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78)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侍弄的长工们也都个个夸赞,说这次的菜长得好,到现在还连个虫都没有,长成之后品相肯定也是极好的。

云怀瑾把目光落在南院的那一院子的蔬菜上,寻思着这些能不能做些生意。

……

李怀州来了丰水县后,没有多待。搬了豆浆粉上船后就立即回了渝州。

崔家那边也等了许久,之前送了豆浆粉的那几家隔三差五的就来问一问。

就连崔恪每天也都被同窗们抓着问豆浆粉的事,他每天都得重复前一天的话。

“还没到”、“再等等”、“急什么”、“快到了”。

商船回来的这日,崔恪在同窗们的日常追问中,终于说了个不一样的话。

“到了到了,我家有不同价位的,十两银子的包装差些,自家喝没事。二十两的包装好些,可以拿去送人。还有五十两的,包装最精致,连油纸都是由画匠绘了精美花样,送贵人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崔恪麻溜的报价,顺带着分别说出不同价位的区别。

整天能缠在崔恪眼前的人,也都是非富即贵。这点钱对他们有些人来说,那都不算是什么花销。

眨眼工夫,崔恪就替家里卖出去二十来罐。

夫子来的时候他都没察觉到,气的夫子吹胡子瞪眼,怒喝一声,“治学之地兜售货物,以商贾之风侵扰书卷之气!崔恪,你这是大不敬!你今日该无颜再入堂中!给我站外头去!”

崔恪觉得自己和赵夫子八字犯冲,不然怎么回回都犯在这位手上?

他也不敢顶撞,行了个礼后,便拿着书站外头去了。

赵夫子瞧见他没忘拿书,心里气消了几分,但脸色依旧难看的吓人。

赵夫子发了大火,学子们不敢触他眉头。这一整节课两个时辰下来,愣是连要恭牌出去的人都没有。

崔恪在外头捧着书,眼睛落在书本上,心思却早就飘远。

哎,读书就是没有做生意来的有趣。

他本就不是读书科举的料,也不知他爹总逼着他读书做什么。

想到这里,崔恪就有些心塞的叹气。

要是他爹能同意他做生意就好了……

豆浆粉有货的消息由崔家散了出去后,瞬间卖出去千罐有余。

崔夫人和老太太两人一共给了十二家,这些人家一买就是一两百罐,都是想着趁年前水路冻上之前,跟着年礼一起往外送。

三种价位的售量差不多,没有哪个更多,哪个更少。

真要说多的话,五十两银子那个价位的,反而比其他两个价位卖的要多十几罐。

崔恪同窗那边他们都是自己喝,不是想着送人,基本买的都是十两银子价位的。

学子们买了豆浆粉回去的第二日,就又问崔恪买了新的。

原因是家中人品尝后,亦觉得味道甚美,他们也要。

于是乎,身为儿子,孙子的他们,今日就只能又来问崔恪买了。

他们倒也是能派人去崔家铺子买,可他们和崔恪交好,最是知道他的喜恶。

这小子也是怪得很,什么不爱就爱经商。

偏偏他们读书人不能经商。

他们身为同窗好友,自然是要满足一下他的这怪异癖好的嘛。因此便都来问崔恪买,叫他过过做生意的干瘾。

崔恪轻松又卖一百罐出去,这些人家里也是觉得豆浆粉稀奇又味美,那装豆浆粉的罐子也很不错,送人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所以都叮嘱家里小辈可以多买一些,留着加到节礼里面,年前好送人。

这次崔恪小心谨慎,没有被赵夫子再逮住。

不过他坐在堂中时,心里又觉着被拘在堂中昏昏欲睡,倒还不如在外头站着吹冷风自在呢。

从丰水县运来的豆浆粉,崔家改换包装后,又送了一千罐去雍京,这些是准备放在雍京的铺子里卖的。

如今崔家现在手头还有两千三百多罐,崔夫人估摸着觉得也足够卖的了。

……

渝州富贵人家多,谁家要是有点好东西也瞒不过其他人的眼。

近日来有不少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喝什么豆浆粉,还是那崔家卖的,那自然是要买来尝尝了。

不过大部分人其实没觉得是真的好喝,豆浆粉没听过不错,可他们听过豆浆啊。

那东西再好喝,又能好喝到哪里去?

普通百姓们喝这玩意舍不得放糖,加一点点的糖都能高喊一声此乃世间美味。

可他们又不缺糖吃,加了糖或者是花蜜的豆浆,他们早就喝腻了。

买的唯一理由,也就是卖崔家一个面子。

他们觉得最早就买崔家豆浆粉了的那些人,也是想卖崔家面子才买的。

不然怎么只有崔家交好的那群人在买呢?

同时也忍不住的在想,这崔家怎会突然卖豆浆这种贱价的东西。

难不成是雍京那位真因奢靡之风出事了?所以崔家也不敢卖贵价金贵的东西,这才拿豆浆出来避风头?

大雍广开言路,即便是百姓都能谈论两句时政。

崔家的那位大人物,渝州这边有头有脸的人家,也都日日盯着,听他的消息,因此大家也都知道崔丞相被弹劾之事。

可这也不应该啊,不过就是被弹劾几句,那位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在被弹劾。

更别说那位的性子孤傲,他不想听的话,说破天了也当没听见。又怎么会因为几句弹劾,就有所收敛呢?

众人想不明白崔家为什么会卖低廉之物的原因,索性也不再猜测。左右他们买了,还买的最贵的那一种,也算是给了崔家脸面。

结果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买回去后因好奇而品尝了一下的豆浆粉,竟然真的特别好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