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拂晓(79)
秦昭明没敢遵循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只将手指凑了上去。
指腹凑近唇瓣,一点一点地摩挲,他专注得像是要查明眼前人究竟涂了什么颜色的唇脂,才会这般潋滟。
在他一本正经地考察下,那娇艳的口脂非但没有擦掉,反而更加娇艳欲滴。
他的手指被含进了唇里,那双眼睛如月星辉,容纳她信徒的所有大胆。
年轻人总是着急的,年轻人的野望也是无法掩藏太久的,秦昭明本应该学会压制,但他信奉的神明是一个宽容的神,纵容着他的一切任性。
于是他抬起头,想要吻上那双一张一合的红唇。
还没吻上,秦昭明轰的一声从床榻上醒来,外头星子当空,天还没亮,他却已经睡醒了。
离了薛闻后,他跟着薛闻变得作息再怎么也变不回来。
他正想起身,忽地感受到被褥下的异常,脸色怪异地带了些羞涩。
等他沐浴回来时,东方既白,他跟两个已经长大许多的狼崽子正在灌输主人只能有一个的时候,东宫护卫来了。
“启禀殿下,并州急报。”
他扬眉,听着护卫为难说道:“薛姑娘已经进京。”
他狂喜:“她想我了。”
护卫点头,将传书送上。
【薛娘子茶饭不思,进京在即。】
秦昭明心间好似有什么在悸动,梦里的所有再一次清晰无比的翻涌在脑海里。
她想他。
她心底有他。
第三十六章
人在童稚之时, 总会做些大人眼里无法理解的蠢事。
薛闻幼时先见亭台院落,再见书中庞然大物,侍女乐的看管她, 因为她极为懂事, 安安静静的一点也不闹人。
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墙地凹凸之中,长满湿润苔藓和野草茂盛之地定睛细看。
将野草苔癣当作树木, 把水痕蜿蜒处当作溪流,将落下的假山石当作高高仰起头的大山。
她想象着, 那些如姑射山上闲云野鹤的诗人究竟生活在什么场景内才能写出这种诗词, 外头的风景究竟什么样, 她要——长大。
但究竟要什么时候, 才能出去看看?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 她要长大,她要乖乖巧巧的长大。
才能让娘亲绽开欢颜, 不至于在嫡母面前跪着缩成一团, 凄厉婉转的求饶。
薛闻回京之时和离京之时一样,都穿了一身看不出性别的圆领袍, 如同绸缎般顺滑的发丝被幞头包裹住, 她比原先长高了不少, 换上男装在加上刻意的掩盖便是见过几面的熟人也分辨不出。
身后跟了一跟三十来岁的壮龄女子, 隐在人群看不出任何异常,可细细看去便觉得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薛闻。
回到京城到他们家原先住的坊市, 薛闻先仔细打听了打听。
她娘亲住的那个院落, 是经常派人出来买药,熟门熟路, 都已经不需要药方。
脸上的神情凝重下来,连坐在隔壁桌桌的大姐都感受到了。
她见薛闻还没有动的意思, 也顾不上什么掩藏身份,小心问着:“娘子,那边……怕是等您都等急了。”
能不急吗?飞鸽传书日日传夜夜传,生怕路上出了什么闪失,生怕照顾不当,又生怕引人注意。
据说,收到她传书的之时【上甚悦】,就等着呢。
姑娘和太子殿下郎有情、妾有意,据说连乔公子都感叹若这么日子有薛姑娘在就好了,太子殿下总会收敛些。
表面只有太子殿下在等着,可实际上不知有多少人夜以继日的盼着。
大姐看到那眼里的一抹忧愁,不明白薛闻分明是来见情郎,怎么跟壮烈赴死一般,她声音带着长途跋涉久久未能的开口的沙哑:“既然你也这么觉得,那我或许该直接面对。”
“有你在呢,不是么?”
她抬头看着远处那个院落,而后站起身来,朝着那角门的门房而去。
呆愣在原地的大姐只能看着她颀长的背影:啊?
那太子殿下……
-
被薛侯养在外头多年盛宠如一日的梅姨娘蕙质兰心,长相只是她数不清的优点中的一个。
她偏爱侍弄花草,院子里遍布的梅花在众多时节交替开放,一路铺到她眼光尽头,摧枯拉朽的尽数争奇斗艳。
一路畅通无阻,院内没有侍女,门口只有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嬷嬷正在拭泪。
薛闻推门进去,她娘正躺在床榻里,浓浓的药气将无处不在花香覆盖,轻纱帷幔都显得沉重,好似也被漆黑的汤汁渲染。
用梅做名字的女子靠在南瓜软靠上,听到了动静,抬起头来看她。
“小九,你回家来了。”
没她想象的那么可怕。
她所有设想的阴谋诡计,好似玷污了这份生养之情,让她颇有些无地自容。
薛闻点点头,迟到的心绪像夏日积攒依旧的暴雨,哗一声倾盆而下。
她又回到了不知该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言语讪讪,和小时候被娘用不轻不重的巴掌拍着脊背,低声训斥别做小哑巴时候一模一样。
“怎么就病了?”
薛闻上前,想要触碰又缩回手,但还没等后退,在床榻上的人就说:“别沾染了病气。”
她们母女两个看似只是分别了半年,实则在薛闻记忆力已经有好几个春秋未曾见过。
——薛家倾颓,她方才知晓父亲那压在她头顶的大山原来可以被推翻,她怀揣着拯救娘亲的心思告诉娘:“娘,你以后不必奴颜媚骨的讨好别人,你可以依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