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戏社(320)+番外
邬长筠对其微笑,伸出手道:“你好,邬长筠。”
吴硕赶紧与她握手:“我叫吴硕,你好。”
“你讲的真好,很有力量。”
“谢谢。”吴硕挠挠头笑了,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女士,有些不好意思,“我还不成熟,要是老师讲会更好。”
说罢,门口传来一道激动的男声:“李香庭!”
三人闻声看去,是傅常昕,沪江艺专的雕塑老师,邬长筠曾与他和李香庭一起喝过酒。
傅常昕走太快,差点滑倒,见李香庭一身僧侣打扮,摸向他的头:“你怎么剃光头了?”
“施主。”李香庭拉下他的手,“爇礼不可乱摸。”
“什么施主?”傅常昕绕着他转圈:“你出家了?”
“是。”
傅常昕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搞壁画搞魔怔了?出家干什么?”
邬长筠拉住傅常昕:“别转了,头晕。”
傅常昕注意力又转移到邬长筠身上:“我刚从安徽回来,前几日还在报纸上看到你,行啊,都成名伶了。”
“藉着以前拍电影的风罢了。”
“谦虚。”他看向吴硕,“这位是?”
吴硕自我介绍:“吴硕。”
傅常昕激动道:“我看过你的文章——《华恩寺壁画与今后中国文化建设》。”
吴硕看向李香庭:“那是老师写的。”
傅常昕疑惑:“嗯?”
李香庭不想对此事过多解释,只介绍道:“这位是傅教授,我从前的同事。”
两人握手。
傅常昕忽然揽住李香庭的肩,目光在他与邬长筠身上流转:“太久没见了,去喝酒,我请客。”
出家人喝什么酒……邬长筠欲言又止,有些事还是让李香庭自己说清楚的好,便道:“你们先聊会吧。”
“我是要和他好好聊聊,几年都没个信,我还以为——”傅常昕顿住,看了眼手表,“等会一起吃个午饭,还是今晚约?”
邬长筠:“再说吧。”
李香庭对吴硕道:“你带她挑两幅画。”
“行。”
两人往二楼去了。
邬长筠收回目光,看向吴硕:“他就这性格,别介意。”
“挺好的,最近见到很多老师从前的朋友,他以前一定是个很好的人,才会有这么多热心、善良的好友。”
“他一直很好。”
两人边挑画,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从前的事。
挑好,邬长筠见傅常昕还在缠着李香庭说话,眉心紧蹙着,神色变得凝重许多,便没去打扰,与吴硕出了美术馆。
两人停在街边,邬长筠把钱塞给他:“李香庭不收钱,吴先生不是出家人,这画是我买的,收下吧。”
“不不不,你是老师朋友。”
“就因为是朋友,”还是……她在心里默叹一声,“去重庆路途遥远,还有很多需要钱的地方,你不收钱,画我也不能收了。”
吴硕捏着厚厚的信封:“这么厚,太多了!”
邬长筠按住他要开信封的手:“没多少,小额的,这不是给你们的,就当是我为艺术做点贡献,收好了。”
吴硕考虑片刻,点点头:“太感谢了。”
“不用谢,希望你能照顾照顾李香庭,他这个人太干净,可现在的世道过于混浊。”
“那是当然,不过老师现在不用俗名了,叫明寂。”
“法号?”
“对,寺里的老和尚起的。”
“他在给我的信中提过,灯一师父。”
“是的。”
“灯一还好?”
“已经圆寂了,还有位小师父,明尽,也被日军迫害了。”
邬长筠心里闷闷的:“他们畜生不如。”
“可不是嘛,出家人都不放过!”吴硕咬牙切齿,“寂州沦陷时候,三天两头来,杀人放火什么恶事都干,那可是寺院啊,佛祖看着。”
“心和眼都黑了,哪还看得见佛。”
想起过去种种,吴硕悲恨交加,深叹口气:“谢谢你的钱,实不相瞒,我们情况确实窘迫,政府拨款远远不够开销,还总是拖延,有时候一个月寄一次,有时候两三个月都看不到钱,也只能靠卖画和发表文章得的稿费勉强支撑,这些话老师开不了口,也就我能说说,来沪江的路上,我们风餐露宿的,温饱都靠老师化缘来,他那一身僧袍外面看着挺像样,里面的棉衣全是补丁,薄薄的,后背都能透光了,袜子也缝缝补补,一年就紧着两双穿。”
邬长筠知道他们困难,却没想到情况那么糟糕。
“老师一直还想开临摹班,呼吁学生来寂州学习,因为经费问题一直没能实施,过几天我们去重庆,也是想和教育局再申请申请,争取能弄个正经点的研究所。但战事吃紧,政府也难啊。”
邬长筠忽然想起昨夜听杜召与陈修原提到的酒会:“要不要我帮帮忙?我认识一些热于扶持文化产业的老板,可以介绍给你们认识认识,就算拉不到投资,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国家还有这样的艺术也是好的。”
“会不会太麻烦?”
“不会,今晚有个酒会,很多社会名流、文化界人士参加,我想李香庭应该不方便去那种场合,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想想办法带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