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长姐带着空间暴富了(380)

作者: 瑶天折桂 阅读记录

四海商行也与京兆尹联合行动,举办商品推介会来吸引各地商贾入京投资。

宋曦则将麾下的臣属聚集到一起,在九州同国宾馆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晚宴。

这是宋氏入主京城的第一个中秋,夫妻俩都很想与所有功臣共同庆祝。

这些年东奔西走、征伐忙碌,难得的团圆佳节正是休息的最好时候。

宋曦也趁机颁布了安民告示,将北直隶的发展方向和惠民措施一一告知百姓,同时也对天下人才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有识之士们能够加入宋氏的麾下。

京城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改建,几大重要建筑和主干道路都在中秋前陆续竣工,水电及排污系统也已铺设完成,京郊的发电厂和自来水厂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许多离京百姓听闻了家乡的改变,抱着好奇与期待回来调查观望。

这一回来就被震撼了心神,毫不犹豫地选择返乡发展。

古朴的京城如今焕然一新,许多新生行业都在默默成长壮大,先进的生活方式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路灯的普及更是催生出丰富多彩的夜市光景。

外地来的商贾们也感觉大开眼界,生平从未见过这么多新鲜有趣的事物。

打开管子就能流出来的清水,无需点燃便能亮如白昼的电灯,还有平坦无尘的柏油马路,以及高耸入云的楼宇建筑。

每一桩每一件都令人叹为观止,即便坐拥万贯家财也不曾听闻这样的神奇。

从前便听说宋氏夫妻掌握着许多便利的机巧,今日一见才真正认识了他们的强大实力。

看来宋家并非那等粗鄙无知的鲁莽武夫,在管治辖地方面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特殊优势,入京投资绝对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选择,不少商贾都打算留在京城把握最好的商机。

宋曦和俞雅岚自是乐见其成,为此还提供了不少指导投资的建议,麾下各部也配合着出台一些方便的政策,鼓励商贾们在京城发展各方面的行业。

眼光犀利的大商贾们对宋家越发欣赏,私底下都称赞元帅夫妻高瞻远瞩,听闻主母俞氏热衷于扶危救困,他们还投其所好地捐赠了不少银钱和物资。

群雄逐鹿的时代最忌讳站错队伍,见过了京城变化的商贾们却愿意赌上一把。

宋氏已经具备共主之资,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不会出错!

其实震惊感慨的何止是商贾和百姓,宋氏的文臣武将们也感觉赞叹不已。

有生之年能追随如此强大的主君,便是战死沙场也能一生无悔!

一听说宋家要在国宾馆举行中秋晚宴,所有臣属都毫无异议地选择参宴共聚,主母还特许他们带着家属一起过来,大团圆的喜庆盛事谁也不会错过。

国宾馆的宴会厅内,参宴的宾客们都在尽情享受美食和歌舞。

这场中秋晚宴规格极高,到来的各方宾客还收到了一份精致的节礼。

众人宴饮谈笑开怀不已,主从之间的关系又再次加深了不少。

推杯换盏的交流中,一派热闹欢乐的气氛逐渐沸腾与交融。

“圣旨到——!金陵使臣有请宋元帅,劳烦元帅大人移步到门口接旨。”

一声高亢的男音打破了现场的喧闹,厅内的臣属宾客都纷纷噤声和起立。

同样的使臣团、不同的场景,认怂的王公公也不再猖狂得意。

宋曦这次没有拒绝接见,而是漫不经心地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定北侯的翻案诏书已经公告天下,他不介意给隆和帝一点无所谓的甜头。

区区一个封王圣旨,就算接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宋氏的臣属们也对此心知肚明,这场交易的最终赢家只有宋曦一人!

第345章 宋曦封王

宋曦来到国宾馆门口,态度随意地吩咐道:“宣吧。”

到访的使臣团被他的气势所镇,有什么不满也没敢出声反驳。

原以为宋家人会率领下属跪地接旨,给大周皇帝留一点恭敬和颜面,谁知这逆贼竟如此目中无人,随便地站着就想把圣旨接了?!

为首的王公公嗫嚅了一会儿,最后放弃纠结开始宣读圣旨。

他的主要任务就只有传旨而已,南北的争斗与较量同他没什么相干。

返回金陵后他就想办法隐退,这种受夹板气的苦差再也不要干了!

这次的圣旨内容与先前略有不同,针对宋曦的要求给出了一些温和的安抚。

除了宣布为定北侯父子翻案正名,将稳定北方形势、剿灭鞑靼的宋曦封为异姓王,另外还下令让他率兵出征,把盘踞在齐鲁、安皖和湘楚的三大叛军尽快清除。

言辞间虽然略带委婉和妥协,帝王的高高在上却依然掩藏不住。

凭借一张圣旨就想吞并宋家的势力和地盘,隆和帝的野心着实有些天真可笑。

王公公读完圣旨便准备递给宋曦,不料对方竟然连句“微臣接旨”也欠奉。

一旁的剑东直接拿过了圣旨,摆了摆手命侍者负责招呼使臣。

宋曦更是没有多说什么客套,潇洒转身走回了宴席的主桌。

徒留王公公在门口傻眼呆愣,皱着眉头思考当下的诡异情形。

宋曦没有开口说“接旨”,也没有亲手接下圣旨,那他到底算是领旨还是抗旨?

回去之后又该如何向圣上复命?据实禀报会不会受到责难或惩罚?

若是日后宋曦反口不认,那他们这群使臣岂不是……

身后的使臣团似是明白了他的顾虑,悄悄上前提醒道:“宋曦的属下接了圣旨,那就代表宋家认下了异姓王的封赏,之后会不会按旨出征那是其他人要操心的事,与负责宣旨的咱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