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嫁:我本倾城(684)
这告示一出,诸国震惊,其内容是真是假,无人可证,但看到明氏一族,纷纷开城门相迎的份上,似乎这是真的。
与百姓而言,那是惊奇,与百官而言,那是困惑。
所有人都希望皇上有所行动,可事实上呢,鍄京方面悄无声音,任由凤烈大军汹涌而入。
一连数天,从最初的八万到后来二十万人马,荻军如潮水般占领各个城郡,整个西秦国内,诸侯自立自卫,既不敢打,也不敢去勤王,皆在那里观望,不明白这偌大的国家到底出了怎样的惊变?
“明天,凤王就会进京了吧!”
宋黎低低的问,手中掐算着行程。
容伯侧头想了一下,点头:“是啊,快到了!快则明天,慢则后天,我们二十几年的心血,总算修成正果了!”
说着又摸摸自己已发白的短须,忽生感慨,直道:“瞧,我们也老了,胡子都白了,等那孩子继了位,也算告慰了小静,到时,我们就该功成身退,安享余年了。”
一辈子的忙碌,终将成为历史,是幸,还是不幸?
却难解!
宋黎怔怔的望着窗外,长须在风力下冉冉飘起,将腰背挺的直直的,二十几年谋一事,等一切尘埃落定,他又该何去何从?
突然间,他竟茫然了,整个胸膛,都空落起来,思绪不由得想到另一件令他关心了一辈子的事上去。
“查明原因了吗?”
他低问,转过头问,显示了他极为关切这件事,手上的羽扇都停了下来。
“你是说端木冲突然抓拿那个琉璃姑娘一事?”
容伯反问一句,马上又回答:
“嗯!还没!等倚兰来了再问也不迟。也许他们是怕那些个人留在龙域手上会坏我们的事才下的手!可惜功败垂成。”
语气甚为遗憾。
今番里他才知道昔年跟在宋大哥身边的那个玉儿丫头,其家就住在幻林之中,这件,说来真是邪乎。
没料到更邪乎的事还在后面:事隔这么多年,宋大哥竟会推翻当年由他一手认定的事实,怀疑起玉儿尚在人间。
他记得清楚的,当日,宋大哥认定玉儿丫头已死时,是何等的悲痛,可见那人在他心里还是占着相当重的份量的。
“我也希望是这样子的。但是兰妃的意图若真是这样,在她行动的同时,就该派人知会我一声,但她没有这么做!你们说,为什么?”
依暗哨的描述,那两个老叟,应该就是玉儿的四个老仆中的两个,但另外一个琉璃是怎么一回事?
是玉儿另嫁别人生养的吗?
还是她的老仆收养的?
按着暗哨所报,当时,贺元也在西塘关附近。
这个人千年难得离家门一回的,怎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里?
联想数年前,这只学的贼精的铁公鸡娶了一个漂亮媳妇:据说,那媳妇是他在西塘关附近幻林的边缘地带遇上的。
缩合两者之间联系,令宋黎肯定了一件事:玉儿当真没有死。
那一年贺元去幻林必是为了找玉儿,人家这是探亲戚去了。结果,没进去。
今这番,他出现在那里的目的,其实和他的心思是一样的:想通过龙奕也探知里面的底细。
“这个,时局这么乱,消息一时没有传达到,那也是有可能的。”
容伯不觉得这当中会有什么问题。
宋黎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他想不出倚兰的所思所想。
那个女人,混迹在男人堆里那么多年,心思和盘算以及机谋越来越深,手上的权力拿捏的越来越大,自然也就越来越难对付。
有时他会想,真要是和这种女人成为敌手的话,也是一个不小的劲敌:可能无声无息之间,被她算计了也不知道——那手段,远比当年了明静还要强悍。
嗯,不能生养的女人,心就是比一般人要来的狠。
“平老头,你这是怎么了?这么心不在焉的?”
容伯忽转头看向一脸没精打彩的平叔,拍拍他的肩:“没一点精气神的!怎么了,谁招惹你了?”
“没,就觉得提不起劲儿来!嗯,我去宫里转转。你们慢慢聊!”
平叔一直一声不吭,而后,慢慢的向外而去,不一会儿,整个人没入苍茫的夜色里。
***
皇宫里,长长的红色宫墙底下,一片戒备森严,来来往往,一批又一批,都是宋黎派驻的人马,皇宫尽数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人人争夺的皇权就在他们的手掌上。
空气里透着一股闷热的味道,可平叔的心头,怎么就热不起来?这段日子,他总是混混沌沌,也不知自己这么忙忙碌碌为了什么?
二十几年前的仇恨,真的那么重要吗?
人死如灯灭,死了,便一了百了。
可为什么这仇恨要据占心里这么多年呢?
含辛茹苦将一个人养大,而后,逼他走上绝路!
这就是他们一直想得到的结果!
但,这结果,有意思吧?
平叔来到宫门口,但看到东方府的几个大人,正瞪圆着眼,与守宫的大人犀辞利辩,想进去一见圣颜,他躲在边上的树荫下,最后看到新封的贵妃带着小安子出来说了一番话,直道皇上真是不舒服,请其回去,他们叽叽歪歪又说了好一番话,这才离开。
待他们走远了,新妃也回去了,小安子也去复命了,平叔走出去,宫门上的人,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放行。
一路慢悠悠的来到御书房,看到里面灯火通明,拓跋弘抱病依旧在伏案批奏折。
他并不知道,他这两天批示的奏折多半还积压着没有下放——外头的人都知道皇帝病了,奏折已积的山也似的高,各种问题都得不到根本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