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85)+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秦夏就事论事。

“若三小姐说的是神仙鸭的食方,大公子已经给过报酬了。”

宋冬灵浅浅摇头。

“不单单是为了神仙鸭的食方,还为了秦掌柜给出的药膳方子,以及您的一句话。”

原来当初秦夏随心的一句“药食同源”,点醒了宋冬灵,令她怀疑兄长的久病不愈,与府中大厨房送来的吃食有关。

回府之后,她就借着给兄长做药膳的名义,断了来自大厨房的餐食供应,哪成想,宋云幕的身子还真有了些许起色。

既然厨房都不能信,府上请来的郎中或许也不能信。

宋冬灵在意外得知梁县令的夫人乃杏林妙手后,想办法将其请来出诊,为宋云幕诊脉,这一下,果然彻底揭开了二房的阴谋。

“只是此事涉及府中私隐,并未闹上公堂。”

宋冬灵支开牙人后,说得简略,秦夏心道怪不得没听到风声。

若真是对簿公堂,肯定会惹得满城围观,以二房的这份害人之心,至少要判个流放。

秦夏自认这不算自己帮了什么忙,可既然宋冬灵认下这份“人情”,他也就接受了这份好意。

签契书时,宋冬灵更是在上面补了一句,其后续租,不论年限,皆以五十两一年论。

铺子顺利拿下,秦夏和虞九阙迅速忙碌起来。

雇工匠、修灶房、定做新的柜台和餐盒、去牙行寻合眼缘的伙计……

由于套餐的生意要挪过去,总要一个资历深一些的掌灶兼管事,秦夏便派了郑杏花过去,顺便又给她和庄星都涨了一遍工钱。

郑杏花到手一个月五两,配了一个帮工切菜。

外加前堂的三个伙计,两个打饭及一个跑堂。

庄星接替郑杏花之前的位置,一个月工钱三两,继续跟着秦夏学做菜。

两边铺子里又各加了一个不住店里的婆子,负责洗菜、擦桌、刷碗等。

往县学和各个学塾送餐的事,秦夏则交给了已经把打行开起来的鲍老大鲍淳。

因为定制了餐盒的缘故,他们不需要把餐送进各处饭堂,只需送到门口,让学堂里的人来取走,结束后再将空盒取回。

鲍淳的打行自开张后招徕了不少年轻的跑腿小子,这事就差遣给这批人来办,大奎主动请缨当“领队”。

秦夏得知此事,难免推测大奎目的不纯,不过能不能打动星哥儿,还得看他的能耐。

人员齐备后,选了个四月里的好日子,秦记食堂揭匾开张。

不管是从食肆来的老食客,还是路过被鞭炮声吸引过来的新食客,进来后的第一眼,都是被这家食店的构造所吸引。

它与其它食店截然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餐食都是现成摆在长条案上,下面烧着泥炉,以小火保温。

进门后,跑堂伙计会指引人往长条案的一侧去。

“客官,您可以在这里取一个餐盘,然后沿着这条绳子圈起来的路往前走,想吃什么菜,您就点什么菜。咱们和以前一样,一荤二素是三十文,两荤三素是五十文,想喝汤粥的,加两文钱一份。”

“选好后,您走到头,交钱结账,拿餐具,再寻空位坐下用饭就成。”

食客起先都一头雾水,若非因这里是秦记,怕是早就甩袖子走了——出来花钱吃个饭,不就该坐着点菜,等着伙计送到面前吗?

但试过一次后,都觉得这样的点菜方式比以前更好,因为更省事。

他们这些来吃套餐的人,本就是赶时间的,如此走一趟花不了眨眼的工夫,付了钱就能坐下吃,要走的时候抬腿就走,都不用担心人多、没有饭票时,结个账还要排队。

那些个观望已久,挠心挠肝想要和县学吃“同款”的学塾,更是在食堂开张后,就一个接一个地跑过来订餐付钱。

秦夏按着虞九阙的建议,专门在食盒上做了不同的标记,以免送餐时弄混。

又买了两架板车,上面盖上防尘、防雨的罩子,专车专用。

卖吃食的,总要弄得干净整洁些,才会让人心生好感,加之他们做的是读书人的生意,更要多多地讲究。

除此之外,车上还插了旗子,上书“秦记”二字,走街串巷之际,这旗子无疑就是行走的招牌。

逐渐的,也有住在附近的居民想从板车上买饭。

这样的人不算多,打行的小子乐意单独给他们捎带,多收一文两文的辛苦钱。

……

时间来到四月中旬,初夏。

食肆门前水面上的莲花,已有了亭亭的花苞,食堂院子里的石榴花,看起来随时可能盛放。

秦记两家铺子的生意兴隆,人人见了秦夏,都少不得恭维两句,再看他身边如花似玉的小哥儿,暗自感慨真是就怕人比人。

有人一把岁数,一事无成。

也有人年纪轻轻就佳人在侧,事业有成。

一个看似寻常的午后。

秦夏难得有空闲,正在后罩房中小憩,说是午睡,其实只是合着眼罢了,明明很累,却半点也睡不着。

虞九阙一个时辰前就离开了,秦夏知晓他是去联络城里的东宫暗线。

这个时机……

怕是该有什么动向传来了。

依稀记得书里曾提过,现任大雍的皇帝,也就是原书男主的皇爷爷,身子骨就是从今年夏天开始坏下去,之后便是人人都熟知的夺嫡展开。

又过许久。

门口处传来轻微的响动,秦夏睁眼看过去,就见小夫郎安静地走进来。

在发现他已经醒来后,快步向前,一下子俯身投入了他的怀中。

那是一个很紧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