菩萨头戴花冠,环身璎珞,衣服颜色我用了花青加鹅黄,再配少许朱砂,调出来的颜色仍颇为显亮,远没有实物历经千年的沉着,所以大家有机会还是要去华恩寺亲眼看一看……”
邬长筠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还是那样纯净、满腔炽热。
他变了很多,似乎,又一点儿都没变。
邬长筠听了会,便自己去转转。
李香庭忙完来找她,见她正在看一幅飞天,走到身后,没有打扰,静静地陪她看了会。
这半年,他废寝忘食地学习线描、国画笔触和设色,从临摹局部开始,一个衣褶,一个眼神,在小画稿上试无数次,不停对比、试色,才会最终落笔于画上,最终完成展出的这十四幅摹品。
可他还是遗憾,遗憾太多人不能亲睹原画风采,因为再像的摹品也达不到原画五分精神,再详细的文字都不形容不出它的精彩绝伦。
邬长筠凝视着浮游在云中,双手捧钵、身穿长裙的飞天,轻松而又遒劲有力的线条将飘带表现得活灵活现,周遭的天空缀满了璎珞、花朵、乐器……不由赞叹一声:“真美。”
李香庭回过神:“我还以为你没看到我。”
“你刚过来我就注意到了。”邬长筠往旁边一副走过去,“我第一次看到这种风格的画,可能是我见识少。”
“不是见识少,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不,确切地说,没几个人见到过。”
“虽然我看不懂其中门道,但摹品尚且如此,不敢相信原画有多令人震撼。”
“是的!我画功还不成熟,等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原作,色彩完全不能比拟,我虽然也做了旧,但那种自然的沧桑,是怎么也仿制不出的。”
“好。”
“香庭。”有人叫他。
李香庭看过去,对邬长筠说:“你再逛逛,我去那边,等会来找你。”
“你忙。”
邬长筠看完后,见李香庭还在与人交谈,不好打扰,便自己离开了。
李香庭正在和以前在巴黎留学时的师弟小江说话:“我认识德华报社的一位编辑,就在这教书,他以前也在巴黎待过几年,你应该听说过,肖望云。”
李香庭点头:“我知道,他有两幅画被博物馆收藏了,画的确实好,只是人没来得及见,我去留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回国了。”
“是的,有时间我介绍你们认识下。”
“下午四点我要去拜见黄道禹先生,一起吗?”
“约到了?行啊你!”
“能不行嘛,送了八张拜贴。”
“你是真的!”小江给他竖了个大拇指,“成,我提前来这接你。你忙,我先走了。”
“好。”
小江离开,李香庭再去找邬长筠,却已经不见人影了。
门口的接待见他闲下来,走过来:“先生,刚才有位穿黑裙子的女士让我给你带给话,说她先走了,有机会再喝酒。”
“好,谢谢。”
“不客气。”
李香庭倒杯水喝下,讲了一个多小时,口干舌燥,他本想介绍陈今今给邬长筠认识,只能下次罢。
刚坐两分钟,又有人进来。
他立马放下杯子,迎了过去。
……
三点,小江过来接李香庭,两人来到郊区一栋别墅外,拜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画家黄道禹。
到了门口,听门房说黄先生出去写生还没回来,再问去哪里,门房也不知道。
主人不在,进屋有失礼仪。
他两便在门外等着,一直到傍晚,人都没回来。
天色已晚,李香庭见小江累得盘腿坐地上,便说:“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在这等就好。”
“那不成,这可是黄道禹,等再久都行。”
太阳落山了,今日晚霞灿烂,染红整片西天。
李香庭抬首望天空,忽然听到后方一阵巨大的轰响逐渐靠近。
他回头看去,只见远处飞过一架侦察机。
李香庭虽不了解军事方面的事,但也有点基本常识:“这不是我们的飞机吧。”
小江已经咬牙切齿了,握拳重重捶一下地:“小日本的,最近老在上头飞来飞去,苍蝇一样讨人厌,最近越来越频繁了。”
“我们的军队放任不管吗?”
“谁知道啊!听说还老是搞军事演习,太猖狂了!”
李香庭不由皱眉,看着飞机远去,喃喃自语:“他们想干什么?”
……
第71章
两人等到八点多钟,黄道禹才回来。
分别介绍自己一番后,黄道禹便让他们进去坐。
李香庭把论文递过去。
黄道禹看了文章开头,笑着说:“文笔欠点精神,得多看书啊。”
“黄老说的是,我这半年才开始写文章,诠才末学,不能详尽壁画之美。”他带了两幅摹品过来,“我临摹了壁画局部来北平做展览,但因自幼习油画,国画画功欠佳,钻研半年也未能补拙,只能摹得原画三分神气,今日带来两幅,请黄老看看。”
李香庭同阿江一人拿一幅,展现给面前这位鹤发暮年的国画大师。
黄道禹看到画,顿时站起身,往前一步,眼里发着光:“哎呀,哎呀。”
连连两声赞叹,加上他的表情,李香庭就知道,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