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523)
再一个,她自己也想提高。
毕竟有文化的好处显而易见。
可是这种事情又不是她想及可以的。
杨朝昕皱眉,“你怎么好端端的忽然说起来上大学的事儿了,难不成咱们公社今年有确定的名额,你想帮我安排上?”
卢超群摇头,“我就是想也要程建功能同意啊,我的意思是如果高考恢复了呢?你想不想参加高考,然后上大学?”
“嗯?”杨朝昕也满脸的诧异,“什么意思?”
卢超群就把程建功和他说的那些与杨朝昕说了,然后道:“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高考或许真的有可能恢复。你这些年虽然私下里一直坚持学习,但是到底没有正经的学历,到时候万一恢复高考,也不一定能参加考试,所以我就想你要不要把队里面的工作辞了,去高中读书,至少把学历给拿一下。”
和卢超群一样,杨朝昕也特别的信任程建功。
她同样被卢超群的话说的有些心潮澎湃。
“可是这事儿也说不准具体是什么时间吧?”仔细想了一会儿后,杨朝昕又有些迟疑。
仔细算算,她和卢超群结婚其实也没几年,现在孩子才刚刚满周岁,她哪有时间去县城读书啊。
虽然孩子能放在幼儿园,但那也只是白天。
而卢超群自己的工作也忙,还经常性的往外面跑,一走就是好些天,他也没办法天天顾家里面。
“那要不然,让我妈他们过来帮忙带一下?”卢超群提议。
杨朝昕立马摇头,“算了吧,你爸妈到时候不得把我念叨死,刚何况他们又不是没工作。”
又沉吟了一会儿,杨朝昕最终下了决定,“反正还不确定到底什么时间呢,还是先等一下吧,看看情况再说。”
卢超群见杨朝昕都决定了,也就先不劝她去上学了。
但是程静淞他们三兄妹高中毕业后却没有一个参加正经工作这件事还是让村里面念叨了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徐如月之前一直扯的高中毕业这个借口也不好用了,又有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开始打听他们家三个孩子的行情。
徐如月也已经听过程建功说的高考可能会恢复的事情,并且程建功和她说的时候还一点保留都没有,所以徐如月的信心比外面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要充足的多,也没想在这个时候给家里几个孩子找事儿,依旧和那些打听消息的人打太极。
加上如今正是天气热的时候,程建功他们三个也不爱出门晒太阳,所以就一直尽量躲在家里。
没事儿就看看书,整点好吃的,或者听听广播,定时看一看电视。
程静淞他们上初中的那一年,他们这边的省城经中央批准,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省电视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周边的一些市也逐渐能收到信号了,所以程建功就找谢永军帮忙搞了一些不好弄的材料,然后顺手把电视给搞出来了。
前两年的时候,电视的信号还不是很稳定,也没什么有看头的节目,加上程静淞他们也经常不在家,就只有徐如月每天喜欢看着时不时冒雪花的电视。
但是自去年冬天开始,省电视台那边就开始尝试用两套中波频率播送节目,加上程建功还搞了一些可以增强信号的,倒是让他们能看的东西比之前多了。
程静淞来这边十多年了,好不容易重新感受到了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即便现在的节目都是那种很正经的,她也看的津津有味儿的。
就更别说其他的人了。
就在程静淞他们这样惬意地把整个暑假过完的时候,村里面那些原本被下放的大学老师们一下子都被集体召回了。
这要是换在别的地方,或许还不会那么的显眼。
但是上塘村这些年真的陆陆续续收拢了很多的老师或者是学者专家,所以当这些人都齐刷刷的离开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的正常了。
更何况他们这些人被接回的时候其实已经差不多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了。
这些老师、学者,甚至研究员们在上塘村的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很好,没被针对,没有歧视和打压,没有各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折磨和侮辱,除了一些明面上的规定外,他们生活的很好。
加上村里面还给他们按照他们所擅长的事情分配了不同的工作,他们也因此受到了村里面的人的尊重。
所以,高考可能要恢复了这个消息也就被他们给看似悄悄,但实则公开地说了出来。
因此,高考应该要恢复了这个消息又一次在村里面传播开了,只是因为经历了十年的浪潮,很多人都学会的谨言慎行,所以即便大家伙都知道了,也没人敢大肆宣扬,只是私底下偷摸兴奋。
但是村子里面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浓烈了起来。
而程静淞他们三个在原有的受欢迎的基础上再一次成为了众多想要参加高考的人的关注重点。
有过来借书的,有说要请教问题的,有确认消息的等等等等。
都是一个村的,程静淞他们也不好真的什么都不管。
更何况早些年外出那一回,他们也提前屯了一些学习资料,所以,程静淞就给知青和村里面这边一边分了一套学习丛书。
至于他们私底下到底会怎么分配,就看他们自己了。
杨朝昕在听到确切的消息后,又重新陷入了纠结当中。
她又习惯地找程静淞念念叨叨的,程静淞就道:“高考停摆这十多年里,不知道聚集了多少没办法正常高考的学生,国家不至于把那些人忘掉,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的高考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你也不是非要先去读高中,你可以先在家自学,等回头具体通知下来后再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