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68)+番外
朱鸾有些失望,长松安慰她说没找到也没关系,朱槿更在乎性命。
谁都更在乎性命。
朱鸾冲她笑笑,没再说什么。
再次回到灵山塔,原本就空无一人的佛塔,除了那些珍贵的佛经,就只剩下暗前那盏孤冷的青灯。
昙佑一遍遍的念诵着经文。
听闻朱槿还未醒,听闻近来京中流言四起,听闻江南又发了洪水。
一切一切,昙佑念着经文,虔诚地诵读。
如海走进来,给他端来斋饭。
他偷偷将藏在身上的罐子交给他,“师叔,这是师傅昨夜送来的。”
昙佑看着那个完好的罐子,顿了片刻,将它接了过来。
如海看着他的脸,犹疑着问:“师叔……那个罐子里装着什么啊?”
“……是我故乡的一抔土。”
如海见他神色平静,也不疑有他,只道:“原来师叔也没有全然斩断尘缘啊……”
昙佑的筷子似乎又是一顿,如海没多在意,又聊起其他,“师叔,你手臂好些了吗?”
他左手拖得有些久了,大夫说可能会留下些毛病。
如海记得昙佑是左撇子,回灵山塔之后便没见他再写过字,想来是不大好,但师叔一向聪明勤奋,拿筷子时已经熟悉用右手。
昙佑放下筷子,对如海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食不言。”
如海默然。
果然没有朱槿,没人能和昙佑师叔聊的下去。
如海默默叹气,收拾东西准备出去。
崔质恰好过来,如海忙凑过去,“崔少监。”
崔质看过来,对守卫交代几句便叫他下去,对如海一礼。
如海问:“陛下可有说过这些守卫何时撤下?”
崔质略略一顿,对他摇摇头,“并未。”
如海面上浮现出焦虑,皱下眉头。
崔质道:“陛下既然只是将法师拘在塔中,暂时便不会伤法师性命,还请如海师傅宽心。”
“师傅也这样说,”如海嘟囔着,“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陛下不可能一直派人软禁他,然而接下来怎么做,却是所有人都一无所知的。
没有人知道朱瑜究竟在想些什么。
崔质回到宫中,朱瑜也刚好从明华宫回来,他屏退众人,只叫了崔质服侍。
崔质进来,道:“如海法师藏了一个罐子带了进去。”
朱瑜眉间显现出几分阴沉,“知道了。”
接着他对崔质道:“你近日在内官监多待,今年江南收成不好,李献他们一定有动作,想在粮价上动手脚。”
崔质道了声“是”。
他交代完这些,静默半晌后道:“去景元宫。”
景元宫灯火稀落,除却朱槿的寝宫燃着灯,其余皆是一片黑暗。
本就是无人居住的宫殿,虽经常打扫,但还是少了人气。
朱瑜突然到访,修仁吓了一跳,正要去叫人,被朱瑜叫住,“不用管了。”
修仁看向崔质,崔质对他道:“下去吧。”
修仁看了一眼嘉宁的寝殿,道了声“是”。
崔质站在门口便不再动,朱瑜坐在朱槿榻边,伸手探了探朱槿的额头。
不如最初那几天发烫了,想来景元宫的人将她照料得很好。
依照太医诊断,烧退了便能慢慢好起来。
朱瑜缓缓收回手,低头看着她的脸。
简直像是照镜子一般的五官。
朱瑜不禁勾起嘴角,只是没多久,那个无声的笑容便又滑落下去。
朱槿皱起眉,像是做了噩梦。
朱瑜想起小时候朱槿陪他跪在映秋殿外得的那场重病。
她也是一直发烧,做着噩梦,那时她还是个孩子,小小的一团缩在被窝里。
如今却长这么大了。
朱瑜想到什么似的,将她的手放进自己手里,伸出手指在她张开的手心里写着什么字。
朱槿的羽睫轻轻颤动,微微睁开眼,朦胧间看到一个人影。
他轻轻垂首,认真地在自己手上画写着那两个遥远的字。
“槿榆。”
“不是‘怀瑾握瑜’,槿是槿,榆是榆。”
“槿儿不会写叫你兄长教你。”
“槿树会开漂亮的花哦,榆树?榆树可以长得很高很大,可以替槿遮风挡雨。”
朱槿恍惚起来,愣愣道:“兄长?”
朱瑜的指尖停在空中,最后缓缓放下,“嘉宁,好好睡吧。”
她见他起身,弯腰,额头传来柔软的触觉。
然后那个人消失,沉重的眼皮支撑不住,再次昏睡。
她好像又做了一个美梦。
梦见兄长还是从前的兄长。
朱瑜上早朝时,朱槿的烧已经全退了。
何太妃来看过她,朱槿问起了昙佑。
她隐约察觉到长青长松听到这句话时的状态不对,然而何太妃却只是笑着对她道:“昙佑回灵山塔了。”
朱槿闻言脸色又苍白起来,但过了一会儿,便恢复了平时的摸样,最终淡淡的“哦”了一声。
何太妃道:“你那日遇刺可把我们吓坏了,赵泽兰去找过你,还摔了一条腿,眼下正在府中养病,等你再好些了不妨去看看他。”
朱槿看向何太妃,她的容颜憔悴,眼底的那层淡淡的脂粉没遮住乌青。
她没再说话。
接下来长青又对她道了些这几日的事,说了刺客的事,也说了朱鸾来照顾她,修仁修安这段时间也守在寝宫寸步不离。
长松听她提起朱鸾,倒是想起了她送来的那块玉观音。
“殿下,这是寿康公主叫人替您找的,说是掉在您失踪的那个洞口附近。”
她拿出那块玉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