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山塔(27)+番外

作者:唐平 阅读记录

朱槿隐约觉得不对,只是这念头刚出,面前和身后同时传来声音。

身后喊的是:“大胆!何人在此乱闯!”

而身前,纸鸢的线忽而断裂,蒙古人高大的身影覆盖了她,对她用着流利的汉话道:

“汉人的公主,很高兴见到你。”

朱槿愣住。

很快赵含意惊讶的声音传来,“肃王殿下?!”

她没来得及思考面前人的用意,选择了向后转身,隔着一段距离,与马背上熟悉又陌生的人打了个照面,都从对方的神情上看出了惊愕。

只是朱熙的惊愕中夹杂着更多。

是那时朱槿没有完全懂的东西。

她实在是与朱瑜长得太像了。朱熙想。

像到即使几年不曾见过她,也无人不会认出她朱瑜的妹妹。

朱熙不知道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昙佑到了普庆寺,立即有人引他去了昙明暂住的禅房。

昙明罕见地静坐在一旁,听见他推门的动静才有所动作,像是回过神一般,“噢,你来了,坐。”

昙佑默了默,坐到了他对面。

昙明继续道:“嘉宁带回的那两个孩子,住持给他们找了间禅房住着,也偶尔让他们干些杂活,不过小的还是救过来了,一直说想见救了他的贵人。如海回去了,他寺里还要做许多事,不好一直在外面。灵山塔……这是师傅留给我们最后的东西了,你若可以,还是早些回去……然后……然后还有,嘉宁的玉佛……”

昙明说着在身上翻找,掏出那个带裂痕的玉佛递给昙佑,“你转交给她吧。”

“师兄,”昙佑接过玉佛,却忍不住看向他,“你……”

为什么是这种交代后事的态度?

“嘉宁说莲心不会死。”昙佑道。

昙明顿了顿,“父亲说,希望我回去。”

昙佑怔住,“为什么……”

“师弟,”昙明道,“我当初是私自出家的。本朝规定,出家剃度需要征得父母许可。”

“皇上下诏说姚家女劫掠嘉宁,父亲已经上了告罪书,说他当年动了恻隐之心帮过莲心出逃。很快就会下狱。”

昙明抬头,“听闻昨日早晨京兆府尹被鼓声惊醒,来人称自己才是姚家之女姚绻,特地千里迢迢跑来伸冤。”

昙明问昙佑,“你觉得,曾经和姚绻结亲不成的我,会如何?”

昙佑露出一点迷茫,昙明苦笑,“师弟,师傅说要你好好护着嘉宁。你……一定要好好护着她。”

他望向窗外,秋风渐起,吹动枝头一片枯落的树叶。

寒意渐起。

嘉宁公主是先帝膝下唯一一个自出生就取了封号的公主,有人说“嘉宁”是陈贤妃在孩子出生前取下的,陈贤妃生产时并不顺利,朱瑜出生后就有了难产的迹象,先帝为此才去拟了诏书,直接为朱槿赐了封号。

幸好,朱槿有惊无险的出生了。

那大概是钦国公灭门前后,少有的几件好事。

朱槿是有食邑的,并且在朱瑜登基之后升为长公主,食邑还增了不少。

在太皇太后膝下时,这些一向是由方长秋找人打理的,方姑姑去世后,也就一并转到了何太妃手上,但若是就这么草草将两个孩子送到庄子里,也不大好。

朱槿希望他们读一些书,学点什么技艺,日后不用再如此颠沛流离。

昙佑想了想,将不少财物给了智远方丈,他没有拒绝,却也为难道:“不知殿下将这两个孩子究竟是作何打算?”

昙佑只道:“暂且劳烦方丈,两个孩子的安置还需一段时日才能定下。”

他回来时路过京兆府,两头石狮子一如既往地守在门前,登闻鼓也颇为平静,想起昙明的话,若是昨日早上敲鼓,怕是已经送去了皇帝手下。

修仁不知他与昙明聊了些什么,此时见他望向京兆府,问道:“昙佑法师?”

昙佑收回目光,“无事。我们回景江亭吧。”

和修仁来到景江亭外时,马车已经不剩下几辆了。

这不太寻常,按修仁的说法此时远远不及散场。而他们找不到朱槿的马车时,昙佑更加确定了景江亭中发生了什么事,朱槿有时候虽然闹性子,但却绝不会失信于人。

他和修仁准备去院子里面找人打听,恰好门内走出两三个年轻人。

最左侧的那个穿着竹青色,容颜清淡温文,正是许久不见的赵泽兰。

他眉宇间带着一分忧色,也是一眼认出昙佑,惊讶之余很快敛下所有情绪,同另外两位说了什么,抬步向这边走来。

身后另外两位也同样随之过来。

中间的人穿沉香色,最右则是浅云白。

昙佑向三人躬身见礼,没等自己问出声赵泽兰倒先开口了:“昙佑法师,今日事急,殿下先由徐家兄长送回宫了,她留了长松,应当不一会儿便回来了。”

昙佑道了一句“多谢”,只是神情仍旧称不上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浅云白衣的人看着他的模样,便含笑道:“在下徐家长子,字溶月,自幼听闻济惠大师佛法精深,却苦于大师不出世,只有有缘人才得以相见,今日见了他的弟子,也算有幸。”

中间的人也开口:“在下程姓,单名一个荻字。”

他们是京华之中的佼佼者,此番介绍本该是向多年不在京城的朱槿说的。

昙佑有几分意外。

程荻看着他,忽然道:“我从前是不是见过你?”

本朝开国有四位国公,分别是钦国公魏氏、英国公徐氏、沂国公程氏以及初年便凋败的昌国公王氏,皆是世代承袭,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世家大族。

上一篇: 惊扰 下一篇: 慕卿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