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疏妆(54)+番外

作者: 宣七七 阅读记录

“阿姐嫁过去,若妯娌间不合,显然柳家大娘子是得向着大太太的,那阿姐便难过了。”

“那不容易,这亲不结了不就行了?”千澜靠在一旁等水开。

念娘瞪大眼,模样像极前世千澜和黑心老板跳脚的样子,想克制又不太能克制,若不是在医馆里,她能蹦起来。

“这可不行!”

千澜想问原因,但想了想却还是没有问出口。

她似乎想的通是为什么。

廖家在医馆这一块可以说是整个宝庆的领头羊,站的越高就越有人希望他们能摔得越惨。

医馆不比别的,稍微一个事故就能让廖家面临灭顶之灾,可如今的形势就是,廖家好容易出了位二品诰命夫人,可姑爷却战死沙场,这一座靠山怕是赵霁成年前都不太稳妥。

廖家将廖思娘嫁给知府家的公子,应该也是想着有个靠山,但无论再好关系都不比自立自强稳妥,所以才会准备让廖瑜出仕。

这些打算确实要做,总比到时候出了事再来求人管用。

不说撑腰,假如廖瑜能中进士,无论入不入翰林,哪怕只是个六部小官,也能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忌惮三分。

只是她竟不知,廖瑜年岁不高就已经是个举子了,又通晓医术,不愧为家中宗子,前途无量啊!

“放心吧,外祖父有成算的。”

她端起茶壶,看着念娘笑了笑,抬脚向内室走去。念娘在原地叹口气,也跟了上去。

……

再说到沈寂这边,近墨抓好药,提着两包药材上了马车,在门口看了那一抹青色身影一眼,驾着马车走了。

“爷,接下来去哪儿?”他请示沈寂。

沈寂今日听见千澜的话,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误会了她,并且人家并非有意忘记他,心里顿觉温暖光亮,近墨一问,他顺嘴就答了。

“去碎玉坊,挑些首饰作为伴手礼送给廖夫人母女。”

马车照旧行驶,隔了一会儿,又听到近墨小心翼翼地问出口:“爷,属下虽然跟您比较晚,但也觉察到,您之前是不是与澜姑娘认得啊?”

沈寂闻言却静默下来。

他自小便不受家人待见,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小厮也只有远在京城性格懦弱的近书,近墨与另外两名侍卫还是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才遇见的。

沈寂似乎生来就应了这个名字,孤独孑然。

孩时上族学,家里的兄弟不拿他当亲人,常常挑逗欺负以及很看不起没爹又不得祖母喜爱的他。

在十一岁之前,除郑羽和近书以外,他的身边就只有赵千澜。

第48章 孩时往事

他是认得她的,而且永远不会忘记!

人都是这样,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珍惜,可往往最难得的,反而会倾尽自己去守护。

千澜之于沈寂,便是如此。

沈寂在千澜两岁上与之相识,那时他也才五岁。那时两人的爹都还在大楚皇帝的嫡亲弟弟昭亲王手下做事。

赵沈两家的关系也还十分要好。

昭亲王时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掌管天下军务,而赵绥那时正在他手下任都督同知,沈敬任都督佥事,共同协办军务,两人算是昭亲王的左右手。

直到十九年前,也就是沈寂出生那年,昭王妃南下游玩时遇刺身亡,发妻的死令这位王爷颓然良久,最后辞去左都督一职,甘愿请旨去西北戍边。

而沈寂两人的爹也各自奔了前程。

有这一段往事,两家往来是不必多说的,可未料及自那以后两府间却断了联系,个中原由不得人知,沈寂也从未问过父母。

直到千澜出生那年,洗三礼时齐氏带着沈寂来赴宴,两府间这才逐渐有了来往。

沈寂在摇篮一旁注视着咿呀咿呀的一团,细腻瓷白的脸像极一块无暇的玉,他不住要伸手去抚,手触碰到那小小的脸时,千澜咯咯笑了。

自那以后他便时常盼着能去见见这个妹妹。

那时他将千澜看做妹妹,极好的妹妹。

然而之后父亲重疾去世,母亲悲痛欲绝卧病在床,他被送去外祖家,在那里认得小厮近书与他的表弟郑羽。

后来齐氏病愈,他被接了回来,府中一切都变了样子。

祖母李氏素来不喜爱他,也看不起母亲,他心里头明镜似的,但他未曾想到父亲亡故以后就连府里的叔婶与兄弟也对他们孤儿寡母冷淡嘲讽起来。

要说他没恨过吧,其实恨意不大,他从小就不受待见,因此并未对这些所谓的亲人有多憧憬,左右府里有个会始终护他在身后的母亲。

然而再心思通透的孩子也需要相伴着一起长大的伙伴。

他做梦都想有个朋友。

半年后,他再次在赵府见到已经可以追着他跑的千澜。

她梳着两只总角,用红绳绑着,走路摇摇晃晃的,总角上佩戴的流苏也就随着一块晃悠,身上穿着是云锦织花襦裙,上身是一个绣元宝的短袄。

全身上下是他只在自家府里二姐姐身上才见到过的贵气。

千澜被阖府捧在手心里宠爱。

“咦,这里有个没见过的小哥哥。”

她在前面跑,手上拿着一只糖,看到沈寂后停下了步子。

她才到沈寂腹部的位置,小小的一只犹如行走的糯米团子,软软糯糯的小脸对着他微笑。

沈寂望着她也不禁扬起唇角,他蹲下来与之齐平,温柔的问她:“你是谁啊?”

小千澜眨巴眼睛,“你这人好生奇怪,这是我家,你竟不知我是谁?”

她才两岁多,吐字有些不清晰却很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