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897)
事关民生问题无小事儿。
要拧紧这些文武大臣的那根弦。
说起来,还是这些官员身处高位没法体察民情,不懂百姓生活的艰苦。
想到这儿,白素素建议让这些官员去下属地方体验一下生活。
当然不能是去做秀。
抛开出生官职,就当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每年外派一定数量的官员下去,还派人督促他们深入民间去生产生活,搞上一个季度什么的,想必,他会更能理解当官的应该干什么。
“娘,儿子想去看看。”
别说文武百官了,皇帝都觉得自己远离了这些基层生活了。
很多时候都有点不知所措。
“可以啊,你封笔之后去民间住几天吧,你会更深有体会。”
皇帝表示很向往。
白素素笑了。
“娘,您和爹多次出去,您看哪里合适。”
“你给指定地方倒是没什么意义了,不如你自己随意走走看看去。”
当然,安全是要绝对的保证。
白素素觉得这古代可真是蛋疼,哪怕贵为皇帝呢,出宫也不容易。
总是怕有刁民害朕的感觉。
皇帝想带皇后呈起出去,白素素自然不允许了。
主要是出门在外诸多不便。
皇后又身怀六甲。
“等皇后生产后,你有的是时间带她出去。”???
皇帝点头。
然后说起了各地的解决办法。
更多的时候是他在说,白素素听,偶尔给做点补充。
事实上,皇帝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就是没想通,养了这么多文武百官有什么用?
每次都要他发火,下面的人才逼出来两三句无用的话来。
要不然,就是诉苦。
朝廷的俸禄养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一点,还是在于你。”
当权者,要按自己的办法来管理。
直接让他们在折子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能什么都等指示。
这些所谓的栋梁之材和奴才又有何区别?
难不成只是月银高低不同?
第768章 马洛林
西北大旱。
入秋以来,西北大旱,地里已经寸草不生了。
更别说种什么庄稼了。
百姓吃水都困难了。
已经开始四处逃难了。
朝廷官员最后给的方案是求雨。
这种封建迷信,白素素听着就鬼火起。
还让皇帝怀着虔诚的心情向上天祈雨,希望上天开恩普降甘霖。
皇帝是深得白素素的影响的。
知道这都是无稽之谈。
自然不予以理会。
接连几个月没下雨,自然是人心惶惶。
白素素知道传统农业都是靠天吃饭的。
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将欠收。
唯一能铸的事儿就是赈灾。
但是,天高皇帝远。
等着朝廷的救济过去,估计百姓都撑不住。
白素素穿过来的时候就正遇上天灾,庄稼大面积欠收,大部分农户都在吃草根树皮。
那时候他们还有一条河。
而没有水源的地方只会更惨。
吃草根树皮,卖儿卖女的情况估计又出现了。
白素素心里很难受。
待儿子下朝后就问了他的应对措施。
“儿子派了钦差大臣前往西北。”
钦差大臣去又有什么用?
就算是开仓救济,但是水呢?
没有水,百姓生存都成问题。
为了生存自然只能迁移。
白素素看着地图,指了指西南方向。
“这里正在闹匪患。”
什么叫多事之秋,这就是了。
如果流民大量涌入,说不定会增加匪患的势力。
没法子,为了活命,自然会去抢。
所以,朝廷这一次必须是二者并重。
匪患要立即清除,然后将大量的流民暂时安置下来。
朝廷直接筹措救济粮路程远。
白素素建议找当地的富商们借。
“就像国债券一样,借一年两年三年,分别给利息。”
皇帝一听,好主意。
于是给钦差多了一点密令。
钦差大臣柳宜高心里没底。J??
他不知道这个法子似乎有用。
而朝廷这边,也会陆续安排赈灾粮送过去。
匪患,西南守将楚振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南山多路难,他没有重视这个情况。
不少的恶霸就纠集了一些穷人或犯了事朝廷追捕的人拉上山寨占山为王了。
这边也要派钦差大人。
结果,让皇帝都没料到的是。
有两员大将一个生命,一个摔断了腿。
搞笑的是,居然出现了朝中无人可用的局面。
这就是没有培养接班人的现实。
事实上,这一招,朱开元早就料了。
这一批人都是最早留下来的。
当时朝堂之中出现了大量的职位空缺,于是就出现了滥竽充数的情况。
朱开元一直在暗中培养将领。???
两名将军无法出征,朝堂就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认为匪患历朝历代都有,只要不是闹得太凶可以不闻不问。
殊不知,什么事儿一旦放纵就会泛滥成灾,到时候小问题都会成大问题的。
就像一个小疮疥一样,不挤掉就会化脓。甚至可能会面临更麻烦的后遗症。
正在众朝臣争论不休时,章大人站了出来,推荐马洛林。
很多人都不知道此人是谁。
皇帝却明白,这就是爹培训的守将接班人。
只是目前在御林军中挂职,属一等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