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拂晓(77)
只是倒在王妃怀里的南王有没有感受得到,秦昭明就不知道了。
“这是怎么了?”
“接着奏乐,接着乐啊。”
他眼波流转,嘴角含笑,但一瞬的冷戾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觉脊背生寒,如芒在背。
“难不成,孤一来,便打扰了诸位?”
昌平帝含笑着朝他招手,将他从上到下细细打量后这才说道:“平安就好,前些时日东宫尽现太医,朕本以为乡野村夫难得佳品,没想到真有回春之效。”
这是要将事儿烂在锅里。
秦昭明垂眸,眸中掩藏起一股冰冷的杀意,而后落座于帝王之下第一位,轻笑着说:“父皇这可是说错了。”
“大夫无用,但儿臣有神明现世庇佑,又托父皇之福,必定平平安安。”
昌平帝没想到秦昭明这么配合,虽然配合的他有些听不懂“神明现世”究竟什么意思,但下方淮阴侯已经站起来,用温和的嗓音说着:“太子殿下福泽顺遂,如今更是如有神助,实乃我大安之幸。”
昌平帝见淮阴侯神色平和,便不疑有他。
秦昭明点点头,视线朝下看去,看着他那几位皇弟,心里十分乏味。
若他还在阿闻身边,便不用看这么些讨厌的人。
只可惜,一直在她身边,只能做一个被她圈养的废物。
宴席并未因为秦昭明的到来而冷寂,反倒因为他的到来而更加热闹。
在经历了刚才直面太子的威严之后,有些末流世家甚至想着——太子莫不是故意钓鱼!
这样的气色,这样的容貌,若说这是重病痊愈,谁信啊。
秦旭呼吸急促,整个人都快要晕倒在南王妃怀里,若非御前总管用熏瓶将他冰了冰,恐怕他能一头栽倒在冰酥山里。
对面的汤则镇脸色晦暗,看不出喜怒,但必定是难受的。
秦昭明想,他就喜欢这样。
看着这些人郁色,却又杀不了他。
视线越过南王,越过汤则镇,越过因为一直被他瞒在鼓里所以闷闷不乐的舅舅,最后落到一人身上。
等等。
这人按年岁应当是曹国公家的,曹国公家有皇子,反应吃惊也便罢。
但他奇怪的是,他刚才一直盯着他的腿。
好似……他的腿本应该不是这样的一般。
疑惑被他压在心里,但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这人,勋贵比世家简单多了,无非仰仗着皇权,若是老一辈曹国公还在,秦昭明还觉得不会怎样。
但显然这一代曹国公是个蠢的。
第三十五章
上元夜秦昭明活灵活现地出场, 跟逗傻子玩一样把朝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连秦昭明的亲舅舅即便收到乔承东的暗示,也不敢想得这么好,等见到人的时候和所有人露出一样的神情。
唯有南王, 当夜便被半扶半抬地带回宫里。
圣上因太子康复而龙心大悦, 一举册封三皇子为彭城郡王、四皇子为北平郡王、五皇子为辽东君王、六皇子为黄国公、七皇子为鄂国公、八皇子为郇国公、九皇子为邾国公。
直至十皇子。
但陛下一时高兴说封就封,没说配置什么时候配齐, 没说什么时候建府,更没有说礼部正在为三皇子四皇子甄选的皇子妃是否需要变动。
秦昭明乐呵呵地看着, 看着表面上自家父皇为自己庆贺, 实际上将自己能上台面的弟弟们全部拉出来和自己抗衡。
心里没有半分失落。
甚至还有些想笑。
低头看着酒过三巡, 司膳司送来的五彩汤圆一个个圆滚滚地待在碗里, 心里想起薛闻。
薛闻、阿闻……
如果她在的话一定会只给自己做汤圆, 还会做得格外有新意,若知晓他的身份, 还会跟他一起骂这个偏心眼子不肯服老的父皇。
哦, 但他忘记了。
现在阿闻以为他爹是个老赌鬼,早就已经帮他骂过了。
秦昭明想起了薛闻骂人也就会那几个词, 不知道要说什么时候就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忽然就开始笑。
下边坐着本就悬着心的官员忽地一惊, 不明白太子究竟为何发笑。
薛侯因待字闺中还未曾定下亲事的薛兰苕正和三皇子聊得有来有往, 毕竟商人出身的薛家缺底蕴缺涵养,什么都缺, 就是不缺钱。
而三皇子那出身世家的生母的嫡母, 同样出身京兆郑家啊,有远亲。
原先没能想到还能攀上这么个亲事, 便是不图大富大贵,能成为郡王儒人, 也是记在皇族玉蝶里的人物啊。
秦昭明正想着薛闻失落,恨不得她立刻出现拍拍自己脑袋,转眼看着一个姓薛的老头腆着个老脸正在巴结扶不上墙的弟弟一时间气从心中来,走下去直接说:“听说薛侯酒量不错,这才同三弟这般投缘,不如加上孤一个可好?”
薛侯又惊又喜又觉得太子给自己下套,转念一想太子没什么可图自己,便放下心来被灌。
等薛侯醉醺醺之时,听着太子悲叹咏诵“薛”“薛”“薛”,想说什么一头倒在桌案上。
秦昭明收回视线,对着乔承东招招手,低声说着:“去查查曹国公长子,定有怪异。”
“是。”
上元夜宴会里不太平,可民间百姓一年难得遇到几个没有宵禁的好日子。
一夜彩灯不熄犹如白昼,烟火不停,极具烂漫绚丽,周围还有穿着盔甲的将士留守着,将整个热闹的集市全部围起来,百姓们原先还心有余悸莫不是有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