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疏妆(319)+番外

作者:宣七七 阅读记录

更何况若沈寂不是他的亲子,默言跑来王府诓骗她,免不了一个死,她如今已有夫君和儿女,又怎么舍得为了沈寂一个外人冒风险诓骗他这个亲王?

而她十数年来都跟在沈寂身边,将自己的亲子送到其身旁当差,若说沈寂的身世有异,她又何苦?

所以莫四娘的话,在他听见伊始,就已经信了五六分。

“你很聪明。”

沈寂一笑,“王爷谬赞。”

昭王目光晦暗不明,“我知你如今当有话对我说,但在此之前,我想先问问你的意思,默言的话,我......虽不至全信,但也不会不信。”

他这是在问沈寂愿不愿认他这个父亲。

沈寂郑重道:“王爷,臣惟愿远离庙堂,做个平常百姓,与妻儿一道晨钟暮鼓,恣意逍遥,这也是王妃娘娘希望她的孩子过的人生。”

昭王怔住,置于膝间的手不自觉攥紧。

“你……你是不愿?”

“请王爷见谅。”

昭王看出他眼里的坚定,不禁目露哀色,昔日战场上厮杀的铁血将军,面对此情此景,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王爷,关于臣的身世,我许久前就有所怀疑,只是这世间事,兜转间走到这一步绝不是偶然的,因此不必多去强求。”

沈寂始终泰然,“在臣心中,生父生母是谁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在这些年岁里能伴我走一程的人,我都感恩,只要最后,珍视我之人不曾失望,我珍视之人始终无恙,这便足矣!”

只要最后,珍视我之人不曾失望,我珍视之人始终无恙……

昭王在心中将这句话默念了数次,蓦然笑了起来,“你说得对,所求所念不过如是……也罢!本王未曾做到的,愿你能如愿!此事我尊重你的想法,亦不会让世人知晓,如今我们来议一议,你让赵姑娘寻我的目的。”

沈寂让千澜想法子带昭王来见他,自是因为设局捉拿徐凌之事。

第276章 去赌一把

二人相商结束,已是半个时辰之后。

千澜与莫四娘被人请了进来,见眼前二人一立一坐,气氛也如同隔了千山万水般,昭王又是一副准备要走的模样,千澜当即明白是发生了什么。

可是若二人没有相认,那又该如何救沈寂?

她脸上不由蒙上一层霜色。

沈寂与她交换了眼色,起身朝昭王施礼,“此事,要多谢王爷相助。”

昭王深深叹气,郑重其事地道:“不必谢我,此行若顺利,那是皆大欢喜,可若不顺利……沈寂,其后果你或许承受不住,就连我可能都救不了你。”

沈寂仰头对上他的目光。

“这是臣自己选定的路,不悔。”

昭王未曾多言,脸色却不禁苍白了几分,须臾后也只是叹息着离开。

拜别昭王,千澜才将莫四娘扶到沈寂身前。

莫四娘不由潸然泪下,“寂哥儿......你这又是何苦啊?”

倘或与昭王相认,会为他省下不少麻烦,会有更多人想方设法周全他的性命,甚至连扶凌门都可能不会对他下死手。

只是莫四娘也明白,他们父子不相认才是王妃留下的遗命,沈寂不入皇室宗祠对他来说会更好,再者,二人就算是不相认,这就算是一场豪赌,沈寂也不见得完全没有生路可走。

可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总幻想能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沈寂和徐凌二人,一位是王妃的亲子,一位是她的胞弟,命运捉弄人,竟让他们走到现在这一步,这又让莫四娘如何不悲痛?

沈寂将她扶到矮凳上落座,又在她身前跪下,“莫姨母,沈寂在此谢过您为我做过的一切。”

莫四娘闻言,神情浮现悲意,“你这是……”

沈寂泰然一笑,“姨母放心,扶凌门的事我心中自有计较,也一定会竭尽所能脱身,至于我的身世,还请姨母宽心,等京城事毕,我就会辞官,带千澜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此后或游历大江南北,或开家面馆,做点小生意,安然无恙的度过此生。”

莫四娘沉默片刻,叹道:“好,你既已有了成算,我就不多言了,只要你安然无恙,我也算没有辜负王妃死前的嘱托。”

“只是孩子,这一局,你该如何破啊?他们算准了要污你清白,你如今在这大狱之中,该怎么脱身?”

莫四娘眼中的担忧不言而喻,可若真提起沈寂的安排,他却无法坦然告知她们。

他此番入狱,是扶凌门一步步算好的,廖瑜他们想找证据救他实在艰难,那余下便只有最后一条路走,徐凌一日不归案,他就没办法洗刷冤屈。

可求皇上松口,以太后为饵引出徐凌的法子并非上上策,万一徐凌铁了心的龟缩不出,此计不成,届时他又当如何?

见沈寂沉默,千澜也明白此事究竟有多冒险,但她也知道沈寂一定会去做的,揽他们入局的那双手如同洪流,不断推着他们往前走去。

有些事,沈寂会做,千澜也会去做。

她从后世穿越回来的意义,大概就是这样。来改写这一段史书未曾有过笔墨的历史,改写其中浮萍般的沈寂与她自己。

“千澜。”沈寂起身看来,“时候不早了,你将姨母带回去吧。”

千澜应声,转身将眼角的残泪拭去,俯身去扶莫四娘。

他没跟她多说什么话,因害怕不舍的话说得多了,当真会走到离别那一步,只在两人离开的最后时刻,沈寂柔声唤她名讳。

他说:“等我回家。”

千澜脚步一停,眼泪已然滑落眼眶,她压抑着喉咙中溢出来的哽咽,低低地说:“好,我等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