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78)+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晾凉后去掉两头用于固定的竹签,切开成片,已经变色的藕节与藕孔的糯米一齐散发出甜甜的蜜香。

在盘子中摆放整齐,再浇上两勺半流动的晶莹糖水,看起来就令人垂涎欲滴。

在场的几人各自都分到一块。

“小瑶,好吃么?”

虞九阙坐在邱瑶的旁边,小姑娘的嘴巴小,一口只咬掉一个小小的月牙,还把蜜汁蹭到了脸上,像个小花猫。

“好吃!”

邱瑶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

这个糯米藕外面和里面都是软软的、甜甜的。

自从和哥哥来秦记食肆做工,他们就再也没饿过肚子,每顿饭吃得都是不重样的美味。

这份幸福,让邱瑶渐渐忘却了母亲去世留下的阴影,不仅长高了,性子也越来越外向。

虞九阙很喜欢这个小姑娘,他伸手摸了摸邱瑶的丫髻,让她再去拿一块吃。

蜜汁糯米藕定价三十文一份,食材有限,秦夏数了数,一共也就能卖十几份左右,让邱川心里有数。

食肆重开第一天,人满为患。

入夜两个雅间都满客,还有三家的下仆跑来预定阁子里的位置。

这五桌客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都点了曾在宋府寿宴上出现的菜色,可见都是宋府的座上宾。

考虑到还要留出雅间招待韦家一家子和柳家母子,秦夏让邱川在往外定雅间时,将后日晚上空出来。

直到亥时过半,最后一桌客人才离开。

虞九阙把钱箱里的碎银都取出包好,剩下的铜板锁起,晚间庄星会把钱箱抱回自己住的屋子里看管。

顺便又带上了账本,打算今晚回家数钱对账。

到家后,两人洗漱更衣,坐在床边泡脚时,把所有的碎银都倒了出来,和账本放在一起。

“食肆现今一日流水,均摊下来大约在十几两左右。毛利五成,纯利三成。按照纯利算,像今日,约莫有四两半。”

午间套餐三十文一份,一个中午能卖出四五十份,挣得不多,为的是树立口碑。

主要的盈利都是在单点的小炒、雅间的席面和酒水上。

店内一共十张桌子,还有八个单人的位子,姑且按照人头算十二桌。午间吃小炒的人较少,晚间则至少可以翻台两拨,这就是三十桌客。

这样的一桌少则也要花上两钱银子,多则四五钱,每天能入账七八两左右。

雅间不一定每天都有来客,若是有,一桌席面没有个几两银子是下不来的。

过去这将近两个月,食肆刚刚起步,但算下来到手的纯利也过百两了。

“不过这里面还未扣除商税。”

大雍的商税明细众多,大致区分的话,便是坐贾缴纳住税,行商缴纳过税。

秦记这等规模的食肆,一个月的商税十贯钱,也就是十两。

这个金额是课税司制定的,也就是说,无论挣多挣少,皆是定额。

而大的酒楼,像是常悦楼、百味轩等,一个月课税数十两。

虞九阙曾提及的盛京“三大楼”,每年更是为国库贡献几千两白银。

这么算来,秦记如此经营下去,减去家中开销,一年余下的银子总有个几百两。

这还不包括秦夏偶尔出去做席面赚得工钱和赏银。

桑府一顿饭,得银八十两。

宋府一顿饭,得银一百五十两。

在齐南县,都算是巨款了。

“原本我想着,食肆开上一年,要是银钱趁手,就先置换一个大点的宅子住,站稳脚跟后,再开一个像样的酒楼。而且不是赁,是买。”

但现在,他需得为进京后的事业提前做打算了。

第66章 送餐服务

考虑到县学散学的时间, 正是食肆最忙的时候,秦夏怕是无暇和他商讨旁事。

为此丰弘阳从莫教谕那里讨了半天的假,专程在次日上午来到秦记。

邱川第一次在这个时辰见到丰弘阳, 正在拆门板的他停下手上的活计, 讶然道:“丰夫子, 我们还没到饭点。”

丰弘阳道:“在下并非为用饭来此, 而是想请贵店掌柜出来一见, 有一事相商。”

面对这些书生夫子,邱川素来不敢怠慢。

他当即擦擦手,先请丰弘阳进门。

“还请夫子稍候, 我去后面请我家掌柜。”

丰弘阳对食肆再熟悉不过, 自己选了个位置就此坐下。

半晌后, 邱川返回, 手里提着一壶茶,后面还跟着秦夏。

“秦掌柜。”

“丰夫子。”

两人见了礼后面对面落座,邱川倒好茶便撤下了。

几句开场白后,丰弘阳说明了来意。

秦夏很是意外。

“您是说,教谕大人想让敝店为县学上下夫子、生员供应几日午食?”

丰弘阳喝了口茶, 点了点头。

“正是此意,县学包括几位大人在内,算上夫子、生员、杂役等, 共八十余人。其中夫子与生员, 皆按照目前贵店所售三十文套餐的菜色即可, 几位大人则提升到五十文,仆从杂役十五文。”

秦夏明白, 这无非是地位不同,餐标不同罢了。

但对方毕竟是县学, 秦夏不敢贸然点头。

“请问丰夫子,县学中既有饭堂,为何将全员的午食都交由外来食肆承办?”

丰弘阳叹口气,将县学内的“饭堂风波”同秦夏简明扼要地讲了讲。

秦夏:……

这事他熟。

上辈子他就看过新闻,说是学校领导将大学食堂的其中一层承包给了关系户,结果闹出了集体食物中毒。

至于这种做菜水平极其糊弄的食堂档口,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