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165)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丁香宽解道,“李婶要去帮忙做饭,我让她端碗最好吃的菜回来给你们吃。”

丁利来方笑起来,不管什么宴他都想吃。

还是妹妹最懂他的心。

次日下晌张氏回来,她乐滋滋地跟丁香说了张家之行。

她半路遇到来北泉村的张大保。

张大保说,昨天回到家,柳氏就把于氏跟丁香甩脸子的事跟张老丈说了。

柳氏气得要命。她知道大嫂好强,婆家娘家事事都要争第一,可她凭什么去丁家争第一?

张老丈和张大保听了也气坏了,大骂于氏不知好歹。

于氏不觉得自己有错,就是认为丁香远近不分,不记情,瞧不起山里人。她一个人占两间房,也不说把表姐叫去她屋里住。丁香来张家,张家可是把最好的给了她……

张老丈啐道,“你本就是山里的土疙瘩,还想让人把你看成花?你他娘的事事求芝娘,女婿芝娘帮了我们多少忙,你还敢对她闺女横挑鼻子竖挑眼。香香是丁家的宝贝蛋,得罪了她,就是得罪了女婿全家,芝娘都会被连累……”

张大保气得直接动了手。

昨天一大早,张老丈就让张大保赶紧来丁家赔罪。

听说这事丁老亲家不知道,张大保松了一口气,兄妹二人一起去了柳洼村。

“你大舅和于氏跟我赔了罪,说下次再也不敢了。香香别生气……”

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丁香可不会一直生这个闲气,又挤进张怀里撒了半天娇。

六月初七,丁香还在睡梦中,外面就传来嘈杂声,乡民们开始准备流水宴了。借了桌子长条凳的人家把东西搬出去,许多妇人拥去夏里正家和夏员外家帮着干活。

除了丁壮家大小男人继续去上工上学,其他人都等在村里吃流水宴。

午时初,有人兴奋地喊着,“陶老爷去陶家院子了,夏员外和夏里正、夏老祖、蒋豆腐去迎接了……”

北泉村自觉有头有脸的人都去陶家门口迎接陶举人的到来。

流水宴开始,杨虎和杨虎家的抢先占了两个好位置。在树下,阴凉,又离夏里正家近,上菜最先上这几桌。

当然不是他们吃,而是给主子占的。等主子吃完,他们再吃。

谢氏和丁珍也坐在这桌。

张氏牵着丁香刚走来,就见蒋豆腐满头大汗跑过来。

他对张氏说道,“老掌柜又去铁作坊了?陶翁亲自点名请他去陶家喝酒,你让人快去把他叫回来,我们等他。”

“陶翁,陶翁是谁?”有人抢先问道。

蒋豆腐说道,“陶翁就是陶老爷,他不喜别人喊他老爷、老太爷、举人什么的,说他致仕了,就是一乡下老头,叫他陶翁即可。”

丁壮如此被另眼相待,张氏和丁香都非常高兴。

张氏赶紧让杨虎去“宝铁”叫丁壮。

杨虎答应一声,在众人的艳羡中跑了。

又有人问蒋豆腐,“知道陶翁之前是什么官吗?”

蒋豆腐道,“陶翁不主动说,咱们哪敢问。”

说完,又忙不迭地跑了回去。

流水宴是九大碗,五个荤菜四个素菜,加油渣的也算荤菜。几乎所有菜都是煮出来,而不是炒出来的。

丁香来了老丁家,就从来没亏待过她的嘴,这些菜一点不好吃。

张氏知道她不会喜欢,就夹了点土豆烧鸭放在她碗里。

等到来了梅菜扣肉,丁香看过去,张氏又给她夹了两块肥瘦相间的扣肉。

这个菜还不错。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惦记

丁香先吃完饭,让还没吃完的张氏和另一桌的绫儿继续吃。又让绫儿去跟李麦高家的说一声,下晌回家带一碗扣肉回来给两个哥哥吃。

她一个人回家。

半路上,一个穿青色长衫的少年迎上来笑道,“香香,吃好了吗?”

是夏文关。

自从上次怼了他,他很久没往丁香面前凑了。

丁香脚步未停,说了句,“吃完了。”

夏文关久久凝视着那个渐行渐远的小身影。

祖父和父亲看出丁家二房彻底起来了,放低姿态想跟他们改善关系。可丁壮和丁钊都态度冷淡,只得让他想法子把丁香的心拢住。

丁家人宠闺女,丁香一满十五岁就上门求亲。只要丁香对他死心塌地,丁壮也没辙。

他们这么做,不止是看上丁香,还是怕丁家人报复他家之前阻止丁钊科考的事。断人前程犹如杀人父母,丁家越兴旺他们越害怕。

可丁香对自己的态度,难啊。

小身影拐过一堵院墙后消失,夏文关的目光才收回来,心里沮丧。又想着,丁香心气儿高,丁立仁学业好,自己只有更加努力考上秀才,才有可能获得她的芳心。

想到自己考取秀才时的风光,夏文关又乐起来,脚步匆匆往家赶去。

不远处吃饭的李麦高看到了这一幕。

张氏回家后,李麦高把夏文关看丁香的眼神告诉了她。

“那小子也才十二岁,一看就是不好人,眼睛贼溜溜的。”

张氏气得骂道,“臭不要脸,那家人怎么敢想。”

她去了丁香的屋子。

丁香正斜倚在榻上看书。小姑娘粉粉嫩嫩,漂亮得像峭立枝头的花骨朵。

才七岁就有人惦记,长大了还得了?

张氏担忧起来,觉得责任重大。

她走过去坐在闺女身旁,郑重嘱咐道,“以后看到夏文关躲远些,那小子从小就不学好。”

丁香把书放下,皱着鼻子说道,“那人特别讨嫌,我才不想搭理他。”

“不仅不要搭理夏文关,凡是想往你身边凑的小子都不要搭理。看看唐氏,就是被丁持骗着嫁给他,到现在还不知是死是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