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77)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江春花看一眼大儿媳,知道她是个不愿意贪图人便宜的主,这是好的。

“你这样想是没错的,只是这包子对咱们家来说是金贵的,可想来对东家来说也是如炒黄豆一养的东西。

东家又是念着青平给小东家的那点黄豆的好,根本就不在意这点东西,给了就给了。

你要是再把东西送回去,这不是叫东家难看嘛。”

江春花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东家又突然对小东家这样好了,不过她心知这也不是她能打听的事,也就不在这上面多想。

周翠翠听着婆婆的话,有些似懂非懂。她觉得包子这样的好东西,谁会真拿它当黄豆一样送人?更别说还是糖馅和肉馅的了。

不过婆婆发话了,她听着也觉得有些理,最终还是打消了将包子送回去的念头。

布包里一共二十个包子,奶黄包和肉包各十个。

李青平给了甜丫一个奶黄包,现在布包里还有十九个包子。

家里包括在外头做工的男人们,一共十二口人。先一人分一个,那还有七个。

她便做主给家里在县里做工的六男人们分两个,剩下的那个就还给李青平。

毕竟要不是因为他,家里也得不到这些包子。

甜丫是家里最小的,吃两个包子也没人说什么,小孩子吃点精细粮食能长得好呢。

再说这还是人家二哥弄回来的,吃两个就吃两个吧。

周翠翠和方红霞都没异议,李青平在外面已经吃了两个包子,阿奶知道了还又给他分两个,也高兴的很。

江春花见两个儿媳都觉得没问题,便拍了板,“明天翠翠要去庄子上上工,红霞你去县里走一趟,把包子和窝头给男人们送去。

他们扛大包是体力活,你叫他们也别省着吃,家里窝头还是能管他们吃的。再把翠翠的做工的事也和你爹还有你大哥说一声,也叫他们高兴高兴。”

方红霞朗声应道:“哎,知道啦娘。”

第二天,枣沟村和山前村的村民,早早的收拾好,踏上了去庄子的黄土路。

两个村的村民直到进了庄子,都还有点感觉不真实,像是在做梦一样。

张木桥知道村民们肯定会来的比定的时辰早,他便也提前在庄子外等着。

尚未到辰时呢,庄子外就已经站了一群人。

看到张管事后,因陌生又富贵的庄子,而有些心慌害怕的村民们,瞬间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惶恐与不安都消退不少。

张木桥看着眉目间带着喜色的村民们,也真替他们感到高兴。

他在前面走,带着村民们进庄子。

一群人小心谨慎的很,也不敢胡乱张望,亦步亦趋的跟着张木桥往里走。

第33章

张木桥带他们直接去了制作豆浆粉的小院,路上和他们说:“东家说了辰时来,你们便就辰时来。

后面天冷,来的太早的话,难免要在庄子外吹着冷风。

若是因此冻着了,不仅要花汤药钱,还得因不能干活而少了一日的工钱,这实在是很不划算。”

云怀瑾也料想到村民们肯定会提前来庄子,便交代张木桥,今天见到人的时候,和村民们说这些。

山前村的许大妮闻言有些着急,“俺就算是病着也能干活的,张管事求你可别扣俺工钱啊。”

她此言一出,许多人也都有些忧心的出声附和着。

张木桥哪里不知道村人的想法,他们是只要还能下床走动,就得下地干活的主。

外头做工的,只要不是高热不醒,普通的伤风头痛,那都是继续干着活的。

毕竟干活才有工钱拿,不干活就没有。因此大家伙真有点不舒服的话,也都是选择咬咬牙坚持下来,说白了还是舍不得那一日的工钱。

可东家性情大变后,定的诸多规矩,也不能不遵守。

张木桥道:“庄子里做活不比外头,东家定的规矩,谁若是病了是不能上工,得在家休息的。”

村民们闻言心里有些失落,这一天不干就少三十文钱啊!

这病可生不起,后头天越来越冷,还真得好好护着些身体才行。

张木桥一路上又说了些注意事项,没一会就到了制作豆浆粉的小院。

他已经安排了人手来教他们,大家都是分工合作,一些人负责一道工序,另一些人又负责另一道。

这样做起来速度快些,成品也就多,还不费脑子。

村民们跟着老手后头做,很快就上手了。

这些活计根本不难,简单的很,就是要费点力气罢了。

他们来之前也有猜测,会不会是很搓磨人的活。毕竟之前东家是个什么样的,大家也有所耳闻,那就不是个好的。

结果没想到这活竟然这样的简单轻松,倒是他们错怪了东家,真真的把人想坏了。

有了枣沟村和山前村的村民们加入,豆浆粉的数量直线上升。

云怀瑾每天兑换灵泉水的次数也跟着急剧飙升,幸好空间里灵泉水可以跟着他心念而动,不费力气。

不然他也得累够呛。

半月后,渝州商船回来了。

云庄的五千罐豆浆粉,也紧赶慢赶的赶了出来。

云怀瑾空间里种植的蔬菜,也全部成熟了。

从种子种下,到发芽成熟,只用了月余。

云怀瑾看着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黄瓜,还有一应长得极好,无半点虫害病害的蔬菜。

空间真是个令人琢磨不透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果树倒是长得慢些,但也隐约有开花的迹象,生长速度也是一样快得惊人。

南院的那些他用灵泉水浇灌的蔬菜,也长得极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