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50)
从前殿回到主殿,修离和李暮临抬着轮椅,连同太子一起抬到院里,而后推着他往前走。
扶桑依旧不敢看,他低着头跟在后面,双手紧握成拳,指甲狠狠刺着掌心,藉此抵抗汹涌的泪意。
到了宫门口,李暮临上前叫门,宫门很快打开,李暮临又和修离抬着轮椅,将太子抬出东宫。
一辆美轮美奂的玉辂车已等候在宫门口,都云谏穿着黑袍银甲,立在车旁,威风凛凛。
他上前向太子行礼,而太子全无反应,都云谏缄默无言,将太子抱上玉辂车,安放在车厢内。
守卫帮着修离他们将那两口箱子抬出来,放在车后。
都云谏亲自驾车,辚辚向前。
扶桑他们跟在车后快走,他听见李暮临低声问:“柳棠时呢?他不跟咱们一起走吗?”
修离漠然回道:“不知道。”
扶桑回头望一眼空荡荡的宫道,突然感觉心里也空荡荡的,仿佛有凛冽的寒风在他的胸口呼啸。
-
①引自卓文君《白头吟》
第38章
都云谏驾着玉辂车出了丹凤门, 门外停着一辆辎车①,车厢犹如一间小屋,有帷盖有门窗, 车前套着两匹健美骠骏的乌骓马。
马车两侧, 列队站着两百禁军,个个披甲执锐, 整肃森凛。
都云谏抱着太子下玉辂车, 上辎车,修离他们也赶紧将那两口箱子转移到辎车上,车尾放行李的位置要用来放置轮椅,箱子就只能放进车厢里。
未几,都云谏下了辎车, 径直走到随行的三个奴婢面前,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从他们低垂的颜面上一一扫过, 最后停在了那张有些眼熟的脸上。
都云谏迈步走到扶桑面前,沉声命令:“抬头。”
扶桑心如擂鼓, 冷汗瞬间湿透脊背。
都云谏定是认出他了, 他该怎么办?
成事在即,不会要功亏一篑罢?
扶桑不仅没有抬头, 反而将头垂得更低。
都云谏眉头一皱,速即伸手,掐住扶桑的下巴,迫使他抬头。
都云谏是个身长八尺、体魄强健的武将,手劲当然比修离大得多,扶桑吃痛, 双眸顿时浮起泪光,眼神中的恐慌与哀求清清楚楚地映入都云谏眼帘。
冷冷地凝视扶桑片刻, 都云谏撂开手,淡声道:“你,上车。”
扶桑怔了怔,旋即流露出喜色,又急忙克制,躬身道:“奴婢遵命。”
修离和李暮临眼瞅着扶桑登上辎车,一个满不在意,一个悒郁不忿。
都云谏让扶桑上车,自然是让他贴身服侍太子,如此一来,修离和李暮临就只能和两百禁军一起,靠着双腿双脚,安步当车。而京城和嵴州之间隔着三千多里,就算风雪无阻、昼夜兼程,也要走上两三个月,哪怕累不死也得丢掉半条命。
同为奴婢,境遇却天差地别,李暮临实在嫉愤难平。
没有任何送行的仪式,队伍即刻启程。
一百禁军开路,一百禁军殿后,辎车被夹在中间。
拉车那两匹乌骓马的前头,一匹青骢马悠哉慢行,都云谏昂首挺胸骑在马上,马的毛色与他身上的银甲甚是相衬,马和人皆是英姿勃勃。
修离和李暮临则尾随在车后,窃窃私语。
“这个柳扶桑,来路不一般。”李暮临小声道,“你先前认识他吗?”
“不认识。”修离澹然否认。
“柳扶桑顶替了柳棠时的位置,而且他们都姓柳,这俩人该不会是兄弟罢?”
“……”
“最好咱们三个能轮流乘车,不能只便宜了柳扶桑一人。你和我辛辛苦苦服侍废太子这么久,凭什么他一来就把好处都占了?”
修离还是沉默,但他觉得,李暮临注定要失望了。柳扶桑和那位都将军,似乎关系匪浅。
扶桑全然不知自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他规规矩矩地坐在放于门边那口小箱子上,连呼吸都放得很轻。
门窗紧闭着,车厢内一片昏黑。
这很好,这样他就看不到太子惨不忍睹的样子了。
厢底应该铺了两三层棉被,最上面则是一张毛褥,不知是用哪种动物的皮毛做成的,扶桑伸手摸了摸,又软又暖。
太子头朝里躺在毛褥上,身上盖着锦衾。
受外面的马蹄声和脚步声所扰,扶桑完全听不见太子的呼吸声,无从判断他是醒着还是睡着了。
扶桑迫切地想知道太子伤势如何、能否治愈,如今他能问的人唯有都云谏,但都云谏却不一定肯告诉他。
拜澹台训知所赐,都云谏对他的初印象糟糕透顶。
第一次打交道,都云谏就对他恶语相向,毫不掩饰对他的嫌恶;第二次打交道,都云谏依旧冷言冷语,没给过他一个好脸色;方才,他以为都云谏肯定会揭穿他,却没想到,都云谏竟然包庇了他,这个人委实难以捉摸。
扶桑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消除都云谏对他的偏见——或者他不必特意去做什么,反正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他们会朝夕相处,只要都云谏眼神正常,就会发现他根本不是他以为的那种人——扶桑便是这种盲目乐观的性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是习惯往好的方向去想,所以他在心里宽慰自己,太子必定会好起来的,勿急勿躁,徐徐图之。
这样想着,扶桑紧绷的心神终于渐渐松弛。
他暗下决心,从现在起,他再也不会轻易掉眼泪了,因为眼泪一点用处都没有,他的眼泪只对爹娘有用……也不知道爹娘发现他不见了没有?谁会先发现他藏在枕头底下那封信?金水还是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