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兄死后,我娶了他的白月光(31)

作者:会飞的烤鸡 阅读记录

“多谢陛下。”

顾行秋默然点头,深深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

他缓缓起身,下了马车。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来,低声对顾行秋说了几句,顾行秋听后,脸色一变,立刻站起身,转身回到马车前。

“怎么了?”我问。

“陛下,急报。”顾行秋神色凝重地说道。

我皱眉:“何事?”

“徐建元突然率军向皇城进发,来势汹汹,声称要匡扶大周国本。”顾行秋沉声道。

“不可能!”宫三惊呼,“那叛党不是正在咱们这儿关着吗?!”

我心中一沉,沉吟道 “此人虽是武将,却也不是莽夫。”

我和顾行秋对视一眼,心下了然。

“易容之术。”

竟两次都被徐建元的易容之术骗了过去。

想必一开始徐建元本尊便不在闽南,只待我和顾行秋一离开,便火速动手,打个猝不及防。

可是汴京尚有十万精兵驻守,晏修在边关一时赶不回来,可地方军赶到京城不过几个时辰,如此一着不慎便满盘皆输的事儿,他不会这么蠢。

我突然想到什么,瞳孔紧缩,“晏修可曾传来消息?”

“禀报陛下,未曾,一月前将军来信,边关安好。”

“陛下,是否即刻回宫?”

我皱眉,抬手止住,看向一言不发的顾行秋 “你如何看?”

“臣......”

“陛下!”

李玉山踉跄着奔过来 “请陛下速速回京!”

想来他也得了消息。

我沉吟良久,转身朝马上走:“回宫。”

李玉山骑上马随行左右: “叛党来势汹汹,此次调虎离山,京都被袭,御林军可抵挡一二,地方上的兵不出三日便可到。只是晏将军远在边关,陛下是否要......”

“等等,”我心中快速闪过一丝不对劲,稍纵即逝,“你方才说什么?”

“臣的意思是,要不要派人传信给晏将军......”

“爱卿的意思便是,汴京种种,晏修一概不会知情?”

李玉山愣了愣, “那是自然,边关距汴京千里,将军如何知晓?”

是了,如何知晓。

那此时只需要一个信使,晏修便能无召举兵上汴京,护佑君侧。

我猛地勒停马匹,影月在空中嘶鸣不止,我调转马头,扬声道 “传朕令,速速归京!”

传声卫迅速跑走。

我这才转头看李玉山,低声道:“告诉影卫,半数归京,另让闽南的人留下三成留守,其余人等随我秘密离开此地。”

“陛下?!” 李玉山错愕道,

“朕去边关。”

李玉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陛下,不可!您是天子,岂能亲赴险地?况且,边关遥远、路途艰险......”

我断然挥手,止住了他话,“令来往边关的所有信使形迹可疑者收押,信鸽一律射杀,李玉山,你随影卫归京,告诉薛刚和仲长卓,若守不好汴京,提头来见。”

“对外,朕已然归京,”我看向李玉山,掏出一块金牌仍给他,“记好了。”

“微臣......遵旨。”

顾行秋在旁沉默不语,但我心里明镜似的清楚,这一去,或许就是生死未卜,眼下也只能赌一把。

“顾行秋。”

“在。”他沉声应道。

“清点兵马,秘密前往边关。”

“臣领旨。”

“陛下大可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边关,令晏修按兵不动。”

我摇头,“徐建元手下有一门客,最擅临摹字迹,难辨真假,朕不敢赌。”

晏修的性子我知道,若真假信同时到手,他定不会坐视不理,势必出兵。

到时兵马尽数涌向汴京,边关无将,突厥势必乘虚而入。

我原先想着徐建元一代忠良应当不会通敌,可却忘了,万一幕后主使另有其人,那可便说不准了。

夜幕降临,一轮新月悬挂天际。

顾行秋熟悉山路,一路上带着我们避开官道,穿行于山林之间,倒也隐蔽,不易被人发觉。

只是几日下来,还是人困马乏。

好在已经临近边关。

稍作休整后,我便吩咐不再骑马,隐藏身影,步行前去。

一路上人烟亦是逐渐稀少,就在我们快要到下一个哨关的时候,后方突然传来了战马急驰声。

我和影卫们立刻警觉起来,隐蔽在道路两旁的树林中。

不多时,一队身穿甲胄的士兵急匆匆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掠过,马蹄飞扬,卷起一阵尘土。

顾行秋缓缓拉弓。

“咻——”

箭矢携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射中了那名骑士的肩膀,那人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两个影卫迅速上前制住那人,押了过来。

顾行秋站在那名士兵面前,眼神冷冽如刃。

“你是谁的人?” 他问道。

那士兵咬紧牙关,似乎在犹豫着什么。顾行秋俨然一副没有什么耐心的样子,缓缓拔出匕首。

“我劝你最好想清,” 顾行秋一边说着,一边将匕首轻轻划过士兵的脸颊,锋利的刃口贴着皮肤,却并未割破。

那人抖如筛糠,却还是不开口,下一刻牙关一紧便要咬舌自尽,被顾行秋眼疾手快的卸了下巴。

“啊啊啊啊......”

我眼一抬,宫三上前,寒光一闪,那人指甲被生生剜去。

那士兵的眼里终于闪过一丝恐惧,拼命点头。

宫三接好他的下颚,只听那人终于开口道:“我说,我全都说!我是摄政王部下的斥候,奉命前往边关传递消息。”

我眉头一挑,看向一旁的摄政王,抱手等着一个说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