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古代小厮后娶了一国之君(15)
没成想这路上就出了事,幸好有惊无险,要不他得悔恨终身。
这辛言算是他这一房的救命恩人,只是辛言太厉害也太危险了,他们是既喜也忧。
现在既然有了好理由,将人好好送走就是了。
王府内就这样将辛言的事情商量清楚了。
而抓捕这些盗匪的功劳也由王府接下了,毕竟辛言临走时就又言。
他现在还只是王府得小厮,这些盗匪就是王家拿下的。
因为这些盗匪还是逃兵,顺城官府往朝廷汇报的时候,还得到了一番嘉奖。
而顺城王府也受到了官府给予的一些好处,这就是后话了。
辛言先是带着姜缘在顺城吃喝玩乐了一番,将手里的银子,花的没剩多少了,他才抽出时间去王府解决卖身契的事情。
辛言去王府得时候,并没有去找二夫人,只通知了二夫人身边的赵管事。
赵管事之前也已经的了夫人意思,将辛言的身契,和银两都准备好了。
为了显出对辛言的看重,还陪着一起去了一趟官府,将辛言的奴隶换成了良民。
现在的辛言就是夏国一名普普通通的良民了,无事一身轻。
当初来的时候辛言还觉得当个小厮不错,现在过了几天自由自在的日子,辛言觉得,还是这样更好一些。
赵管事也算是被辛言救了一命的,所以为了感谢辛言,还请辛言吃了一顿饭。
顺便问了问辛言接下来的打算。
原身在王府时,顶头上司就是这赵管事,赵管事对他还算好,并没有动辄打骂,所以辛言对他印象还行。
也就接受了赵管事的邀请。
辛言和姜缘已经商量妥当,只要卖身契到手,他们就会回原主的家乡大同村。
大同村距离顺城走路的话要两个时辰,坐马车只要一个时辰。
可是就是这么近的距离,他兄嫂卖了他以后,也没说来看看他。
想来他的生死,他长兄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辛言对原主的兄嫂没什么想法,今后见了就当个陌生人好了。
辛言将自己回村的打算说给了赵管事听,赵管事没想到辛言有这么大的本事居然还会回到那么一个穷乡僻壤。
不过辛言的去处他也无从置喙,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吃完了饭,拿了卖身契的辛言,高高兴兴去找姜缘了。
他既然已经自由了,那也就可以出发去大同村了。
第14章 去大同村
辛言得了一百两银子,想着可以用这笔钱回大同村盖屋,买地了。也算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其实来了这里的辛言并没有金钱意识。
想当初遇到姜缘的时候,他把原主的积蓄花了个精光。上次抓贼得了二百两银子,这才转眼几天就花的没多少了。
现在又得了一百两,按照他和姜缘的规划也打算的差不多了。
只是两个人要生活下去,似乎多少钱都不经花似的。
前世的辛言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积蓄倒是存下来不少。那时还想着开个小店养老。
现在家里养了小孩儿,这花钱就如流水了。只能回乡下种地了。
辛言感觉自己责任重大,需要赶快振作起来,接下来挣钱养家成了头等大事。
毕竟种地只能管吃,那其余的柴米油盐,针头线脑都是需要银子才行的。
姜缘在客栈收拾他与辛言的东西。他和辛言认识以后,也买了不少好吃的好玩的小玩意,这些都是两人之后在一起的家当了。
其实加到一起不值什么钱,但都是两人在一起的回忆见证。姜缘都很喜欢。
来了顺城几日,他与辛言接触的更多了,辛言会在意他吃的多少,穿的是否保暖,还会照顾他的心情,带他出去玩。
姜缘想想都觉得甜蜜,辛言对他真的很好,他是越来越喜欢辛言,想一直跟他在一起了。
想着他们两人马上就要去大同村,过那田园生活,姜缘嘴角微翘,轻快的收着东西。
辛言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姜缘微笑的样子,这样的姜缘更加娇俏可人了。
这样也让辛言忘记了刚才需要挣钱的烦恼,心情愉快了起来。
“卖身契和银子都拿到了,我们明天就去大同村吧,到了地方还要找地方住才行,我们要早点出发。”
辛言和姜缘说道。
“好,我也收的差不多了,明天可以出发。”
姜缘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第二日,辛言就去外面租了一辆驴车,拉着两人就往大同村去了。
这一路上有农户在劳作,也有孩童在嬉戏,大家过的日子安详又惬意。
姜缘其实对于夏国有这么肥沃的农田很是羡慕,如果他们花都国也如此,百姓也不怕会吃不饱饭了。
只是两国国土不同,气候不同,种出来的粮食自然也有差异。
车夫拉着两人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大同村。辛言付了车费,就带着姜缘进了村子。
村口几个大娘大婶正在一起拉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说的好不热闹。
看见进村的辛言和姜缘大家都不认识,只看辛言时觉得有些眼熟,却不知道这熟悉感是哪里来的。
“这位小公子是找哪家的?我们给你指指路啊?”
李家婶子是个热情的,看见两个如此年轻的后生进村,就热情的招呼两人。
原主离开大同村的时候才十岁,那时的原主已经有了记忆,对于自己家在哪里家里有什么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是村里其他街坊四邻却没什么印象了。
而这大同村对于原主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对于辛言来说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