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896)
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是密谋。
“余大人,你说圣上是个什么意思?”
“是啊,余大人,如今中宫皇后有喜,后宫再我嫔妃,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还想学了农夫那一套,只娶一个妻子?
说起来,皇上对农夫也太仁厚了些。
远的不说,就拿季时来说。
不就是一个种地的小官吗?
据说还是一个书童出身,怎么也没料到去琼海几年却一跃而成三品大员。
这让多少读书人都不服气啊。
凭什么呢?
十年寒窗苦读,还不如一个书童?
真正是莫的讽刺。
“皇上虽然年轻,却也固执,他决定的事,你我都不无法左右。”
“长此以往,不是好事儿!”
“不知诸位大人可有什么妙招?”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虽然都想送家人进后宫,却都不愿意出这个头。
毕竟枪打出头鸟,惹怒了龙颜绝对不好受。
“依我看,还得上书,你我食君禄就应该分君忧,事关天家子息兴旺,为臣者,不应该惧怕。”
“是啊,忠言逆耳利于行,确实有必要让皇上充实后宫了”
最后决定,明天再上书!
第767章 方案
西北大旱,西南匪患,炎海海啸……
皇帝被这一份份的折子搞得头昏脑涨。
结果上朝这个有本上奏,那个有本上奏大臣盯着的是他的后宫。
皇帝处在暴怒的边缘!
“西北大旱,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为何朕现在才知道?”
冷冷的盯着文武百官?
“如今农田欠收,百姓饥荒,现在是什么年号?想朕兢兢业业这么多年,还有百姓不能吃饱!”
“皇上息怒,天灾人祸在所难免。”
行,在所难免?
那就问问你们,拿出什么对应政策来?
这一下,文武百官谁都不敢吭声了。
对应政策,那可不是嘴上说说。
安抚百姓,要钱要粮。
户部头疼得厉害!
户部尚书将头低得低低的,很想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结果,就被点名了。
奈何,他除了听侯皇上的安排外并无二法。
“朕看你们很闲啊。天天盯着朕的后宫,朕倒是想知道,天灾人祸出现了,朝廷连救济百姓的粮食都拿不出来,充盈后宫就不要银子来花销?”
众人面面相觑,这意思是:皇帝穷,养不起嫔妃?
这可真是天下第一实诚的皇帝了。
也不嫌弃丢人?
不过,听闻皇上每日的膳食精简得只有几道菜,瞬间也就觉得这可能是事实。
有心想要送自家闺女进宫的人,心里甚至想:自己府中拿钱养?
当然,只敢想不敢说,要不然就是打皇上的脸打得“啪啪”响了。
他的脑袋也不是铁铸的。
全族的脑袋加起来也不够砍!
谁也没料到,大周出现了这么多饥荒地方。
好像,提选秀的事儿不是时候。
几人默默的相视一眼,将头低得更低了。
“呵呵,瞧瞧,这就是大周的文武百官,这就是大周的栋梁之材。”
皇帝直接被这一群缩头乌龟气笑了。
一旦有什么事儿,这些人就恨不能原地消失。
没事的时候,就跳出来让他选妃。
就好像,他这个皇帝就是好色之徒一般的。
“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皇帝将折子直接甩了下去:“责令户部,兵部一个时辰内拿出相应的对策,退朝!”
气狠了,回后宫。
不行,这样子去坤宁宫会吓着皇后。
最后拐了一个弯去了慈宁宫。
看着儿子来了,白素素很高兴。
当娘的人,自然也是很细心的,很快就发现儿子一定是遇上什么难事了。
“今儿个来得正合适,我从小董子家里带回来的菌子让膳房炖了汤。”
“娘……”
皇帝就苦笑一下。
自己还真是没长大啊。
遇上问题就想找爹娘。
“好孩子,辛苦你了。”
当一个家倘且很难,更不要说当一个国家的家了。
白素素完全能理解他这个苦差。
“那些个老头儿又怎么了?”
将儿子气得都不想开腔了,可见是真的气大。
“娘,您说他们是不是太闲了,总盯着后宫那档子点事儿。”
白素素能说什么?
历朝历代,皇帝不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吗?
看重谁要拉拢谁,就纳了谁的闺女或妹妹,睡了她们就感觉是全族莫大的荣幸。
这一招到自己儿子这里不好使了,他们怎么不急呢。
“西北大旱,西南匪患,炎海海啸,这些,儿子一点儿都不知道。等知道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程度了!”
这个皇帝当得真是窝囊。
完全就是聋子哑子一般。
真正是想让你看才能看到,不想让你看你就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很有必要建立你自己信息网。”
这一点,白素素是能理解的。
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信息自然就落后。
再加上人为的监控。
最初的时候不告诉上峰。
想着是小事,自己能搞定。
等发现自己搞不定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发展成大患了。
白素素告诉儿子,事情要分等级。
事态发展要看是什么情况,一般,严重,非常严重,分等级管理。
一般的事儿当地官员是能解决的。
一旦上升以严重了就必须上报。
而且,这个上报的渠道不能被下面的官员截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