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522)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别说程定坤烦了就是她们俩也烦了。

而且这时候的她们的年纪也差不多了,本身自己也经常被一些男生缠着。

能上高中的本来就少,几乎都是一些县城的孩子和其他家庭条件不错的下乡孩子。

这里面自然有不少本身家在县城又条件好的人。

而当下已经是七七年了。

去年的时候就已经粉碎了长达十年的运动,产生了大批量的知青回城浪潮,但是高考还没有恢复。

所谓的知青下乡可不仅仅是首都、沪市、省城这样的大都市的适龄青年下乡,这里面还包含了县城这样的小地方。

而知青回城也必将面临着大量的就业问题。

即将毕业的高三生也同样面临着就业的问题。

县城这边去年就有很多知青回来。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工作机会可以说真的成了金钵钵,就连买工作的钱都翻倍了。

有些人就拿这个来和程静淞他们谈条件,当筹码,说只要他们能答应处对象,就给他们兄妹三个在县城安排工作。

甚至还有生扑硬拽的。

可以说是都快要无所不用其极了。

程定坤甚至都不想要那一纸毕业证书了。

反正下半年就会恢复高考,也没什么考试的要求,这时候的高中毕业证还真没什么用。

但是程静淞却觉得都已经到这一步了,要是放弃算了,也太遗憾了。

于是,她就拉着程定坤道:“哥,你要是回家后,你信不信会有更多的人上门问你结不结婚的事,毕竟你可都二十一了啊,都过了法定的结婚年纪了。”

程定坤立马难看脸。

程静淞又劝他说:“更何况你还要上大学呢,那时候比现在要更开放,你面对的人也更多,你难道要一直躲着吗?”

“修炼这件事嘛,你你紧紧要修身,你还要练心。”程静淞说的有模有样的,“这滚滚红尘的,你总要都见识一遍吧,哪怕就是你在修真界的时候,我就不信你们也一直闭门造车,不出门历练,你就当现在的日子是你的历练好了。”

“更何况你一走我们也得离开,不然你就不怕我和姐单独在这儿被欺负啊?”

程定坤:“……”

等总算把最后一点高三时光熬完后,程静淞几个是一点也不想在学校多呆,立马准备回家。

出租屋里面的东西被程斯年直接收进了空间,程定坤也把阵法给撤了,院子里面种下的东西也都拔了,其他不对劲的也都被他给处理了。

等到忙完这一切后,程静淞还感叹说:“住了好几年,还有点感情了,要不是这里的房子我们留着也没什么用,我还真想再租几年,然后等市场开放了,我就把它给买下来。”

程静淞从很小就念叨着房子,因此,程斯年就说:“那就继续租着,等过两年买就是了,干嘛非要分房子有用没用啊!”

程静淞就道:“那不行,眼看就要踏入新时代了,我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买这里的性价比太低了。”

“行吧。”程斯年叹气,“你啊,就是惦记着所谓的北上广深的房子。”

“那不然呢,包租婆可是我的终极梦想,眼看我就要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

程定坤却觉得她们俩吵,“赶紧回家了。”

程静淞三兄妹是村里面鲜少读完高中的,所以他们一回来就受到了欢迎。

除了之前一直困扰他们的婚姻大事之外,就是他们的工作安排。

卢支书甚至还问过程建功有没有别的安排,或者说让他们到养猪场帮忙也行。

但是程建功给拒绝了,开口提点他说:“他们就不用了,我猜这一两年内肯定会恢复高考,这段时间就继续让他们在家读书,以待将来。”

第105章 高考

“恢复高考?”卢超群自然被程建功的话给惊到了, “这……你怎么会忽然这么说?”

“这不是很正常的么,教育停摆了十多年了,国家的人才注定短缺, 还不恢复高考,进行人才选拔,那国家将来还怎么发展。”程建功说:“前些年的工农兵大学生都是什么样的你又不是不清楚,里面不乏有真材实料的,但是混子也不少, 难不成将来国家一直这样糊弄下去吗?”

“所以恢复高考肯定是必然的。”程建功又指出来, “更何况自从去年革命结束后, 国家就在陆续给很多人平反, 咱们公社这些年下放的那些人当中不也已经有被接回去重新接手工作的么。”

“我估计下一批可能就是那些老师要被接走了, 要是真的是这样, 肯定离恢复高考不远了。”

卢超群被程建功说的一愣一愣的。

虽然意外, 但是多年的信任又让他觉得程建功说的肯定是对的。

但他还是说:“听着是有道理, 但是具体的这个时间可拿不准呢, 你真不让你家几个孩子参加工作了啊, 这要是错过了机会,将来也不好安排了啊!”

程建功摆手,“真不用了,你照常安排其他人就是了。”

卢超群见说不动程建功, 也不强求。

但是回到家后,他的脑海里面就一直盘旋着程建功说的话,又想着杨朝昕这些年不仅一边工作, 也没忘记继续学习, 就问她说:“你想不想上大学啊?”

杨朝昕道:“那谁不想啊,关键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多难得啊, 咱们这种小地方,几年都没有一个正经的推荐名额,想也没用。”

更何况她这几年随人和卢超群的日子过的还不错,但也清楚地知道卢超群的父母还是嫌弃她的学历配不上卢超群。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