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253)
等以后等他出息了,自然会回报兄长们今日的好。
这些话她却不想明着说,也不该是她来说的,反正黎家人也都明白道理就是最好的。
至少现在,因为老三的关系,他们全部可以到京城来居住;
要是以前,也就黎大郎黎二郎跟着黎老头出过门,他们的媳妇以前最远的地方也就只是到过镇上啊。
倒是家里人全部出去忙活,黎老头石氏则是闲在屋里,不过他们来这里也有一段时间跟左邻右舍都熟了也会经常去串门。
黎老头还好,他不太爱跟外人说话唠嗑,又惦记着老三媳妇说过的做好看的模具的事情。
有空没空的,就在院子里对着他做木工的工具瞎琢磨。
石氏也懒得理会,真要做出好东西帮衬一下铺子,也挺好的。
现在铺子里的生意还只是一般,这么多人都在京城里住着吃啊喝啊每天石氏都很心慌。
再就是明年老三娶媳妇小妹出嫁,那可都需要花钱,这么一想石氏在院子里坐着更是烦恼。
于是就出门去逛逛,倒是发现啊,这别人家的日子也就未必好过。
这人多了住在一起,哪里能不闹矛盾,不是这家的老太婆把儿媳妇给骂哭了就是那家的孩子调皮不听话被揍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条巷子里面住着的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热闹的不得安宁。
就像前面那屋里的,婆媳关系不太好,主要是那家的老太婆是个泼辣的。
每次石氏一出门,就能听见那个老婆子咋咋呼呼的喝骂声,不是骂她儿子就是骂孙子要不就是指桑骂槐的说教儿媳妇。
这种事情石氏那可是深有体会,她也是后来公婆都不在了家里都是她做主,老头子不跟她争辩。
三个儿子也都孝顺,才会日子越过越顺心。
“这些年,我跟你爹就没红过脸。当初三郎他奶奶还在的时候,说实话我也没少受气。
可是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一大家子唯有劲儿都往一处使,日子才能过得好。
大家都这么想,自然就吵不起来了。”
第224章 外来的女婿
方青青就搂着她的胳膊,亲手喂了一块红豆糕到石氏的嘴里。
她早就发现了,公公不爱吃甜的可是婆婆却意外的更喜欢红豆糕,对绿豆糕的感情反而一般。
但是老太太心疼孙子们,每次她和大嫂做了糕点总是推说自己不喜欢,全部拿到铺子里或者留给儿孙们吃了。
“娘,当然了,你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婆婆。你和爹都说三郎哥哥能娶到我是福气好,可是在我看来,我才是顶顶有福气的小娘子。
我能有遇到您这样的好婆婆,可不就是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石氏笑呵呵的,粗糙的大手掌抚摸着方青青的小脸:
“瞧你这张小嘴,说话就是中听。老婆子我也是福气好,俩闺女都是闹心的,却是有你这么好的儿媳妇。”
正好这个时候黎修平回来了,瞧见这婆媳俩的对话,牙疼。
真是的,不知情的人见了,还以为人家是母女他才是外来的女婿呢。
今天还没有到黎修平的休沐日,他特意赶回来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明天是朝廷发放俸禄的日子,像是俸银禄米什么的都可以去领回来了。
品级大一点的官员或者富贵一点的人家自有管家下人去做这件事,而黎修平要上职,去帮他领取禄米的自然也就是家里人了。
也是因为他知道最近食铺还有家里这么多口人要吃饭,开销有点大,爹娘肯定心疼。
早一点去把禄米领回来,也可以安二老的心。
如果说之前隔十天休沐才能回来一次,每次看到老三石氏还会怜惜一番。
现在吧,大概见到的次数多了,而且这还没到十天就又见到老三。
石氏不喜反怒:“你不会在衙门里不干正事,所以还没到日子就提前跑回来了吧?”
对着亲娘,黎修平还是十分正经的。
他作揖,然后说道:“娘,明天是领禄米的日子,所以儿子才特意回来一趟的。”
因为他要上职没空闲,所以希望家里人去帮他把禄米和俸银领回来。
几两银子不显,但是几石禄米不少,需要爹和大哥去帮他用车拉回来。
黎修平已经在户部那边登记过了,又将自己的拜帖盖了私印和官印,再就是户部那边发过来的条子。
届时,家里人拿着这些就可以直接去领了。
这也是还不够富贵的京城里五六品的小官中流行的做法,还养不起下人,而且外面的人也不可靠。
像这种大事,就需要家里人帮着去做,还可以拉拔兄弟什么的。
石氏一听,那个态度马上就变了,当初青青详细解释过三郎的官职和禄米数目的。
那么多米,不但够他们家里人吃好久,食铺那边也不用再去买米粮。
她笑眯眯的看着小儿子,不住口的称赞:“不错不错,还是三郎厉害,当官了就是好。”
得知黎修平是没有在官宅吃晚食下职就直接回来的,石氏那个心疼啊。
“晚上咱们吃饺子。”
“吃饺子?”黎修平还是比较欢喜的。
这玩意好吃,主要是家里做得少,他总共也没吃过几回。
更何况这不年不节的,能让他娘开口说吃饺子,那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黎修平心里明白,绝对是那禄米的功劳,要不然放着官舍那边的晚食不吃特意跑回家来——
呵呵,他娘估计不会太高兴的。
“家里面正好有肉,你是要韭菜肉馅还是白菜肉馅的?”方青青在心里算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