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185)+番外
一时之间,靳辅成了众矢之的。
靳辅不服气,上疏为自己辩护。列举自己治河成功之事,对攻击他的人如郭琇、于成龙、慕天颜、孙在丰等,一一进行了驳斥,揭露他们阴谋陷害。
靳辅上疏道:这些人之所以攻击奴才,是因为那些人的田地在下河流域,清丈隐占使他们利益受损,所以这些人仇谤沸腾。而非真的是奴才治水不力。
康熙拿到折子,嗤笑一声,点头给他陈辩机会。
乌玛禄出了月子,他去了趟永和宫看乌玛禄。
乌玛禄越发消瘦了,瘦到只有一把骨头。
他握着她只有薄薄一层皮的手,道:“你生十四那夜,我在外面想了很多,我舍不得你。”
他为她捋鬓发:“皇祖母去了,她们都去了,你还活着,那就很好很好。”
他似乎有点儿哽咽:“总有一个属于我的,还是活着的。”
“我舍不得你。”他抱着乌玛禄,心中酸涩。
人这一生就像风筝,只要有线,不论这个风筝再破,也能在风里飞舞。可若是线断了,便会跌落泥泞。
他在太皇太后与太后膝下长大,她二人便是他的那根线。
所以,他很听她们的话。
现在,他自私的将那根线放在了乌玛禄身上。
他祈求上天,这一生,他能心安,不至于仓皇流离。
禅门二祖慧可为求心安,而欲拜达摩为师,不惜立雪于洞口,断臂求法。
最后因为达摩的一句“你将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而大彻大悟。
苏轼也曾做诗曰: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的心,就由乌玛禄来替他安吧。
她惯来就有替人安心凝神的作用,不然,怎么他每次看见她,内心杂乱凡思都会消失。
他抱着她,不肯撒手。
乌玛禄任凭他抱着。
良久,他松开手。
乌玛禄邀着他一起用了晚膳,随后,带他去看了长生和十四。
康熙的心平静下来了。
乌玛禄略带苦恼的指着十四笑道:“宫人来报,说这小子,不太愿吃乳娘的奶。”
康熙带点儿无奈道:“我让内务府再给他找一个乳娘。”
他点了点十四的额头:“你这小子这不吃那不吃,弱不禁风的可不好。”
他半开玩笑的逗十四,道:“你要是身体好,弓马娴熟,我就封你做大将军。”
第125章
乌玛禄闻言也只是以玩笑应付:“都说皇上一言九鼎,要他真做到了,爷难不成还真许个他做大将军王?”
康熙想了想:“举贤不避亲,没什么不行。”
他缓过劲儿了,也愿意多说几句:“之前给你送来的两个宫人,你用着怎么样。”
“挺好的。”乌玛禄道。
康熙微微笑着摇头:“你啊,把谁都当好人,当心被卖了还给别人数钱。”
“想来,无非立场不同,谁同谁都无法真的感同身受。”乌玛禄道,“我若是同她们是同个立场和想法,便不奇怪她们做的事了。”
“你还好有我。”康熙看着她,最后感叹道。
乌玛禄笑而不语。
康熙又提起了一件事:“皇祖母临终前,想我把孩子记在苏麻喇姑名下。”
他看了看孩子们,道:“如今你这宫中有长生和十四,我便打算把十二送去。”
乌玛禄斟酌道:“能不能请苏麻喇姑来永和宫中居住,我自会尊敬待她。”
康熙却有些迟疑:“她和皇祖母多年主仆,只怕不愿搬离慈宁宫。”
若是对着旁人,康熙压根儿不屑解释。但因为是乌玛禄,所以他愿意多说几句。
康熙牵着她的手回了寝宫:“太子不合适。老四、老八养在了皇贵妃名下。老大、老三到了娶妻的年纪,离出去开宗立府不远了。老五由太后所养。老七迟早要过继出去,其余孩子皆养在太妃名下,总不能把太妃身边的送过去。”
一连串的说得人脑子都快转不过弯了。
康熙道:“你身边三个孩子,送个十二过去正好。”
康熙是仔细考虑过的。
乌玛禄什么也说不得。
她由来自问不是天大的好人,不过是力所能及时,帮他人一帮。
若叫她用十四顶替十二,为了她人孩子,罔顾自己的孩子。
她倒是对得起万琉哈柳烟了,可又有几分对得起十四呢?
十四虽才一两岁的模样,却也是人。
她若是这样做,便只将十四当作了货物或是所有物,认为她可以将十四当作筹码,任意交换代替。
孩子虽是父母所生,却不是父母的所有物,父母不能想当然的为了自己脸面或是一些别的缘由,哪怕是所谓的为孩子好,都不该忽视自己孩子。
或许康熙可以这样做。
但乌玛禄不愿意。
难不成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才是孩子才是人,她家孩子就不是了么。
这事儿,不论她怎么选,都是个错。
且算她自私,她就是不愿用十四替十二。
她却还是迟疑着:“我和万常在说一声。”
康熙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没什么可说的。”
乌玛禄舌头像被冻僵了一样,说不出半个字来。
康熙并不在意,弯身看着十四:“瞧这孩子多活泼,以后定然是个打仗的好手。”
他伸手拿拨浪鼓逗他。
他口中道:“我听说长生身体最近好些了?”
“还是见不得风,倒是比刚出生时康健了些。”乌玛禄勉力笑道。
康熙待了一会儿,离开了。
康熙走后,乌玛禄让琉璃找来万琉哈柳烟,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万琉哈柳烟。