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靠卖惨攻略主角[快穿](173)+番外

作者:秦召 阅读记录

楚河比这两个年轻人稳重多了,虽然感慨万千,但绝没有哭的迹象。

楚河听说,九重天的主君又闭关了。

【作者有话说】

(一)“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汉·王逸《离骚序》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葬神仙,一死玉山前。”

——网络诗词bot的网友投稿(二)其实这是原结局,可能更温情一些。

后面还有一点发展,也就两三章,我愿称之为番外。

努力扬长避短的我,些许局促(绕手)

第94章

世界68545经历了一番劫难,但好在有惊无险。

重新走向正途的小世界继续运转着。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皇帝又换了一个人。

先皇病了许久,即使后来身体好了一点,但也在太子将将及冠后就撒手人寰。

太子继位,这已经是太皇太后经历的第五位皇帝了。

她嫁入皇家时只是王妃,后来她的丈夫成为了皇帝,再后来她的亲生儿子上位。只是没过多久,另一个儿子又顶替了早逝的哥哥。

然后就是当今圣上,是她的亲孙子。

有很多人好奇她为什么没有自己称帝,毕竟她早就具备了称帝的条件,即使她是女人。

但太皇太后没有为他人解惑的想法。

她现在年纪已经很大了,即使在皇家,也是少见的高寿。

但也没能免俗,太皇太后最近总是开始怀念起从前。

想自己的朋友,想自己的儿子,想自己的孙子。

竟然都早早就先她而去。

“皇祖母,你在想什么?”

公主看见太皇太后发呆,问道。

公主很得太皇太后欢心,先皇去世后就搬到了寿康宫,难得的可以和太皇太后一起说些话。

“宁儿,来皇祖母这里。”

太皇太后少见地慈爱,柔声唤道。

公主笑着坐到了皇祖母身边,她很喜欢皇祖母,一直都觉得皇祖母特别厉害,连皇兄都被她教导过。

“皇祖母,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太皇太后没有立即回答,她的眼神悠悠望向远方。可能是她的确走了很久了,现在突然就想和这个孙女说说话。

“我想起了静王。”

公主其实没见过静王,但他们这群人中不知道他的事的很少见。

即使静王去世的时候公主还未出生,也能隐隐约约从众人口中听说到他。

“静王兄?”

“皇祖母想他了吗?”

“我记得静王兄也曾被你养育过一段时间。”

公主靠近了太皇太后,挨着她,试图让皇祖母不要太过伤心。

公主能感受到太皇太后的沉默,可她并没有安慰的立场,只能尽可能陪伴着皇祖母。

太皇太后仰了仰头,的确是年纪大了。

她还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遇上刁难和危机,只会咬着牙,让自己做得更好,好到没人敢质疑。

现在却只是想到往事就眼眶发胀,差点在小孩子面前落泪。

太皇太后想起了静王,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看重的孙子,后来顺理成章地被委以储君的重任。

但后面却没能继续顺利下去,太子成为了废太子,被封了静王离宫。

秦赋是太皇太后重视的继承人。

在秦赋十九岁之前,太皇太后事事上心,全力要培养出一个能顶起担子的太子,君子六艺、治国理政。太后用极高的标准要求秦赋,秦赋也的确卓越出众。

太皇太后很满意,也更仔细,衣食住行都是太皇太后亲自经手的。

但秦赋十九岁那年多有风波,连生死未卜时太后也没能抽时间去看他。

她当时很忙,但不去见生病的秦赋的确是她的情绪在作祟。

在秦赋离宫之后过了很久,太后终于找到机会见了秦赋一面。

那竟然就是最后一面。

十九岁之前的秦赋,太后再熟悉不过。十九岁之后,太后对他的记忆突然就苍白起来。

寥寥数面,再听闻就是离世的消息。

“哀家许久没记起静王了,的确是有些想念。”

想起那个惊才艳艳的太子,也念着缠绵病榻的静王。

太皇太后说话既缓、又慢。

公主等了许久才听到这句回答,她也不能分辨皇祖母的语气到底是怀念还是难过。

皇帝这时来到了寿康宫,他已经登基好几年了,虽然不至于再来请教问题,但仍然会来请安问好。

皇帝问安后,看见了挨在一起的太皇太后和公主,迟疑问道:

“我是不是打扰到皇祖母和皇妹了?”

公主回了他的话:“没有没有。”

“皇祖母突然想起了静王,我也听说过静王兄。”

“原是如此。”

皇帝没打算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但脑海中还是不受控制地想起了这位皇兄。

他对这位皇兄的印象很难不深刻啊。

皇帝第一次见到秦赋的时候是他八九岁时,那是照常的一场皇家宴会。

秦赋那时已经是宴会的常客,更是宴会的中心。

当时的皇帝只是皇子中的一个,他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大人们都穿得很好看,互相说着话。

但秦赋在先皇左边第一个位置坐着,比所有人都好看。

八九岁的皇子总觉得自己一直在仰望他,不仅是因为这位太子哥哥坐得高,更是一种小孩子的感受。

只要秦赋说话,那些比他还大的大人就会笑着回答,有的人笑着都没有回答的资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