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古代小厮后娶了一国之君(14)
辛言将原主的经历说了一遍。
姜缘却是越听越生气,原来辛言是被抛弃的,他还以为辛言这样的,是因为日子实在难捱才会卖身为奴的,居然是被自己兄嫂卖去给人当下人的,这二人真是可恶。
辛言看着姜缘变化莫测的小脸,心里也是好笑,他不是原主,没有原主的感同身受,只是为原主小小年纪就没了命惋惜以外,没有其他想法。
报复卖了原主的人什么的,他是从来没想过的,以后他就是辛言,要做回自己了。
“回家乡也好,那里民风淳朴,我们可以买两亩地,再养几只鸡,没事的时候再打些野味,日子应该挺好过的。”
辛言一边想一边说道。
这种田园生活倒是符合他上辈子退役之后的日子。
想着当时没实现的事情,现在就可以了,觉得也不错。
姜缘听着辛言的描述,也是无比向往。
他可以和辛言在一起种花种菜,还可以一起漫步山野,这日子真的很美妙。
然后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一点点让辛言喜欢上自己,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吧。
姜缘很陶醉的在设想着美好生活。
两人既然达成了共识,再剩下的几天,他们俩就会拿出纸笔,一起画之后家里的样子。
辛言在这个时代算半文盲,因为这里的人写的字是古代繁体字,有很多他都不认识,以至于有时候写的就是缺胳膊少腿的。
幸好姜缘聪慧,知道辛言要表达什么意思就行了。
他对辛言无所不能的本事也很是好奇。
因为在设计房子时,辛言的设想和这个时代有些不同,有点超前了。
有些让姜缘这个从小见惯各种稀奇事物的皇子,都不得不承认这设想很是完美。
两人就在这样悠闲的情形下,到了他们此次的目的地,顺城。
第13章 终于自由了
顺城的情况在辛言看来,要比宣城樊荣一些,大概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重要枢纽了。
城中风气很好不管是布衣百姓还是穿着绸缎的少爷小姐都随处可见。
且各种商铺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顺城有点辛言那个时代江南的感觉,气候温度适宜,水土丰沛。
在这里生活想来很好,辛言对这里有了一丝好感。
姜缘对于夏国的了解其实也只在于书本上。
据他所知,夏国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且粮食物产丰富,他此次来夏国,就是来买粮的。
他们花都国在夏国北面,四季分明,每到冬日都会天气寒冷还会有冻死的百姓,而夏日炎热之时中暑的百姓也不少见。
而只要遇到旱灾,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这次出使夏国买粮,也是因为他们今年又遇到了一次旱灾,粮食产量下降。
为了能让百姓得以温饱,不至于发生灾乱,只好来夏国买粮。
虽然他回程途中遇刺,但幸好,买粮的队伍是先一步出发的,并没有遇到袭击,想来这时候也该到达花都了。
只希望之后父皇母后知道他的噩耗以后,能够不要被吓到了。
辛言先将姜缘安置在了一家客栈里。并没有着急去王府。
二夫人和四少爷刚刚回府,还有那一群匪盗在那。他现在回去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老刘头的车资已经付过,之后两家就没有关系了。而老刘头得了这些银两,也没有住店,赶着车在城门落锁前,就出了城。
现在赶路还能在城外农户家借宿一宿,在没人付钱的情况下,他还是更愿意省一些银子。
辛言和姜缘住在客栈里面。
外面确实已经闹翻了天。
听说今日进城的王家二夫人,在路上遇到了劫匪,却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并且将那四十多号劫匪都绑了回来。
这可是惊天大新闻。当时过城门时,就已经有人通知了府衙大人,并将那些盗匪押送回衙门。
王家派了赵管事跟随,将来龙去脉告知官爷。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
而王府内,主事的大老爷也已经直接从弟妹那里了解了事情经过。
大老爷与二老爷同母所出,兄弟感情很好,所以大老爷继承家业以后两家也没有分家,还在一起住着。
没想到二弟妹带着孩子去了一趟宣城,就遇到了这样的事,真是为二房捏了一把冷汗。
然后还知道了这群盗匪居然是自家一个不起眼的小厮给摆平的,更是不知庆幸还是后怕。
这武艺高强的小厮已经来府里五年了,他们却一起半点也不知内情,而打听了一圈,也说此人就是外面牙行买来的,只在四少爷院里做撒扫活计,并没有反常举动。
大老爷和二老爷都是一阵愕然,但此人既然已经要走了,想来跟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既然弟妹已经答应将身契归还这辛言,那就这么办吧。咱们做生意的要言而有信,你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有那一百纹银也从公中出就是了。”
掌家的大老爷说道,这区区一百两银子,他花着一点也不心疼。
“是,大哥,我也想着,既然这辛言不想留下就放他出去吧,这现在结了善缘,也许以后对咱们也会有好处。”
二夫人陈氏答道。
大老爷一阵思索,觉得此话确实有理,不管这辛言什么来头,既然是他自己说要走的,他们也并没有为难,那这份善缘算是结下了。
二老爷在一边也点了点头。
他在家里管的事情也不少,所以此次夫人回去省亲,就没有一同前去,只让小儿子跟着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