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故有许多话要说,卡曼橘却不知道,该同他聊什么。
本来,任何一个话题,卡曼橘都可以发挥,说一些新鲜、有趣的典故或者新闻,迁就别人。
可是,在她广阔的内心世界,只有申桥是和她并肩站立的。
她的每一句调侃,申桥都能抓到要点,同样,他随口说的一句话,卡曼橘也很明白当中的深意。
她是幽默家,他是哲学家,但到了最后,他俩拆伙了。
林故看卡曼橘又神游了,忽然有些无奈。
或者,门当户对,更深层次的意思,是共同语言。相似的成长环境,相似的价值观、人生观,两个人说话时,才能你来我往,不冷场。
终于熬到喜宴开席,林故和卡曼橘坐一桌,座位挨着,给她盛汤,热络极了。
新娘子敬到这一桌,笑着说,明艺姐,你在我婚礼上,拉一段大提琴吧?
卡曼橘惊讶,连忙摆手。
大提琴的声音沉郁,不适宜在喜宴上演奏。
林沁古灵精怪,又笑着说:
“明艺姐,我哥上高中那会,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个大提琴,天天拉,天天拉,制造噪音!我那时候不明白,他到底抽什么疯呢,现在都明白了。”
卡曼橘有一些沉默,林故有一些尴尬。
林沁看气氛不对,拉着新郎,笑着敬别桌酒去了。
喜宴终于结束,林故送卡曼橘回家,两人走过无数古宅。
卡曼橘发现自己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但无论如何,她对这个原点,有了新的认识。
每次经过古宅门首,卡曼橘总停下来,举起手电筒,照一照古人刻的石匾、石联,那些纵逸的书法,那些斐然的古文,都消蚀了,石狮、石鼓、拴马石,也残破了。
假如到了某一天,她也随时间洪流,消失了。
那在此之前,她除了将眼下每一刻,都过得顺心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思索一下,永恒是什么。
她该怎么向一百年后的人类证明,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个卡曼橘,
她有悲欢,也有得失,有喜怒,也有哀乐,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卡曼橘笑了,她终于发现自己喝多了。
她终于走到自家大宅门口,进门前,她要说再见,林故却说:
“小明,你知道的,我一直喜欢你。”
卡曼橘借着醉酒,调侃:
“小故,你知道的,我一直不喜欢你。”
林故气得一噎,笑着说:“再等几年,也没事。”
卡曼橘微微一笑,林故的这句话,令她想起她的一项“研究成果”。
她知道,理性的人,喜欢评估配偶,随时同别的异性比较,一旦有落差,就觉得吃亏上当,而感性的人呢,会一天一天,累积对配偶的感情,直到不可自拔。
不考虑极少数的例外,男人大多是理性的,女人大多是感性的。
林故所说的等,不可轻信。
卡曼橘生气了,说:
“你等的时候,不要忘记去相亲,因为,我非常讨厌,讨厌你现在,表面说的是对我的承诺,实际是要我产生耽误你的错觉。”
卡曼橘用力摔上门,合上门闩。
林故脸色一变,长长叹了一口气,他非常明白,小明借酒发疯,说刁钻古怪的话,根本不是在生他的气。
她的反常,是因为申桥走了。
林故明白了,他沿着月色中、反光的石板路,回去了,他的影子,消失在转角的小桥流水。
卡曼橘发疯时,情绪十分不稳定,却自以为情商高超。
她还以为,她高超的情商,来自动荡不安的童年。
自记事起,父母就爱吵架,于是,她认真学习,努力练琴,希望他们看在她的份上,不要总以为,找了对方,是所托非人。
日子久了,卡曼橘放心了,以为吵架是父母独有的相处方式。
直到父母离婚了,卡曼橘才明白了。
无论将来,还在当下,她做什么决定,都要从自身出发,不要再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的人生上。
有生以来,她第一次问自己,她想要什么?
不问还好,一问,两年就过去了。
卡曼橘伸了一个懒腰,回自己的院屋,睡觉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2015年1月30日新写
☆、3
卡曼橘开了一家乡村超市,开在三叉路口,五个大店面,一、二层摆货,第三层存货。
这楼是明灿的,明灿说给卡曼橘玩。
卡曼橘请了几个营业员,收银、理货,她白天算帐,晚上给明灿的学生传授学习经验。
她的学生都很乖,也很认真读书,但有一些思维,没锻炼出来,于是,总被一两科拖后腿,总分成绩,就不那么漂亮了。
卡曼橘那些学习方法,最笨,也最有用。有自制力的孩子,点拨一下,学去了,没有自制力的孩子,被卡曼橘关在二楼办公室,一天多学一节课,二十八天,强制养成习惯。
学生们都很尊重卡曼橘,因为,卡曼橘是传说中,本村自建国以来,学习最好的孩子,俗称天才。
卡曼橘心虚,她每次想起申桥那完美的学分积表,就会心虚。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幸好,她的学生都不知道这一点。
三个月后,秋高气爽,超市也不用卡曼橘天天管的时候,学生也自觉学习还嫌卡曼橘罗嗦的时候,卡曼橘就出门旅行去了。
她去了很多地方,住便宜的旅馆,吃便宜的小吃,游览风景名胜,也游览商业区,以及各地形形色-色的批发市场,她看见每个地方的人,都在努力活着,充满烟火气的,从早到晚忙碌着,所有人都为了挣钱养家,辛苦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