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260)+番外

作者: 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葱姜蒜、辣椒、紫苏叶细细剁碎,从罐子里挖两勺豆豉备用。

油热后,将以上全部调料尽数放入,辣味腾腾,烟雾飘出,连外头的婆子都忍不住咳嗽。

秦夏早已习惯,眯着眼,朝锅内继续加料。

酱油要有,蚝汁要放,酒水不能少,陈醋亦增香。

一大锅红艳艳的剁椒炒好后,用大勺舀起,直接浇在腌好的鱼头上。

出锅后撒小葱,泼热油。

空出手的婆子擦干净手,过来帮着端菜。

剁椒鱼头上桌时,上面的热油还呲呲冒着油花。

“椒香扑鼻,袭人欲醉呐!”

桌上一人感慨,另一人举起勺子,泼他冷水。

“色香都往后靠,先品品味道如何,再夸也不迟。”

只见此人先以一只勺子撇开上面的剁椒,再以勺子挖鱼肉,先盛给年岁最长的老先生。

老先生姓顾,别看其貌不扬,其实在京城士林中颇有威望。

虽无官身,却有文名,雅好美食,最喜吃鱼。

他常把一个故事挂在嘴边,说自己三岁就会挑鱼刺,不用筷子不用手,只用一根舌头。

活到现在,年过花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恨不得吃鱼二百条,从没被鱼刺卡过喉。

他吃过各式各样的鱼,这剁椒味的鱼头,却还是第一次试。

鳙鱼的鱼头之所以好吃,鱼头长得大并不是决定因素,重点在于鳙鱼头肉嫩、肥而不腻,鱼头中还自带一层油脂,可谓难以寻它物代替。

以前顾老先生吃鱼头,多半是做鱼头豆腐汤,汤色奶白,豆腐里也吸饱了鱼汤,吃完用汤泡饭,好吃得胡子颤。

剁椒鱼头的辛辣,与鱼头豆腐的清淡截然相反。

作为爱鱼之人,他来者不拒。

鱼头少刺,他的神技暂时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但不妨碍作为吃鱼的行家,点评一番这道菜色。

“咸、辣、鲜,汤汁红亮却清,不见鱼腥,是道好菜。”

另外两人紧随其后,大快朵颐。

不过好吃是好吃,辣也是真辣。

辣到满头冒汗的时候,除了往嘴里塞白饭,难免想到桌上还有酒。

紫红色的酒液在酒盏中摇晃,喝了几口,总算有一人说出了心里话。

“我怎么尝着,觉得这酒水那么像太平阁的私酿?”

太平阁是侯府产业,若真是那里的私酿,方子绝不会轻易流出。

可现在,一模一样的酒水分明出现在了新晋开张的和光楼,味道还十分相似,价格却差了许多。

顾老先生连吃几大勺鱼头,老神在在地擦擦嘴。

“说不准,两家用了同一个村的葡萄?”

三人相视一笑。

孰真孰假,且往后看吧。

直到多日后的某一天,趁着午间食客最多时,南城兵马司的衙差闯入和光楼,以窃取太平阁私酿秘方的罪名,扬言要捉拿秦夏。

第100章 牛乳绿豆沙

实际上, 长乐侯的那点小动作,哪里能避得过虞九阙的眼。

他当自己人如封号,还是那长乐无极的太平侯爷, 殊不知早就成了新帝的眼中钉, 琢磨着怎么将其拔除。

太平阁背靠侯府, 说是宴饮之地, 不如说是情报集散地, 长乐候跟新帝不是一条心,手里却攥着不少朝臣、京中贵族的秘辛,放任此地存在, 教新帝如何安枕?

比起真金白银, 从来都是秘密更值钱。

只是皇上登基不久, 忙着整顿朝纲, 还没空出手收拾这家人。

怎知长乐候即使被削了爵位,依旧不知天高地厚,就像扑火的飞蛾,蜡烛都挪远了,仍巴巴地往上撞。

这次, 更是把手伸向了和光楼。

春台县小酒坊的果子酒,秦夏亲手写就的配方,如何成了他侯府的私酿?

敢往脸上贴金, 也不撒一泡照照自己几斤几两!

虞九阙觉得, 这位侯爷的脑仁实在不如葡萄大。

装着提神浓茶的茶盏, 猛地落回桌面,伸手的茶汤泼洒开来, 烫红了虞九阙的手背。

旁边侍奉的小太监赶紧奉上熏了兰花香的细缎帕子。

虞九阙伸手接过,同时吩咐道:“让丁鹏带着薛齐的罪证, 去北城兵马司衙门口候着。”

他长乐候不是乐意联合兵马司衙门抓人么?

很好。

以牙还牙,才是虞九阙的信条。

一炷香的工夫后,四人抬的银顶官轿停在北城兵马司的大门口。

因北城所居之人都出身显贵,这里受理的案子,也都是最棘手、最难办的。

兵马司之首乃是正六品的指挥使,这个活不好干,时常受夹板气,谁让你只有正六品,北城当中随便扯一个人都能压死你。

所以当北城指挥使得知有三品上官莅临,官帽还没带稳就往外冲了。

走了两步得知来人是虞九阙后,差点双腿一弯跪下去。

夭寿了,这是谁招惹了朝中的这尊神!

与指挥使的心中忐忑相对应,虞九阙展现出的模样,反而是足够的善解人意。

“咱家不请自来,还望甘大人见谅。”

甘指挥连额头冷汗都不敢擦,一味赔笑。

“督公言重了,不知督公今日来此,有何吩咐?”

虞九阙给了丁鹏一个眼神。

丁鹏将手中捧的匣子奉到其面前,单手打开了盖子。

同时虞九阙托起茶盏,轻吹了吹热气,说出一句在甘指挥听来无异于石破天惊的话来。

“甘大人莫慌,咱家今日是来报案的。”

指挥使顿觉木匣子格外扎眼,里面是什么,几乎都不必问了,定然是厂卫早就搜罗好的罪证!

就是不知,这次要倒霉的是北城里的哪一户人家,究竟是恶有恶报,还是罗织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