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妆(245)+番外
千澜闻言轻笑,“大人原来知道我今日都经历了什么。”
沈寂道:“入宫路上时,那个叫小六的内侍对我并未隐瞒。”
听到这里,千澜从他怀里探出脑袋,莫名有些激动,“那他可跟你说过那宫女死前嘴中不断重复的话?她说谁是谁的女儿,别人都不知道,只有她知道,然后她就被宫正司的人勒死,所以她死是因为这则谁都不知晓的消息?”
沈寂有些无奈,千澜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什么消息一旦引起她的兴趣,就会一头扎进去查,在杭州时办知雨案时是如此,在山东还自己跟凌云跑去将易全兄弟二人捉拿。但现在是在京城,又事涉皇城,她万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四处打听。
他表情严肃地扳正她的身子,使她正视自己,语气很认真,“千澜,此事你切莫再提起,就当你未曾碰见过此事。”
千澜理解他的意思,却还是忍不住要再开口,“可是大人不觉得奇怪吗?在宫里那样的地方,谁能瞒着所有人诞下一个女儿?且不说现不现实,宫正司的人忙着要杀她,她的话无形之中就变得可信很多,大人……我觉得此事大概是宫里一件很大的辛秘。”
“所以我不会那么蠢的四处讲起,就仅仅是你我二人在这里,在这个不被外人侵扰的屋子里,稍微的跟我透露一点就好。”
沈寂盯着她不言语。
千澜又道:“就一点点,我现在在想那宫女的话,却没头没尾的不知该往哪方面怀疑,大人不透露,我也忍不住胡思乱想,别到时候想的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还不如早些告诉我。”
知道她没办法做到不闻不问,沈寂只好道:“就一点,不可与外人言,念娘她们也都不能说。”
千澜重重点头。
“你可知那名宫女是什么人?”
她是什么人,千澜当然不知道。
沈寂又问:“还记得宫里曾发生的侍卫案?”
原本在云霄宫供职的侍卫死在漪秀殿掌事房里,此案由锦衣卫经办,其实大老早便查出侍卫死于自尽,但他背上“恶有恶报”四个字却始终不知是谁人刻上的。
直到前不久纪临才随便找了个倒霉蛋顶罪,将案子草草了结。
千澜当然记得。
“你在宫里遇见的宫女,就是漪秀殿的掌事,青雨。”
第215章 大胆些想
那个被吓疯的掌事宫女?
千澜怔住。
沉默片刻后,她踌躇着猜测,“难不成,欣毓公主在何处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私生女?可这有何的,她就算寻了面首诞下孩儿,依然是太后娘娘眼前的红人,举朝上下谁敢说她半点不是?”
诚然她这么猜有几分依据。
之前沈寂抽空跟她讲过这些皇城里生活的人,其中着重提过这位欣毓公主卫欣彤,千澜听后觉得此女堪称为世间女子楷模,别的不说,单从她被太后垂青认作义女,以庶女之身封为一朝公主这一点看,她的命运简直不要太叫人惊羡。
然而惊羡的并不止这一点,作为太后义女,皇上的义妹,她的驸马也是宫里千挑万选万般斟酌才选出来的落魄世家子陈信。
落魄世家子为何好?因为他落魄,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庇佑,所以他只能唯公主马首是瞻。也因为他是世家子,不受娇宠,反而文武双全,试想一个德才兼备还不会忤逆你的丈夫,天下哪个女子不愿嫁这样的人?
可天下女人大多寻不到这般姻缘。
甚至卫欣彤嫁去陈府之后也依然会每月在宫里居住十日,据说是因为太后思女心切。
得是如何喜欢这个姑娘,太后才会这么将她放在心上疼爱?她的亲生母亲也不一定这么喜爱她吧?
想到这里千澜也不禁奇怪,“按说义母对义女好确实是天经地义,两人投缘才能成就一段与血脉传承无关的亲情,但说句不该我等置喙的,太后待公主的好,似乎好的太出人意料了。”
话到此处千澜忍不住打趣,“实话,我娘亲对我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份上,将将不久前她还因我打听她嫁妆单子的事对我小有惩戒,我才好些天没能出门。”
言辞间没有任何不满,料定她只是随口发牢骚。
沈寂轻声笑了笑。
不等他回答,千澜双手捧脸盯着橘红的火光,陷入沉思,“那我便有些想不通,此事有必要藏着掖着?唉,眼下我因这问题苦恼着,竟觉得对锅子都索然无味了,大人你还有什么要提点我的吗?”
说完热忱的目光投向他。
话已至此,沈寂也有意要引导她往另外的思路上去想,于是道:“倘若让你大胆些想,青雨所说的母女,公主并非是指那位母亲而是女儿呢?”
这么说……
千澜忽而坐直身子,“大人是说……太后?”
说让她大着胆子猜,她倒确实猜的很大胆。
但却又不偏不倚的猜到沈寂的所想之上!
众所周知,大楚当朝仁惠太后实则是继后,先帝发妻孝安穆皇后张氏才是当今圣上的母亲,只是张皇后中年病逝,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先帝册立时为淑妃的邹氏为后。
三年后,先帝驾崩,今上即位。追封张皇后为圣德太后,邹氏也被册为仁惠太后。
邹氏十六入宫,十九岁入主中宫,二十二则贵为太后,乃至今日,她也才不过四十有三,皇上都比她要大些年岁。
她一生无子无女,在深宫之中蹉跎了一生的光阴,但倘或外人面前是她义女的卫欣彤实则是她的亲生女儿……此事可就不仅仅是一桩辛秘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