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166)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丁香明白了,老娘是怕她上当受骗,打预防针来了。

她有了丝感动,坐起身倚进张氏怀里。

前世这些话都是姥姥跟她说。

无论是发育买小内内,还是初潮买卫生巾,到后来被男孩子追,在小荀香无措时,都是姥姥操碎了心,爸妈从来没管过。

而她现在刚刚开始换乳牙,老娘就操心这些事了。

丁香道,“我知道,不会的。”

“亲事要听你爷和爹娘的,我们不会害你。”

“娘,我还小呢。”

她咧开嘴,少了一颗大门牙。

她前世没结过婚,也没对哪个男人动过心,自认看不懂男人。若今生一定要嫁人,又没遇到倾心的男人,若爷爷和爹娘有合适的,就听他们的。

他们肯定比她挑剔。

张氏笑起来,也觉得自己想这些事太早了。但夏文关惦记闺女的事一定要告诉丈夫,让丈夫敲打敲打那小子。

母女两个斜倚在小榻上说悄悄话。

丁壮未时末回家。喝得脸红扑扑的,鼻子更红,满脸笑意。

听到动静,丁香小跑出房门,一脸希冀看着他。

丁壮笑道,“小精豆子,什么都想知道……”

据他说,陶翁自称为“民”,只他和老伴带着六个下人回乡居住。两个儿子还在当官,闺女嫁在京城,都没跟回来。

陶翁看了丁壮爷爷的手指,起身给他鞠了躬,说这样的长辈天下少有,值得所有人尊敬。也高度赞扬了丁钊,哪怕兄弟害了他家,还是对兄弟留下的儿子视如己出。

并感谢了丁壮年少时为他母亲出头打架。

陶家的几个族亲又找来这里,跪着求他回乡祭祖他都不回。说陶家祖宗会为有这样罔顾亲情唯利是图的子孙而羞愧,他早已把陶家的祖宗牌位请进自家祠堂,他与那一支彻底断了。

他有那样的经历,也就更加钦佩丁壮丁钊一家亲情至上。

丁壮笑得开心,“那么多陪客,陶翁让我挨着他坐,跟我说的话最多,都没怎么搭理夏员外。陶翁是进士,还当过大官,一点架子没有。东厢门窗开着,我瞥了一眼,里面的书摆了几屋子,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瞧瞧夏员外,天天显摆自己是童生老爷,看人拿大鼻孔看。什么东西!我虽然没去过他家,也听说他家书柜的书两层还没放满。”

丁香暗乐。

这样听来,陶翁这个人满不错的嘛。

自称为“民”,不拿往日地位压迫百姓。重视亲情,对护犊的丁壮爷爷另眼相看。不迂孝,不会因为宗族压力而没原则地妥协……

他家还是一座大型图书馆。

古代书贵,那么多书得花几千两银子吧。

一定要想办法搞好关系,多去看看书,最好能拜师。

不过,爷爷骂夏员外的话也让她脸红。她书柜里的书,好像还没有夏员外家多。不是她不想多买,毕竟她还不满七岁。

丁壮又道,“丁有寿那个瘪犊子玩意儿,这次捡了个大便宜。他住的那几间旧房当初是陶翁母子租住过的,房子的主人死绝了,没人管,丁有寿花了不到一贯钱修缮后住进去。

“陶翁让人花十五贯钱买了下来,要在那里建一个亭子,栽种花草,以此纪念他的母亲。”

张氏道,“一贯钱成了十五贯钱,丁有寿乐疯了。”

晚上,丁有财和王氏来串门子。

说郝氏弄残他们两个儿子,丁有寿应该赔偿他们十贯钱。他们找丁有寿要钱丁有寿不给,说他早把郝氏休了,郝氏的事不关他的事。

丁力也不管,他们想请丁壮为他们说说公道话,让丁有寿拿出十贯钱给他们。

丁壮才懒得管他们一房的破事。说那个小院不是丁家产业,丁家人管不到,让他们去找夏里正。

夏里正也找借口不管。

丁有寿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饱,光脚不怕穿鞋的,丁有财和王氏不敢跟他硬刚。

第一百五十章 洪小哥

次日,丁有寿拿十二贯钱买了村里一户人家的旧院子。虽然几间房,篱笆墙,也比之前的那几间破房强多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旧院还带契书,成了丁有寿的私产。

丁有寿乐坏了,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两天后一个消息又在北泉村里传开,丁有寿以每月一百文的的价格租了一间屋给洪家父子。

丁有寿的运气太好了,白得钱换了房子,还能租房子挣钱。

一般人家都有妇人,有空屋也不愿意租给外乡男人。丁有寿一个人,听说他们想租房,二话不说就租了。

洪家父子一个多月前来到这一带,住在半山腰的一座废庙里,说是在家乡得罪了人不得已跑出来。

他们有路引有户籍,不像作奸犯科的人,也不是流浪汉,夏里正才容了他们住在北泉村。

父亲三十多岁,因个子高,人称洪大个。他当起了樵夫,头天砍柴兼捡些山货,次日挑去镇上卖。

他个高力气大,砍的柴都是树干或粗树枝,经烧。后来他找到丁钊,想卖柴给宝庆铁工制造行。

炼铁炉必须用石炭。石炭贵,有些炉子能用木柴的,他们也会买少量木柴。

虽然已经有人长期供柴,丁钊看洪大个的柴好还是答应了。

洪大个的儿子十五六岁,人称洪小哥。似乎腿脚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就买些竹片和纸在家里糊灯笼卖。

洪大汉几乎不说话,洪小哥却嘴甜讨喜,见人三分笑,没来几天就跟许多村人热络起来。

丁香看到过几次洪小哥,小伙子长得不错,麦色肌肤,五官清秀,身材瘦高,只可惜走路有些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