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拂晓(94)
可事儿就在两位郡王一看就不是能干事的人,毫无经验不说从工部领的人也是先要趁机上他们船之人,毫无水利真才实学。
他进去后静静听着,一言不发。
毕竟说来说去,事情的根源来自他并未执掌大权,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能够派遣官员的权力掌握在他手上就够了。
到最后勋官为正三品太子舍人的官员一拍桌子:“他们镀了金装了菩萨,肥了腰包,这百姓又要怎么办?”
“可……若贸然干预,陛下那里无法交差,最上佳之法,等抓住他们的小辫子,将他们的把柄捏在手里,等事情结束后一同禀报陛下,这才叫有理有据。”
“否则,便是党政啊。”
众人安静下来,秦昭明扬起眼眸,上挑的凤眼没有任何颓败之色,大大激励了议事的官员:“孤明日便会面见父皇商议此事,事情未定之前不可轻言。”
“是,殿下。”
内侍们为忙碌完的官员们掌灯,偌大的议事厅内就剩下秦昭明一人神色笼罩在灯光中忽明忽暗,让人瞧不真切。
他原本的性格不会管这事,因为这事摆明了便是陛下压制他的法子。
唯有将他这些兄弟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这个事实摆出来,他的父皇才会罢休。
可他知道,薛闻会因为人的死亡而流泪,她会因为自己能够伸出手而没有伸出手而痛苦,那个神明会因为世间万物而悲悯。
现在却将她最虔诚的信徒隔绝于千里之外。
薛闻……薛闻……
他猛地一下站起来,袖口金线折射出冰冷的光映着他晦暗的眼色,杯盏碎裂的声音从手边响起。
不能再这么空耗下去了。
他不太信任在黑暗中极速发酵的自己。
第四十三章
在东宫并未有薛闻想象的压抑。
膳食全部都是她和秦昭明惯用的口味, 甚至还减少了佳肴成型时候的点点细节,虽说依旧带着宫廷制造的烙印,但稍稍能够吃出本味来。
从白玉琉璃盏里倾泻出的苦丁茶蔓延着苦涩, 刚巧是她最钟情的醇厚。
侍从井然有序地上了菜肴, 等她浣洗用帕子擦干手指后便退下,只剩下那最伶俐的女官守在门口。
处处妥帖、处处舒心。
薛闻轻呷一口茶水, 浓郁的苦涩漫入口中格外醒神。
她早就知晓,规矩是上位者来为底下人定的, 若你身份已经很尊贵却依旧会被琳琅满目的规矩束缚, 那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身份不算“贵重”。
从前她在沈家身为曹国公夫人也会有人胆大包天给她没脸, 如今她在东宫自己还云里雾里地就已经被捧在高处。
归根结底, 不外乎那个人到底有没有尽心。
宫廷菜肴有与众不同的新意, 算不上那一种高低,薛闻尝在口中觉得色香味俱全, 但心里藏这事便食不下咽。
稍稍有了饱腹感后便不再继续强迫自己进食。
连枝灯上一簇簇的灯火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更换, 再加上盘龙火烛点亮的明亮灯火刺得她眼睛柔软。
薛闻并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办法究竟要怎么才算好。
她的父母,她的婚姻, 甚至薛阮阮和沈今川那曾经被称赞的和睦都无法为她构建出两人相处的氛围。
遇到这种事, 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按照她的本心, 她是想要和秦昭明说说的, 甚至她连自己想说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没有底稿, 但就是觉得不应该这样逃避着。
小狼崽很有意思地在她面前扑腾, 试图引起她的注意又不会过多打扰。
见她伸手抵在额头上乖乖地就不动,等她收回手指便追着尾巴来了个后空翻, 开始自己哄自己玩。
薛闻含笑看着,眸若点星, 唇若丹朱,凝眸看人的时候好似温水潺潺,容纳世间万物。
阮柏在宫中多年,昌平帝宫中有位分的便有七十二御妻,没位分随着贵女们一同进宫却在身份上差一些不得进封的美人数不胜数。
但她从未见过薛闻这样的人,不单单能用美貌来形容,而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她眼里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有意思,都有趣味。
而在她含笑的时候,哪怕世间最为绝妙的丹青妙手也无法描绘其中神韵。
若早一日告诉她太子殿下会心有所属,东宫上下必然不信,毕竟太子殿下眼高于顶,光是比太子殿下生得好看的人便举世难寻。
但如今却觉得,若能这样这般人物几分偏爱,便是太子殿下也应当是烧高香求来的。
外头传来一阵脚步疾行的声音,语句中带着匆忙,和阮柏在耳边禀报后薛闻肉眼可见得见她神色惊恐又慌乱。
手指不自觉地蜷缩,她拧眉问道:“发生了何事?”
阮柏扑通一声跪下,摇着头说:“没发生什么,就是殿下身边人传话说姑娘若身体乏累便早些休息吧,殿下还在议事,恐要很久,免得姑娘空等。
”
这叫什么话。
阿昭……乔昭,不,秦昭明从来就不是这样的人。
他会主动拦下她,非要听她哄他,想尽办法地出现在她面前,而不是现在一样直接告诉她公务繁忙。
天底下所有男人都可以公务繁忙用这个理由。
唯独秦昭明不行。
因为他从来都不是会被政务拴住的人。
那究竟是因为什么所以不能来见自己呢?上一次他骗自己,然后他悄悄地消亡在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