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柍连忙屈膝行礼:“父皇谬赞,儿臣愧不敢当。”
崇徽帝便让她平身,又将他桌上的一盘荷包里脊赏与她吃。
殿中又响起《采莲曲》的乐声,两百余名妙龄女子,身着碧绿或淡粉色的舞裙,且歌且舞登上殿来。
崇徽帝行第二遍御酒,又问身旁的内侍:“烟火花炮都架好了吗。”
内侍答道:“回陛下的话,早就备好了,只等陛下下令便可点燃。”
崇徽帝点头:“叫人一并放了吧。”
于是那内侍遣了另一个小太监出去,不过片时,各宫苑便响起了爆竹烟火的声音。
崇徽帝携众人站在楼上观赏,只听这声音轰隆隆如山呼响彻,热闹非凡,花火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般纷纷倾泻而下,如星子狂坠,仙女撒花,美不胜收。
而在此时,沈子枭却悄然退下了。
江柍见状,便也寻了个借口,跟了出去。
江柍往日来宫中都是有人跟着的,所到之处也不过后宫之中的几处宫苑,对宫中各路很是不熟,她在琼楼附近转了几圈,不知怎地竟逛到御花园里来。
因着宫中设宴,宫人们皆在琼楼伺候,此处毫无人气儿,连热闹的烟火声都显得荒凉。
她直觉懊恼,便想回去了。
谁知一转身,却见对面的那棵光秃秃的石榴树下,赫然站着谢绪风。
她愣了愣,忽感脸颊一凉,举目四望,又落雪了。
她便与谢绪风隔着飞雪遥遥相望。
她的身后,与他的身后,皆有大片璀璨烟花于黑夜中轰然绽开。
二人并未有靠近对方的意思。
就这么对望了须臾,谢绪风忽而往左指了指:“他在濯雪楼。”
江柍慢了一拍才明白过来他的意思。
不由冲他一笑:“多谢国公爷。”
他微微颔首。
江柍不再多言,转身往花木深处走去。
待走到一扇石门旁,将要转弯前,她又回头望了一眼。
谢绪风还站在方才那个地方。
昏灯树影下,飞雪迷人眼,他安静独立,连身后的烟火都染上孤寂之色,被他带去红尘世外。
似是未料想她会回头,他怔愣一下,才又颔了颔首示意。
江柍敛了敛眸,便又转身离去了。
有那么一瞬间,江柍想,假使这世上仅剩一个干净的男子,那人定是谢绪风。
若她不是迎熹,不是太子之妃,她或许也会如寻常女子那般为他心动吧。
可惜,她的命运早已注定。
她的念头,在寻找沈子枭的路上,便已随落雪,慢慢消融了。
第25章 抱抱
◎“你把为夫当成何等好色之人了。”◎
江柍走出石门, 转过花障,渐向北边,只见此处山坳树杪之间有不少雕甍绣槛立于其中, 她便提裙往里走。
走过一段石子路, 只见池对岸, 有一挂满红纱灯的楼阁立于高势, 因青松拂檐,她只能看到牌匾上的一个“濯”字。
沈子枭大抵是在此处了。
她疾步走过去,身后的烟火如花, 正开得如火如荼。
江柍在楼阁入口处看到了郑众, 郑众向她行礼, 说太子殿下在楼上。
她上了楼,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 烟火恰好都停了。
她只能看到沈子枭的弧影。
他负手而立, 若非灯光映照, 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江柍顿了顿才走上前去。
来到他身侧,她才发现,他所站立之处,恰好将她的来时路都尽收眼底。
也就是说, 从她见到谢绪风起,到摸索着找过来, 他都看到了。
江柍转头仰脸, 看向他,想喊一声“殿下”,又觉难以开口, 便又沉默了下来。
就这么无声看他许久, 沈子枭终于转过脸来瞧她, 淡淡问:“不在琼楼听人家吹箫,来这里吹什么冷风。”
江柍不由发愣,这话,怎么倒有吃醋的意味?
她来不及深想,俄顷间“嘭”地一声。
烟火又起。
她灵机一动,忙躲到沈子枭的怀中:“唔,吓死人了。”
她的声音本就甜软,正常说话时都难免叫人酥了半边,如此娇啼嫩语,一般人怕是心都化了。
可沈子枭只是把她的手臂从他腰际挪开,说道:“站好。”
江柍哪里肯依,只抱得更紧,喃喃道:“可是我怕。”
沈子枭默了默,再开口依旧冷若冰霜:“我知道你想诱我与你和好如初,只是这招不管用,你快站好。”
他怎能如此直白?
江柍闻言,只觉耳尖到脸颊全都红透了。
她慢吞吞起身,理了理头发,垂手站在一旁,尴尬不已。
沈子枭又说道:“方才与谢绪风在花架旁都说了什么。”
他又提到谢绪风,江柍便抬起头来,看着他道:“他知道我在找你,给我指路来着。”
沈子枭只不动声色盯着她看,不再问什么了。
江柍见状,却也不好主动解释,怕反而显得心里有鬼。
正僵持着,他又道:“听闻我离家之时,你日子过得倒惬意。”
江柍一听,便知道他其实是在埋怨,她对他离家半点想念也无,反而过得比他在时更快活了。
果然,他是派人留意她的。
而她正因早知如此,才故意过得如此悠闲。
众星捧月惯了的人,她不在乎他,他才能在乎她。
她左右看了看,凑近,挠了挠沈子枭的手心,说道:“我独守空房,唯有忙碌起来,才能不想你嘛。”
沈子枭盯紧了她。
她厚着脸皮早又贴近他,委委屈屈:“夫君…我……”
他只冷笑:“你借口倒找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