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特工皇后不好惹/第一特工皇后(717)+番外

作者: 望晨莫及 阅读记录

“奴婢知罪。太皇太后待我恩重如山,奴婢却为了一己之私,做了有损太皇太后凤体的事。奴婢罪该万死,可这一切,皆是大长公主出的主意。奴婢可以一死谢罪,但大长公主身为皇族后人,知法犯法,暗中谋害太皇太后,也该千刀万剐!”

前半句无限惶恐,后句流露着浓浓的怨气,显然是对凤嬛已恨之入骨,抬头投去的那一目,更是恨不得将其剥皮拆骨。

“单凭你单面之词,不可取信于人,你又有何证据来证明你所言非虚?”

太皇太后沉沉而问。

“有,奴婢为了防止大长公主事后灭口,曾在大长公主交给奴婢装着迷魂散的玉瓶时,在上面动过手脚。之后归还玉瓶,大长公主曾亲自查看玉瓶,她手上早已沾上上面的东西,现在若给大长公主以梅花花瓣汁净手,手指上就会染上花色,再也退不去。您若不信,可令人摘来梅花,一试便知。”

这话一出,令凤嬛的脸色不由自主白了起来,本能的将素手往身后藏起来。

当时,她给这奴婢玉瓶时没留心这是宫中贵人御用之物,事后,她觉得不妥,这才把玉瓶索要了回来,怕的就是将东西留在这奴婢手上会被人揪住把柄,可没想到,要不要回来,都留了祸根——这事,她做的是太不干净了……这都得怨长儿,怎么就没把这祸根除了呢……

她的心,一下慌了……

“来人,去摘梅花来!”

太皇太后喝了一声:“哀家就在朝堂之上,一辨真伪!”

“是!”

殿卫立即应声而去。

殿宇之上,群臣寂寂,大气都不喘一下,一个个皆用小心谨慎的眼光,瞅着这一场骤变——谁都没料想到,素来对太皇太后恭敬服贴的公冶三郎会蹿通其母亲,精心布下如此一局以图谋江山,那是不是意味着公冶家的其他人都参予其中了?

很多大臣纷纷冲大驸马公冶智投去了惊疑之色,一些和公冶智交好的朝臣,都不由得额头生汗,生怕这城门之火央及了池鱼。

太皇太后是何等的人,早已将所有人的神情一一纳入眼底。她扶着拐杖,冷冷瞅了瞅面前这一对母与子,又瞄了一眼不远处那脸色一片死灰的公冶智、公冶明、公冶佑,立马感觉了到底下那隐约澎湃着的暗流,很快吐出一句话,开始安抚臣子们的心:

“朝上所位臣工,尔等皆是我东越国的中流砥柱,东越国想要兴盛,离不开臣工的鞠躬尽瘁。但凡敢毁我皇族安宁之人,哀家都不会辜息。哪怕那人是哀家的女儿孙子。哀家一视同仁。但同时,哀家也是是非分明之人,深知今日之祸,皆由公冶长引发,罪不及他人,其他爱卿清者自清,不论是姻亲或是友人,皆不必惶惶于心。”

如此一句宽慰,终令众个文武臣子皆重重松了一口气。

这时,太皇太后将矛头指向了一直站着的公大驸马父子三人,再度高声说道:

“公冶智,哀家知道,你们父子三人,皆不曾参予了这件事,是以,你们可以置身事外。但,凤嬛和公冶长,他们已经犯下滔天大罪,任何人都不能给他们求情。今日,哀家就要将他们投入大牢,治他们一个祸国殃民之罪。你们服还是不服?”

被点名的公冶智急忙出列跪下,俯叩于地,声音无比沉重的回话道:

“臣教子无方,束妻不力,还请太皇太后息怒。”

一般来说,太皇太后能扔出这么两个证人,基本上已经确定今番这件事,和他的妻儿,必定有逃脱不得的干系,何况他也清楚,他的儿子最近的行动,的确有些鬼鬼祟祟。

“等一下,太皇太后,此事,还有重重疑点……即便真要治罪,也得由大理寺好好加以审问……”

公冶明觉得单单凭这二人的片面之辞,还不能彻底定罪,毕竟到目前为止,他的三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谋朝篡位的迹向……

可没等他话音落下,殿门之外,传来了一阵金戈铁马之声。

紧接着有人发出一记惨叫:

“岱副统领造反了,他带人杀进来了,杀进来了……”

示警声很快嘎然而止,不难想象必是被什么利器给瞬间斩杀了……

公冶明的辩护也因此而被掐断,所有朝臣都知道宫中的岱副统领是公冶长的师兄,这个职位,还是公冶长给谋去的。这二人的关系,好的都能穿一个裤裆。

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刻,这样一个人突然冒出来,血溅金銮殿,公冶明哪还有词汇来替自己这个好三弟洗刷罪名——他已经用这么一个变数让他以及整个公冶家坐实谋朝夺位这样一件事实。

“谁都别乱动。擅动者杀无赦……”

群臣生乱,纷纷往殿门口探望过去,一列银甲侍卫从殿门冲进来,手持银枪大刀,将殿中之人,重重围困起来。

紧跟着,通向殿门的朱色红毯之上,一个威风凛凛的统领打扮的武将,带着两个侍卫,抓着一把带血的钢刀,杀气腾腾的迈进来,满脸的落腮胡在他喝叫时抖动着,直直来到公冶长身边后,目露凶光的一扫殿上,说道:

“阿长,整个皇宫已经尽在掌控之中。”

公冶长并没有因为这样一个逆转而欣喜,眉头反深深皱了起来,暗暗叫了一句:不好——未经他发令下去,他的师兄就善作主张的将皇宫占了,表面看来,他们是得了先机。可这所谓的先机,等于是将他逼进了死胡同。

“岱昌,谁让你这么做的!”

他隐隐生怒的低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